快好知 kuaihz

《火烧红莲寺》经典观后感有感

  《火烧红莲寺》是一部由张石川执导,萧英 / 赵静霞 / 谭志远主演的一部剧情 / 武侠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火烧红莲寺》精选点评:

  ●早期武侠非常钟情于志怪炫技了,没3D也拦不住张石川的一颗cult心。

  ●无源。中影复习

  ●《师父》里有修复的镜头,依然被当时的特效所震惊,看到其他短评才知道无源。《刀与星辰》里有关于剑仙兴起的社会背景分析,是以标记。

  ●只有片段,但是……谁说解放前大家都爱拍现实题材呢?

  ●《火烧红莲寺》上映后广受欢迎,一时有万人空巷之感。故此后在三年内连续拍出了18集,足见其商业的成功,同时更引来了无数的效仿者。从1928年到1931年,中国共上映了227部武侠神怪片。同时,片中的一些特技摄影在当时也充满了创新意识,银幕上的剑光斗法、隐形遁迹、空中飞行、口吐飞剑、掌心发雷等种

  ●中国武侠第一春

  ●这剧组全都不在了吧。。。 话说这电影确实像幼儿园级别,一想毕竟是上一个朝代拍的电影,1920年发行,不由得肃然起敬。

  ●大学的时候在影视鉴赏课上看过几分钟的片段,虽然年代久远,但每一帧画面都很有感觉,精彩程度不输现在的影片。

  ●无源,当且仅当复习记录。中影史:诞生于1927年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以后,其时国民党屠杀昨日的同盟者共产党人的屠刀,令社会充满了血腥和失败的气氛,失望和避世的情绪也在社会上弥漫。这部影片的问世曾被视为满足人们逃避现实情绪的一个典型代表,并带动了中国影史第一次武侠热。

  ●拍个一样的。

  《火烧红莲寺》观后感(一):导演说

  张石川属于那种没有什么宏图大志,但是敢想敢干,往往根据一时的直觉和粗略的分析就能做出决定的人。被称为“冒险家乐园”的上海注定是他的舞台。

  张石川一生中办砸的事业比办成的要多得多。他1913年成立“新民公司”,承包“亚细亚影片公司”,次年公司随着一战爆发而倒掉;1916年,成立了“幻仙电影公司”,同年就倒掉了;后来又经手“新新世界”游乐场,在分隔“新世界游艺场”和“新新世界”的马路下修了地道,这个巨大的工程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人们蜂拥而来,结果造成了很多踩踏事故和刑事案件,加上地道渗水,不但地下通道赔本,连“新世界游艺场”和“新新世界”都先后赔了进去;1920年。他创办的“和平新剧社”一年内又倒掉了;1920年前后,任“瑞慎洋行”经理,组办“大同交易所”,但上海突然刮起了交易所倒闭之风,便立即决定收手;之后利用交易所1万元的资金(对外号称5万),组建了明星电影公司。

  有趣的是,张石川不但是个商业上的冒险家,同时又是一个颇有建树的电影导演。在亚细亚电影公司时,他完全出于兴趣拍摄了《难夫难妻》,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拍摄了十多部短片,其中的《一夜不安》运用了特写镜头和动画特技,而《横冲直撞》中使用了多机位剪接手法。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张石川之所以在屡遭挫败后最终决定回到电影的怀抱,恐怕还是因为这种强烈的爱好。

  在明星影业公司期间,张石川不但任总经理,而且还亲自导演了《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啼笑因缘》等几十部影片,据同事讲,张石川“日里晒在太阳下指挥,力竭声嘶了不算,到了夜里终是叙集了五虎将研究到深夜;有时甚而至于直到天明”。

  作为“明星”的总经理,张石川非常重视影片的娱乐性和商业价值,提出“处处惟兴趣是尚,以冀博人一粲”。然而他也并非只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张石川前五个孩子分别起名为“张敏吾”、“张敏求”、“张敏知”、“张敏华”、“张敏书”,连系起来就是“吾求知华书”,从中可以知道他对知识的尊重;而在辛亥革命时,他曾经率领商团出防,表现出爱国热情。

