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第一卷读后感摘抄

  《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第一卷》是一本由顾道惊城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第一卷》读后感(一):《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带着观点读历史,让历史还原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任何一个朝代,在创立之初都是最有故事的,能登上帝位的皇帝就是个人奋斗的典型,而国家处于战乱之中,战争是常态,知名的文臣武将层出不穷。这样的历史也最容易被人所津津乐道。 明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谈论最多的开国皇帝之一。他以极低的起点,由二十几个老乡和700人的队伍所建立的班底,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最终登上九五之尊,结束了强大蒙古所建立的元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段汉人所统治的时期。 《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是由网络优秀创作者顾道惊城所作。他因为有网络写手的身份,这一本书算不上真正的正史,有点像关于明朝开国那段时间的故事锦集,极有阅读性。本书围绕着朱元璋,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阶段,以点带面的形式,回顾了朱元璋是怎样从一个个起义军之中脱颖而出,战胜张士诚、陈友谅等强劲对手,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的。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虽然没怎么读过书的朱元璋?却有着极为战略的眼光,他一直在别人的庇护下发展壮大。他首先投在郭子仪的门下,建立了自己的班底,当郭子仪死后,成了这支义军首要的领导。但他对于当时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即是谋士给他的建议,也是他自己的主观选择。他又借助韩林儿、刘福通抵挡在前,在南方继续发展壮大自己。 朱元璋在发展的初期,一直未与元军正面冲突。在北方刘福通与元军打得火热的时候,朱元璋在南方忙着消灭了陈友谅、方国珍等敌对势力,统一了南方。这时元朝气数已尽,各种条件都已成熟,朱元璋才开始北征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朱元璋正式登基称帝,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每个朝代开国皇帝登基之后所面临的都是怎样保证后代可以顺利接班,而那些功高盖主的大臣们,必定是要消弱权力的存在。历史上建国之后杀大臣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朱元璋称帝之后,面对着极为强大的淮泗集团,消弱他们的权利就迫在眉睫。朱元璋所制造的“胡维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就是这段历史中不得不提到的大事件。这四大案也给朱元璋造成了嗜杀的形象。每一个大案都有几万人人头落地,而且明朝也成为一个峻法极为严厉的一个朝代。 任何历史都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明朝也不例外;任何历史史实都必须放在当时的情境中去理解才能看到真实的样子。《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是一部带着观点、带着立场的历史,它不仅仅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还把我们带入当时历史的现场,带着我们从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那段历史。当我们成为历史上的当事人,我们才能看清历史的真相,而我们所看到的事实也就和书上写的完全不一样了。

  比如“空印案”。地方官员进京缴粮,都带着空白书册上京,理由是因为在运粮过程中会有损耗,但户部又要精确的数量,空白书册也就成了最好的解决办法。但这种空白书册也给贪污创造了最好的机会,而且成了所有官员认可的统一行为。而白手起家的朱元璋对于这种贪图国家利益满足自己的私欲的行为是有着根深蒂固的恨得,他因此杀了非常多的官员。是他真的嗜杀吗?是仅仅为了瓦解官员们的利益集团吗?如果我们回到那个历史的时期,手下的官员可以如此的勾结集体贪污,长此以往下去必将国将不国,朱元璋的雷霆手段也就成了必须实行的方法了。 读历史是培养我们看待事物方法的最好途径,我们不仅仅是在看那些曾经的历史故事,还要把我们自己带回那些历史事实之中,想想如果我们自己在当时的情况下会怎样处理这些事情。这才是培养我们正确的史观,培养我们看待历史、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这才是历史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第一卷》读后感(二):有趣又有料的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名为朱重八?

朱元璋为何入皇觉寺,云游四方?

为什么朱元璋要杀光开国功臣?

为什么朱元璋要废掉锦衣卫呢?

朱元璋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但他又背负着骂名,为什么呢?朱元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介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从朱元璋贫苦的出身讲到他建立明朝,坐拥天下。作者顾道惊城坦言“历史不仅是学科,更是当代史;解读历史的最佳角度之一,应该是立场角度;永远不能用非黑即白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他用细腻的叙事方式讲述明朝史,尽可能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有趣又有料,可读性极强。

历史的枯燥,有时源自古今文化之差异。试想一下,天书般的文言文摆在面前,多少人能读下去?通俗历史读物之所以易于理解,不仅因为其语言的生动性,还在于其强烈的代入感。

代入感极强

“只有等浪潮退去,我们才能知道谁在裸泳。”在讲述元廷杀死韩山童的部分,作者用极为幽默的语言,把枯燥的历史展现在读者眼前;“面对这种狠人,你就是拥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又有什么用呢?”在讲述元末之乱时,本书抛出了现代化的疑问,让读者设身处地去考虑问题,站在不同的时空维度,去思索,去判断。

