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家长必读:恶意“逗孩子玩”存在的隐患

现实生活中很多大人都这样逗孩子,把孩子手里的东西劈手夺走,说:“快,不叫我叔叔不还给你!”或者抢人家玩具说:“是我的!是我的!”一把抱过准备回家的别人家孩子:“这孩子太可爱了,今天跟我回家吧,不让你跟妈妈走了。”你可知道,这样的话语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接下来一起来看一下我们身边普遍存在的逗小孩恶习危害。


如果我们家里有孩子,就会发现,我们带孩子去逛公园或者外出时,经常会遇到主动过来跟她玩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里,十个有八个的开场白是类似的:“这个玩具是你的吗?是我的吧!”“快叫我阿姨,不叫就不让你在这儿吃饭。”“今天晚上你别回家了,回我们家吧。”


我是很会拉下脸来的妈妈,一般情况下就直接打断告诉对方:“不要这样逗孩子。”然后告诉就女儿:“你放心吧,这是你的东西,别人不能拿。妈妈会跟你在一起的。”到两岁多会说话以后,就一直教她,你不想给别人或者不想去别人家,就大声说出来:“不。”

生活中大多是拉不下脸的妈妈,尤其逗孩子的是长辈、亲戚、好朋友。

好朋友鲁鲁说,有一次女儿被一位朋友逗得气得趴在地上叫,这令我非常惊讶。因为鲁鲁是非常温和的人,又那么爱孩子,我能体会她的心疼,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有时候想,那样逗孩子,究竟希望孩子作何反应呢?希望孩子因此生气,大哭?还是希望孩子狡猾地满不在乎?确实有些孩子会对此类的逗引无所谓,甚至狡辩顶嘴,那样就是所谓聪明吗?那样的孩子,也一定是身经百战磨炼出来的,也是经过了困惑、伤心、无助以后,某一天开了窍,发觉你们大人就是那么一说。

被怎样逗大的孩子,就会怎样去逗更小的人。这句话是一定要说的:“请别这样逗孩子,他不觉得好玩!”

如果那孩子无所谓,跟你嬉皮笑脸,显示出很喜欢这样闹的样子,只是因为他习惯了被这样逗。假如你尝试用别的方式跟他玩,他一定会更喜欢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隐患  隐患词条  必读  必读词条  恶意  恶意词条  家长  家长词条  存在  存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