  明星影业公司的编剧郑正秋和他是“心志同和情逾骨肉的朋友”。

  郑正秋更强调电影的教化功能,提倡“有主义”之影片。郑正秋的影响使“明星”制作的影片多数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和教化功能。需要指出的是,“明星”的成功证明了社会教化功能和商业性绝非矛盾。在中国当时的国情下,针砭时弊、教化人心的作品更容易获得普通观众的认可,从而获得可观的商业价值。关于影片的思想性和商业价值关系的一个佐证是,1932年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张石川感到形势发展,如影片内容不改变,怕赚不了钱,于是聘请了几位左翼作家进入公司。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要表明,“明星”的成功经验今天仍然有效——中国影业需要有商业头脑,同时热爱电影的企业,需要不打一枪就走,精诚创业的实干家,同时需要摆正娱乐性和社会教化的关系。做到了这些,在上世纪20年代能成功,在现在或许也能成为中国影业上空的“明星”。

  中国电影第一人中国电影的开拓者、先驱者张石川先生,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但现代人知之甚少,就连很多从事影视工作的人也了解得不多,甚至在他们的影视作品里涉及到张石川先生的形象,也被描绘成油头粉面、一副流氓气的“张老板”。知识的残缺,不求甚解的学风,真令人汗颜。

  张石川先生幼时丧父,家境贫寒,13岁即随舅父赴上海赚钱养家。

  由于他的聪慧、好学,17岁就学得一口英语,当了买办和经理。从1913年23岁开始从事电影事业至1953年去世,他为了中国电影献出了毕生的精力。35年的历程,他编导了156部影片,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导演艺术家,第一个电影事业家,第一个电影企业家非他莫属。

  作为一个电影导演,他导演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蓬寺》,第一部反帝片《黑藉冤魂》,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隋》,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等等。

  作为一个电影事业家,他把自己创办的“明星影片公司”办成了赫赫有名的影业公司;他创办《明星月刊》以求加强电影宣传;他开办了中国最早的电影演艺训练班,着力培养、发现新人。

  作为一个电影企业家,他同时注重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以娱乐片为主,寓教于乐。他对公司的管理以及与同事的合作也非常人性化,每筹拍一部新片,他必将全厂演职员召集一起,宣读、研讨剧本,全体通过即投入拍摄;他又十分重友情,倡仁义,非常关怀演职员工。除了影片摄制外,他也重视发行,着力发展院线。他还改进拍摄设备,与国际接轨。

  1937年“八一三”日军攻打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毁于战火,张石川先生的心血也毁于一旦。他曾力图恢复“明星影片公司”,但时局的变化,人事的变动,财力的枯竭,他也没有回天之力,之后只好在其他影业公司从事导演工作,以求生存。

  《火烧红莲寺》观后感(二):刀剑如梦 ———中国武侠电影那些峥嵘岁月

  经过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国电影已然在世界电影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各种类型的影片也可谓百花齐放,从陈凯歌到张艺谋,从《霸王别姬》到《红高粱》,各位中国电影人可谓尽展才华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但是,无论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提到中国电影,每个人不由自主第一个的想到的说到的还是中国武侠电影又或是中国功夫电影即老外嘴里的“Chinese gongfu”,可见中国武侠电影在世界电影人心中的地位,中国武侠电影从1928年《火烧红莲寺》的诞生风风雨雨的已然走过了82个年头,这82年来,中国武侠电影经历了太多太多,每一次的回首都那么值得回味,值得我们大说特说,刀光剑影中让我们一同见证中国武侠电影的那些峥嵘岁月。