生动有趣

“班底初成”这章中有这么一个形容:“如果朱元璋真长了一张抽象的瘦长马脸,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模样,郭子兴得有多想不开,才会让这样的人当自己的亲兵呢?”读者们看到这个段落,也许会捧腹大笑吧。《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的语言不仅通俗易懂,还生动有趣,极富感染力。提到扣钱这件事,书中还用了现代化的语言,在欲望掌控者的生杀予夺这章中,有这么一句话:“于是也对这两人开出了罚单:扣一个月薪水”,“薪水”、“罚单”这两个词通俗易懂,一点也不枯燥。

抛出疑问

有趣、有料、有考点,这考点要怎么“灌输”给读者呢?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会用到这么一个方法:抛出疑问,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

“班底初成”这章中,作者抛出了关于郭子兴军营军纪的疑问:是否过于严明?以至于看到一个稍微可疑的人就二话不说绑起来。紧接着,作者逻辑严密地解释了这个疑问,原来,郭子兴的队伍喜欢抢劫老百姓,这不是军纪严明,而是军纪败坏!

作者那自问自答的写作方式给予读者思考的空间,为阅读提供了更多的乐趣。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的,“永远不能用非黑即白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他在本书中多次鼓励读者用客观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这是“对读史者心性和胸怀的最大考验”。

本书以诸多史书为基础,通过剖析史事,让读者看到朱元璋性格中的坚毅、勇敢、机智以及残忍、多疑,值得一读。

  《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第一卷》读后感(三):通俗的历史读物可以更好的普及历史知识

  

《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通俗的历史读物可以更好的普及历史知识。

读通俗的历史读物,像看小说听评书一样。读起来不仅朗朗上口。并且绝对没有历史专注的那种沉闷枯燥之感。历史事件写得易通易懂,连绵相贯,有包袱有扣,读起来不自觉的就会沉浸于其中。即体验到阅读的快感。也能很好的学习到一般的历史知识。

其实我国史学家前辈吴晗就强调关注历史知识的普及化问题,他指出:“我们必须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而且还应该把提高的成果用通俗可读的文字普及给广大人民,使这些东西成为广大人民知识的组成部分。这样,广大人民都拥有基本的必须的知识了,全体人民的文化水平大大地提高了,必然又反过来有力地促进提高的进一步发展。”

历史知识的普及建立在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交给大众,推动全民历史知识素养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进一步促进提高。吴晗身体力行并倡导更多的学者践行这一理念,主编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通俗历史读物,为学界所重。白寿彝先生高度评价吴晗在这方面的贡献,且多次在演讲和专文中说到做好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提出要把历史交给更多的人,他指出:“历史知识,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增长智慧,培养历史感、时代感、民族自豪感,提高对祖国前途和人类前途的认识及信心的重要武器。把历史交给更多的人,是历史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吴晗同志在这方面的工作是使人怀念的。”正因为如此,通俗史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实践意义:其宗旨是为了使广大公众了解历史的知识及其所包含的经验、智慧,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当前的历史运动和社会创造活动。总之,史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强调把历史知识交给大众,以达到历史知识的普及化、大众化、社会化,使更多的人了解历史。

本书的需要特色,叙事的逻辑,都是十分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阅读节奏的。虽然关于明朝史的著作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历史是其中的通俗作品,也十分的多样。本书也是一本十分有力的存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轻松流畅,而且跟着作者的思维,会时不时的停下来做一番认真的思考。因为其中有些问题还是以前读史的时候自己也没有考虑到的。

通俗历史作品其实也有深切的社会需求根基。

人都有寻根性,都有对历史知识的深切探求的冲动。而那些经典的历史专著,却未必能够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对历史知识有更好的融会贯通。

通俗历史作品,实际上“只是对经典史书的稀释性阐述”。当年明月说:“史书上的史实,我是没有能力质疑的,那我就在写法上突破。”他们借助想像力,“竭力去体味历史事件和人物背后的东西”。通俗历史作品的最大特点是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趣味性强、有阅读愉悦感才是最好的推动力。本书中我特别喜欢的章节。所以说就是中间部分。以上就是朱元璋起于微末,最后经过各种不懈的努力奋斗获得成功的那部分章节。(大概7-25章的部分)

“百姓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套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的伦理意识和感情寄托”,“也有一套自己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对于大众而言,和象牙塔里的史学著作相比,他们更愿意倾听和相信草根们对历史的解读,这不仅仅因为草根所使用的语言和解读方式更容易为大众理解,更因为大众与通俗作者在感情上更为亲近。他们潜意识中认为那是自己人,说自己人的话。

通俗的历史书往往以其轻松的叙述和语言,而被广大读者很愉快的接受。同时作者在书中所显露的思想观点,甚至是读史的方法。也很容易被读者学习和使用。现在很难想象一些街区龅牙干燥枯涩的历史文章,在现在将如何让现在的读者去接受!

