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阿富汗访古行记读后感摘抄

  《阿富汗访古行记》是一本由刘拓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3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富汗访古行记》读后感(一):流水账

  基本上是笔者阿富汗旅游的一些流水,偶尔也见写本地人,可惜也没有深入了解阿富汗的现实。说是去古迹考古,但对遗址的历史和现状描述大抵也是一个游客的水准。看来国内的博士培养真成问题,考古学博士的文笔不过如此,和罗瑞·斯图尔特《寻找阿富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水准真差了十万八千里。也可匆匆一读,就当佩服笔者的勇气吧。

  《阿富汗访古行记》读后感(二):读后感

  四星,本书值得一读。

  对于去不了阿富汗的我而言提供了一个可以看到当地文物古迹所体现的历史文化、当地风土人情及宗教信仰现状的机会。感触颇深的是阿富汗的宗教保守主义(许多行为大约已接近原教旨主义?)民众在战争中经历的创伤与文化及文物被毁的悲哀。与一般游记的视角有所不同,作者全程很着急以及一定要踏遍每一个计划去的地方的目的性及决心都非常强。作者N次被抓的经历也真的是惊险刺激,感觉是那种为达目的(走访古迹)甘冒风险或者说无视风险的人,期待下一部伊拉克之行。

  《阿富汗访古行记》读后感(三):带着初心去游历,可以看到更多更广阔的世界。

  这本书,跟一般的阿富汗游记很不同。更像带使命感的奇幻探险电影,有画面感,有动机,有目的,过程曲折,转折冲突多,特别好看,但是呢,地理历史古迹信息又准确翔实靠谱,是现实片。 阿富汗是我心中非常想去但未曾到达的地方,因为它现在仍然是个冲突频繁的不安全国家,旅行者经常遇到的无法预料的各种风险,甚至会有人身安全问题。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人群中经常发生的爆炸,塔利班,和不时出现的各种警察,而警察不一定是保护你,更多是限制你或者抓走你。对于女性,还要加上蒙住全身也不能自由活动的限制。 作者在阿富汗每天都要面对各种突发的临时情况,需要有高级间谍那样的机智和勇气,每一刻的决定都左右着行程和人身安全。 看到他在巴米扬的夜色中,带着包甩开贪婪无信的司机,遁入黑暗,非常紧张,又忍不住赞叹,干得漂亮。 贝格拉姆遗址那里,想起来虽然已经是残垣断壁,但在故宫看过好几遍的金光闪闪的阿富汗宝藏展览,一小半出自这里啊啊啊,曾经多么的繁华风流。 去世界遗产minaret of Jam(贾姆尖塔)的过程,看得一边屏住气息一边想不断地尖叫。这个塔在塔利班占领区,作者去过两年之后的19年5月,塔利班冲进了附近几个保护尖塔的安全哨所,杀死了18名安全部队成员。所以,很久都不会有人再能进去了,而尖塔本身也不是很牢固,很可能未来什么时候会倒掉。 这时忍不住想起作者说过,我去过的很多古迹都消失了。 书很好看,细致的观察,丰富准确的历史地理信息,伴着非同寻常的经历。景色描写带有视线的铺开感和层次感,五蕴皆不空。古迹类也有那种(设计和使用)的俯视感,全局和细节都到位。 我就喜欢这种探索世界,基于事实的客观描写,而不是像《风筝》那种情感命运故事,那还不如直接看风筝就好了。 我喜欢的写阿富汗的书,是类似《寻路阿富汗》《前进,阿姆河之乡》和《沿着亚历山大的足迹》这类。本书的风格类似以上提到这些。 如果有可能,我个人而言,希望各种历史小八卦多一些,细节多展开一点。 以及,带着初心去游历,确实会得到命运的眷顾,可以看到更多更广阔的世界。

  《阿富汗访古行记》读后感(四):后 记(刘拓)

  后 记(刘拓)

  我在写作上是个特别懒散的人,以往的旅行,最多在相关论坛发一些攻略式的游记,从未试图写成线索完整的文章。2015年我在伊拉克被误抓之后,很多出版社找过我,希望我把伊拉克的经历写下来出一本书。即使是这样,我还是没有什么动力:一方面因为我并不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电影、电视乃至现实中陌生人的悲喜,很少使我感同身受;另一方面时间所限,加上我旅行的目的性比较强,希望尽快到达需要记录的地点并完成拍摄,不愿在一个地方花太长时间与他人深入接触。我甚至不怎么爱看游记类书籍,即使偶尔看看,也只是发掘一下其中的交通食宿等攻略,对个人情感和故事情节视若无物。我这样一个典型的理科男生,即使写出了什么游记,难道有人会花钱买来看吗?