  作为一个重视起源的国家,提到中国武侠电影就不得不提到中国武侠电影的开拓者,第一部中国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这部由当时中国两位著名的电影人郑正秋,张石川领衔创作的黑白无声电影在当时的电影市场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火烧红莲寺》上映后广受欢迎,一时有万人空巷之感。故此后在三年内连续拍出了18集,足见其商业的成功,同时更引来了无数的效仿者。从1928年到1931年,中国共上映了227部武侠神怪片。1931年,鉴于武侠神怪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极不相符,国民政府下属的电影检查委员会下令查禁包括《火烧红莲寺》在内的所有宣扬怪力乱神的电影,这一波武侠神怪片热潮戛然而止。不过,一些导演遂转至香港,并于1935年在香港拍出了第19集《火烧红莲寺》,武侠电影的传统也在香港得到传承。因此说风靡世界数十年的港式武侠电影都是因《火烧红莲寺》烧到了香港才使得港式武侠电影烧到了世界的也不为过。1928年张石川、郑正秋拍摄的这部电影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电影热,无论是从技术积累的角度,还是从题材拓展的角度来看,“武侠”两字自此片后便成了中国电影军械库中的常规兵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从此在剑光侠影中长大。作为暂且还可以称之为新一代青少年的我,就已亲身经历为这一说法作证。小时候的我们,哪一个没有做过大侠梦,哪一个没有因为模仿飞檐走壁而摔了个够呛,哪一个没有曾经在书桌里藏了一本不管是金庸,古龙又或是萧衍,凤歌的武侠小说。而小时候的武侠电影更是让我们如痴如醉,在遭到了爸妈多少的责骂,老师多少的批评之后还是依然故我与武侠电影共进退。李连杰的《少林寺》风潮虽然我们并没有接触到,但是他的黄飞鸿系列我可是一直熟记于心,还有他的方世玉系列。另外一个对我小时候武侠电影观形成有着重大影响的人就是成龙了,作为一直活跃在电影界的大哥,成龙的成功同时也是中国武侠电影的成功。当然,提到对中国武侠电影影响深远的人物就不得不提到第一个打到海外的李小龙了,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而去这么多年了但是他依然毋庸置疑是中国武侠电影的一个标杆,要知道,我在这里所说的武侠电影并不是仅指那些穿着古装服饰在天上飞来飞去的大侠们纵横的世界,李小龙带给我们的反而是更贴近我们生活的武侠世界,他利用中国功夫击败人高马大的外国人的时候哪一个中国人没有拍手叫好呢?可以说李小龙将中国的武侠电影推到了一个民族气节的高度,使得更多的国人开始关注武侠电影。1971年的那部《唐山大兄》拉开了新式港式武侠电影的幕布,香港武侠电影前期的胡金铨和张彻也是值得我们致敬的,但李小龙真正的开创了港式武侠电影的路数与手法,现在还依然活跃于荧屏的香港武侠电影人大多是在当时受到了李小龙电影的影响才走上制作武侠电影的道路上的,这其中包括成龙,元彪,洪金宝以及还在餐馆打工的周星驰,他们都为李小龙的电影震惊不已,成龙等人还曾经是李小龙的替身,这也是一代武侠电影人与另一代武侠电影人的传承的一种方式。《精武门》中李小龙用凌厉的腿法和出神入化的双节棍将日本空手道家们一个个击倒,并私下“东亚病夫”四个字仍在他们面前的时候,李小龙就不仅仅是一个电影人而成为了一个民族英雄。

  李小龙走后,当时受他影响深远的新一代的电影人纷纷开始了自己的荧屏上武侠的生涯,在香港成龙接过了李小龙的旗帜并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功夫喜剧套路。在使我们领略了精湛的武艺的同时又可以使我们开怀大笑。如果你把成龙的电影和卓别林的电影放在一起,你甚至会感觉二者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成龙将打斗放入了喜剧之中,他依靠的是一种肢体语言逗得大家前仰后合,这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因此他才能去的今日的成就,但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他继承了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在拍摄中坚持不用替身,任何危险动作都亲力亲为,并因此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成龙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成龙,并不是他对李小龙模仿的多好,我想也许他的这句话就是他今日成功的最好注解:我和别人一样敬畏李小龙,但我绝不会加入他们中去,如果没有李小龙,人们不会知道成龙,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第二个李小龙,我只想做第一个成龙。

  而在大陆,那个时代武侠电影的最好注解就非李连杰的《少林寺》莫属了,《少林寺》可是说取得了和《火烧红莲寺》一样的成功,在当时同样是造成了万人空巷的效果,我们父母这一代对于当时的场面一定还是记忆犹新,各家各户都在讨论着一部电影,那种情形绝对是现在任何一部大片都无法比拟的。而李连杰也借着这部影片成就了自己“功夫皇帝”的美名。

  在这之后的许多年,中国武侠电影虽然一直蓬勃发展着,但始终没有像《火烧红莲寺》,《少林寺》又或是李小龙的电影这样可以震撼整个民族的影片诞生,这种情况直到李安的《卧虎藏龙》的出现,这部影片在世界电影舞台的成功又重新给予了中国武侠电影活力,使得中国武侠电影人们更有勇气的坚持自己的道路,但我们同时应该意识到的是,作为已经存在于电影界82年的影片类型,我们怎样才能使得中国武侠电影一直有着新鲜的血液让观众对于这种电影样式始终保持着一种渴求,为了使中国武侠电影更好的发展下去,使它走的更远,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火烧红莲寺》观后感(三):民国初年的一部武侠小说,成就了中国电影史上最不可思议的革新

  导语---平江不肖生:原名向恺然,生于1889年,民国著名武侠小说家,民国武侠“南派“”奠基人。代表作有《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江湖异人传》等。处女作《江湖奇侠传》于1922年发表,一经连载,便引起文坛巨大轰动;《江湖奇侠传》词藻松弛得当,故事恢弘猎奇,可读性极强,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玄妙又真实的剑侠世界。此后《江湖奇侠传》被翻拍成多部影视剧,广泛留传两岸三地,经久不衰。