  《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第一卷》读后感(四):通俗有趣的历史书

  

《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 先来下一个定义,这是一本通俗有趣的书。 读起来非常的轻松。 虽然称不上上瘾,但是如果再出这个系列下面的几本,我一定会追着去读一下的。 这是一套丛书的第一本,写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 来谈一下本书的几个特点吧。 一、以朱元璋为穿珠之线。 与其说这一本是明朝史,不如说是明朝皇帝的传记。 这样写法,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 优点就是因为朱元璋一生的经历非常的丰富,所以我们能跟随着他的脚步,移步换景,看到元末的腐朽统治,看到起义军的逐渐壮大,看到朱元璋对知识分子的重用和辖制,看到朱元璋设立了一些自以为对天下稳定很有帮助的政策。 以明朝第一人的眼睛去看明朝的历史重大事件,脉络着实是十分清晰的。 缺点可能是对整个历史的立体感把握不足,像汤和、常遇春那样的人物,在明朝未立之先,是颇有一些可讲之处的,可也大都是一笔带过,有点美中不足。 二、有趣的标题,引人入胜。 这本书的小标题非常好玩儿。 我看书喜欢先看目录,因为目录最能展现一个作家的风格。 这个作家一看就是一个十分淘气之人,他的文字就不会太难懂。 简单的来说就是接地气儿。 小标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剥皮某些名著,让人会心一笑。 比如第一个《论底层浮萍的自我修养》。 我就不说他剥的是哪一个了,相信你一定能联想到。 再比如第17章《救不救,这是个问题》,是不是想到哈姆雷特了?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第二类就是那种成对成组出现的。 比如第7章第8章第9章 “同性相斥”张士诚 “如影随形”陈友谅 “可怜巴巴”方国珍 四字成语加人名,题目就把要写人物最关键的特点给点出来了。 再比如第10章《徽州鸿儒》,第11章《青田才子》,很显然这也是一对,打开看一看,就知道这是对朱元璋非常有帮助的两位读书人。一个是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的朱升,这个人名气虽然不大,但是这九字方针真的是太哲理了。典型的属于戏红人不红的那种。 在父母的那个时代,有一个非常类似的六字标语,“深挖洞、广积粮”,从这里,也能看出这个方针对后世的影响。一个是智谋可以和诸葛亮并提的刘伯温,这个人在民间传说中几乎被神化了。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来讲,能让我们看到朱元璋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支撑:谋士。 如果这些标题都还是连在一起,比较清晰的能看出是一组的话,还有一些标题就属于遥相呼应了。 比如30章《失败的北伐》、32章《麻烦的日本》,47章《危险的平衡》,就把朱元璋生命中的一波三折的“折”给写出来了。 在这些章节中,我们能看到朱元璋是如何屡次遇到险境,然后又如何步步惊心化险为夷。 这种小标题就是一个个小高潮。 第三类标题就是借用历史上的典故,然后分析一下大明王朝中的一些人和事与历史的重合。 俗话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和历史上的熟人熟事相比,就会让我们对大明王朝的一些事例更加清晰。 比如第14章《许攸?黄盖?康茂才!》和15章《官渡、赤壁、龙湾!》都是借用了《三国演义》中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典故,然后让我们自己和历史比对,然后自己对明朝历史上的这些人和事定性,这种写法十分的聪明。

读者读起来也会觉得自己十分的聪明。 有一种被悄悄表扬到的感觉。 单独看这些小标题,就有一种很引人入胜的感觉了。

三、借力。 作者是一个非常善于借力的人,如果当老师一定是一个善于启发的好老师。 比如说他可以借力于其他朝代的历史。 作者不仅对明朝史非常熟悉,对各朝各代的历史也非常熟悉,所以当说到和历史上有些事件有相同之处的时候,就会顺手拈来。 比如13章《岳父压顶》,就把朱元璋当时面临的生存危机和当年诸葛亮面临的危机做了对比,让我们看到朱元璋的选择是和诸葛亮一样的睿智。另外这个题目里面岳父就是泰山的意思,这一时期属于泰山压顶,真的太淘气太淘气了。 再比如借助于现代的一些思维方式。 比如第37章《数据化的大明》,就借用了现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让数字自己说话。 总之这是一本儿挺通俗易懂的书。 有趣,可以一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明朝  明朝词条  摘抄  摘抄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上瘾  上瘾词条  
美文

 《飞虎神鹰》经典观后感1000字

 《飞虎神鹰》是一部由钱雁秋执导,张子健 / 梁冠华 / 曲栅栅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悬疑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展开)

美文

 北京人随笔读后感1000字

 《北京人随笔》是一本由张恨水 著 / 解玺璋 编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护封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021-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展开)

美文

 蝴蝶下的美丽谎言

 题记:偶尔我们也会被生活欺骗,但不要对生活失望!请相信它的谎言是善意的,是美丽的。    因为,它不想伤害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它选择送你一个美丽的谎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