  邵学成博士的出现,让我的观念发生了改变,他是我这部游记能够诞生最需要感谢的人。邵博士是国内研究阿富汗佛教艺术的专家,我们在伊拉克的事情之后建立了联系。当时我已经去过阿富汗,而他的博士论文虽然研究巴米扬,却身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有时向我询问一些当地的情况。到了2017年,我又一次前往阿富汗,出行前曾向他讨得一些资料作为旅行时的知识储备;在正文中我费尽心力去到的贝格拉姆遗址,也是邵博士向我介绍的。在这种互相鼓励和分享的氛围中,邵博士也亲自去了阿富汗,并且在之后的几年中,带领团队多次前往考察,靠一己之力,架起了中国和阿富汗学术交流的桥梁。在我们都完成了阿富汗行程的2017年10月,邵博士找到我,说希望和我合出一本书,叫《柔软的阿富汗》,书中他主要写更加学术且偏向佛教的内容;而我由于是自由旅行,和他们受到的严格安保状况不同,可以补充一些城市面貌、百姓生活、伊斯兰教建筑乃至一些旅行的花絮,丰富书籍的可看度。面对这样的邀请,我是退缩的:邵博士是专业的研究者,而我只是普通爱好者,书中这两部分的水平差距,不用想就知道该有多大。但邵博士一腔热情,拉着北大出版社的编辑,连合同都准备好了,我也只能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答应了。

  不过真的写起来,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艰难。阿富汗是我出国旅行中第一个不太常规的国家,从办理签证到飞往喀布尔,世界上最复杂、最脆弱的一角在一瞬间撕开,赤裸裸地展示在还没有什么出境阅历的我的眼前,那种冲击感永远历历在目。到现在我已经去过三十多个国家,很多旅行细节都淡忘了,但对于阿富汗,每当我闭上眼睛,仍然能看到喀布尔巴扎里的鸟笼,听到坎大哈开斋时的邦克,摸到贾姆宣礼塔过河的溜索……这些细节实在太过丰沛,它们从我的脑海中倾泻到纸上,对于写成一部简单的游记,过程还是比较顺畅的。

  当然,促使我能不停写下去的,仍然是邵博士。他写得实在太快了,文字量是我的好几倍,我担心拖慢整体进度,只得拼命追赶。最终他还是比我更早写完,也让我看了他的稿子,不论内容上还是文笔上,都与我的判若云泥,我更加难以想象两部分合在一起的样子了。我把稿子和图片交给出版社,等着进一步的消息;而邵博士因为考察照片的归属问题,迟迟没法配图。出版社等了将近一年通知我,说不如把我的这部分先单独出了吧。

  这就是本书诞生的过程。我到了写后记的时候依然惶恐,本来就是照着小爬藤的水准去写,然而失去了邵博士这个攀附的树干,不知如何立足,却也只能像阿富汗的行程本身一样,去接受这个意外。写作过程中,不爱看游记的我,简单看了看国内已经出版的几部阿富汗游记,最早的有班卓的《陌生的阿富汗》,之后有姜华的《你好阿富汗》、梁子的《你是尘埃也是光:面纱下的阿富汗》,最近还有原老未的《罩袍之刺》。在阿富汗这样一个女性出门极为不便的地方,四部游记都是女性作者,非常神奇。她们在阿富汗最少也待了一年半载,甚至学会了当地的语言,和形形色色的人聊过天,收集了数不清的故事;而我在阿富汗一共只待了两周,这浮光掠影和之前的几部相差太远,只希望读者知道这本书诞生的经过后,不要见笑。但比较下来,我的这部流水账,仍然有弥补空白之处:之前的几本游记多以人物故事为核心,讲述阿富汗普通人的悲欢、放纵与挣扎,在女性的视角下,那种绵长细腻的忧伤构成了作品的主基调,而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路程中的建筑遗存,常常模糊不清。我是一个较为理性的打卡游客,更希望这本书能像我最喜欢的《伊本·白图泰游记》那样,在历史和地理的框架中,给这片土地上的城市街道、路程中的自然风光、由古迹串联起的历史故事和社会日常一些更清晰的交代。因为阿富汗不光是亚欧大陆需要同情、悲悯的脆弱心脏,它的战乱、保守和它的文物古迹一样,都是世界多样性的一部分。客观地记录和调查,平静地接受旅途中遇到的种种故事,就已经足够精彩。

  除了懒散之外,题材敏感是阻碍我写作的另一个原因。虽然这是一部以文物古迹为主要线索的游记,但涉及对当代生活的描写时,宗教是绕不开的话题。我日常对宗教非常冷漠,但身处特定的环境时,也乐意融入当地的宗教气氛中去,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也丰富旅行的体验。从对伊斯兰教的一无所知,到和当地人一起礼拜、一起开斋,我对宗教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于在伊拉克的经历,在宗教保守国家旅行时,我往往更加信任在教门上更加虔诚的当地人,这和很多游客喜欢接触宗教反叛者的视角也不相同。我理解保守的生活方式,也理解很多人在宗教和现代生活之间的挣扎,但对于保守宗教冷眼旁观而非批判表述,可能已经进入敏感的边缘。我在写作时,没有对这部分内容有任何避讳,希望先一气呵成写出来,再做必要的修改,而出版社也非常理解,几乎没有对内容有任何改动。如果这部书稿能顺利与读者见面,那就是时候开始写我旅行更深入,让我印象更深刻的伊拉克之行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阿富汗访古行记读后感摘抄  阿富汗  阿富汗词条  访古  访古词条  摘抄  摘抄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美文

 卢氏玩了两三天

 卢氏在三门峡的西边,是个面积很大的贫困县,却被山水环绕,颇有一些灵气。  预谋了很久才下定决心去的一个地方,哪怕开车只需要两个多小时的卢氏,也想了有两个年头,...(展开)

美文

 我的桃园阁

(一)    “呼——!”一只黑色的影子从头顶飞过,一转眼间,已经钻进茂密的深处,消失在无边的夜色里。  &n...(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