  一、剑侠从中寻灵感

  在有声电影还没有普及到华夏大地的民国十七年(1928年),一部默片的诞生却能让上海滩万人空巷,男女老少纷纷争先恐后、看了又看、看了又看,并成为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那非电影《火烧红莲寺》莫属。

  《火烧红莲寺》的诞生几乎是偶然和必然因素并行使然。民国初年,世风开化,民众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也伴随着精神上更美好的追求。然而近代华夏教育无法如现在普及,大多民众看到古灵精怪的稀奇事物首先会归结为神仙剑侠,由此武侠小说成为了世人最好的精神消遣,也成为摆脱军阀混战和战争苦难最好的避世良药。由此,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应运而生。

  《江湖奇侠传》在民间流传广泛,其玄幻离奇的故事让无数人为之侧目倾心、欲罢不能,包括当时电影界的大腕张石川导演。在20年代反应社会苦难的现实主义电影成为当时电影界的主流,无奈种类单一、剧情雷同已提不起当时观众的High点,加之张先生经营不善,使得自己一手成立的明星影片公司举步维艰。

  在走投无路之际,一部《江湖奇侠传》的诞生让张石川产生了一个充满灵气的想法:就是把故事搬上大荧幕。毕竟比起小说文学,电影对感官的冲击力要高出太多,由此一个绝妙的计划从绝妙的灵感中诞生,在Call到老搭档金牌编剧郑正秋后,明星电影公司决定用大红大紫的胡蝶来扮演女侠“红姑”,《火烧红莲寺》启动计划已层层铺开。

  二、火烧民国十七年

  1928年5月,由张石川导演、郑正秋编剧、金牌摄影董克毅掌镜的民国第一部武侠默片巨作《火烧红莲寺》在魔都上映,根据剑侠小说《江湖奇侠传》部分章节改编,讲述青年奇侠郑小青夜宿红莲寺,无意间发现外表光鲜靓丽的红莲寺内隐藏着诸多黑暗恶行,慈眉善目的寺庙僧众暗地里却无恶不作:强抢民女、为非作歹,甚至囚禁朝廷大员。得知真相后,一身正气的陆小青义愤填膺、力挫喽啰僧众,直寻罪恶根源。

  无奈奇侠陆小青飞剑未成且势单力薄,无力对抗以知圆和尚为首的恶贼,奋力逃离红莲寺后,遇到了昆仑掌门金罗汉的嫡传弟子南侠柳迟,然而金罗汉已看穿了一切。在柳迟向陆小青传达了金罗汉为民除害的旨意后,遂于途中汇合桂武、甘联珠、红姑等一干正派剑侠:一个回马枪,杀回红莲寺。陆小青与小伙伴在同邪恶势力联盟进行了一番异常艰苦的飞剑对决后,终于打败了恶僧团伙,找出密道并救出了湖南省长卜巡抚。为了让罪恶无所遁形,一把大火烧灭了罪恶滔天的红莲寺

  《火烧红莲寺》一经放映,便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在中国电影史上,从来未有人把口述、笔著甚至图画的仙侠故事付诸于影像,这次伟大的挑战也解开了当时国人于对于仙侠传奇极尽可能的想象,

  《火烧红莲寺》第一次把那个虚无缥缈、若隐似幻的剑侠宇宙以最直观的形式呈现给观众,那一刻的美好和震撼远非笔墨可以形容。

  《火烧红莲寺》同样也带来了电影技术的革新。在摄影技巧运用上,创造性的运用了“接顶”法,把两部分图景共同摄制在一幅画面中,从而创造出完整华丽的背景布局;在特效运用上,把动画中卡通效果加入真人表演中,华丽炫目、亦幻亦真的斗法效果跃然纸上;除此之外的腾云驾雾、分身、变大和变小都能在这部神奇的电影中出现,让人惊叹不已、目不暇接。

  《火烧红莲寺》除了给中国电影技法上带来了实质性的革新之外,对当时电影向产业化和商业化迈进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从1928年到1931年,明星影片公司共推出了17部续篇,故事进展程度已经远超出原著《江湖奇侠传》106回所涵盖范畴,剧本继续围绕昆仑与崆峒两派的世代恩怨情仇,上到飞天法宝、下到遁地入海,正到昆仑仙山、仙风道骨,邪到龙潭魔窟、淫娃痴男,无不展现国人对二次元世界强大的想象力。

  因《火烧红莲寺》的浪潮不减,各大电影公司纷纷借此跟风推出“剑侠电影”,使得剑侠文化在30年代蔚然成风。同时习武热也在20年代的基础上更加兴盛鹊起,在民国武术风行的年代,加之影像的魔力,当时很多人对剑侠故事深信不疑,甚至有疯狂的年轻人为了求仙学道不惜散尽家财,造访深山老林,以求得正果。在电影之外,《火烧红莲寺》同样衍生出了小说、连环画和舞台足本戏,以至于鼎鼎大名的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都前来中国观摩学习。

  三、侠影仙踪落香江

  当然,在“红莲寺”余热不断在大众间传递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间的隔阂,两个群体间因文化认知、教育水平等差异致使矛盾与偏见因“红莲寺”的火热更加深刻。终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民国政府的一道电影审查令,“红莲寺”的火焰戛然熄灭,随之而来的是剑侠电影短暂的春天似乎也走到了尽头。也许如果没有这道审查令,也不会催生出还珠楼主开天辟地的《蜀山剑侠传》,当然这些只能算是后话了。

  《火烧红莲寺》的制作团队一路辗转,从上海最终南下至香港,部分主创人员终于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完成了《火烧红莲寺》第19集大结局的拍摄。不光光是电影本身,“红莲寺”的剑侠文化也随之传到了香江,催生出香港本土电影的武侠热潮。

  《火烧红莲寺》在香港得到广泛热捧,成为翻拍最多的系列电影之一。细数诸多翻拍版,其中最经典的当属王天林导演(王晶父亲)1956版四部《大侠吕宣良》及凌云与曹达华黄金搭档的1963版上下部《火烧红莲寺》,尤其是63版富华电影公司制作的《火烧红莲寺》(上下集)更是《如来神掌》之前的最大手笔,同样获得了斐然的票房和赞誉。

  随后60年代邵氏电影的兴起,徐增宏导演启用了当时包括王羽、秦萍、何莉莉、高宝树、岳华、邢慧、凌波、冯宝宝等无与伦比的豪华影星阵容,共拍摄了《江湖奇侠》、《鸳鸯剑侠》、《琴剑恩仇》等3部《火烧红莲寺》系列电影。虽然群星荟萃、投资高额,无奈剧情平庸、人物呆板,导致反响平平,远不如预期美好;倒是13岁冯宝宝机灵精怪的可爱角色成为系列电影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四、两岸三地续侠骨

  直至七八十年代,对《火烧红莲寺》的翻拍热情依然势头不减,1976年及1982年的台版《新火烧红莲寺》已成为诸多翻拍片中尚有名气的两部,而关于剑侠文化及帮派争斗模式却被很好的用在在此后的武侠电影中,成为很多经典武侠片不可或缺的元素。

  当然,最为观众熟知的版本当属1994年林岭东导演、李若彤主演的《新火烧红莲寺》,但故事却挂羊头卖狗肉,讲述了方世玉如何反清复明、如何与洪熙官搞基、如何挑战血滴子,已与最初的《火烧红莲寺》相去甚远,也不得不感叹时代变迁,世事无常。

  虽然《火烧红莲寺》的原片早已失传,但对经典的跟随却从未停止过。2015年末上映的硬派武侠《师父》,更是穿插了近30秒的重拍版《火烧红莲寺》,徐浩峰老师红果果的致敬已表露无遗,这段小插曲无形中既满足了徐老师自己,又犒劳了广大武侠电影迷。

  五、红莲绽放话结语

  相对遥远的1928年90年后的现在,电影特效水平已发展到令人乍舌的地步,而对武侠电影的技术尝试也到了一个多元化的新层次与新高度。

  真心希望诸多热爱武侠文化的迷影人和电影工作者传承经典、再接再厉,拍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武侠神话。

  民国初年的一部武侠小说,成就了中国电影史上最不可思议的革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火烧红莲寺》经典观后感有感  红莲寺  红莲寺词条  观后感  观后感词条  有感  有感词条  火烧  火烧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  
美文

 神文时代读后感摘抄

 《神文时代》是一本由孙英刚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5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展开)

美文

 恶灵

 这是一个阴沉沉的夜晚,司机江南正开着车在一条静悄悄的公路上疾驰,两边的路灯散发出红红的幽幽光芒,令他感到有一股怪异的气息弥漫其中。  不知为何,今天路上十分寂...(展开)

美文

 佛缘散

 她叫文羽,生活在四川这座城。穿着白麻衣裳,衣袂飘飘然的行走。坐在凤凰山下看元缜亭,在西圣寺看如来佛。眯缝着双眼任性地在阳光下微笑。    我将他称作恋人。我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