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皮肤病28种外用药介绍

外用药介绍

1.水杨酸

性状:白色结晶,易溶于酒精和沸水。

功用:抗真菌、止痒、溶解角质。

主治:适用于多种瘙痒性、角化性、脱屑性皮肤病及皮肤真菌病。

用法:1%-2%浓度促使角质形成;3%浓度可止痒;5%浓度可使角质溶解;10%浓度使角质剥脱;20%以上浓度有腐蚀作用。单品常与凡士林配制软膏,或加入其他复方中应用。

2.冰醋酸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在低温(约10益)即变成结晶块。能与水、酒精、甘油任意混合。

功用:杀菌、抗真菌、溶解角质。

主治:皮肤瘙痒,角化增生,体表癣,疣病等。

用法:1%水溶液用于皮肤瘙痒症,久痒及肥厚者可适当增加浓度;10%水溶液用于各型癣病;30%耀40豫水溶液用于甲癣;原液用于腐蚀鸡眼、胼胝、雀斑、疣赘等。若原液中加入水杨酸配制成 10豫浓度的水杨酸冰醋酸则腐蚀作用增强,点涂患处用于寻常疣、尖锐

湿疣、鸡眼、跖疣等的治疗。

3.利凡诺

性状:黄色粉末。

功用:抗菌消炎。

主治:湿疹、皮炎伴有感染者。

用法:1%水溶液可用于洗涤创面及黏膜感染;0.1%水溶液作湿敷、罨包,用于急性湿疹、皮炎及足癣有继发感染者。

4.苯甲酸

性状:白色结晶,易溶于酒精,微溶于水。功用:抗菌、抗真菌及止痒

主治:肥厚性瘙痒病,手足癣、头癣等皮肤真菌病。

用法:6%-12%的本品与 6%水杨酸配制软膏或酊剂外用。

5.炉甘石

性状:淡红色粉末,不溶于水,主含碳酸锌。

功用:缓和、收敛、止痒、抑菌。

主治:急性湿疹、皮炎早期。

用法:10%-15%炉甘石洗剂,大面积涂布。

6.氧化锌

性状:白色不溶性粉末。

功用:避光保护,收敛止痒

主治:粉剂用于渗液明显的皮损,膏剂用于干燥性皮肤病。

用法:单品与凡士林配成 10%-15%氧化锌膏用于慢性湿疹、皮炎。也可加入其他复方中,如炉甘石洗剂等。

7.硫黄

性状:黄色粉末,不溶于水、酒精。

功用:脱脂、杀菌、杀虫、止痒及角质形成。

主治:疥疮,痤疮,皮脂溢,浅部真菌病。

用法:硫黄与皮肤分泌物作用生成硫化物,使表皮软化,故有脱去表皮油脂作用。5%-10%的软膏、乳膏用于皮脂溢、痤疮及浅部真菌感染;10%-20%软膏用于疥疮、银屑病等;10%洗剂用于痤疮,入复方中也可,如与大黄等份为末之颠倒散治疗酒渣、痤疮等。

8.滑石

性状:白色或灰白色不溶性粉末,主含硅酸镁。

功用:清热止痒,收敛燥湿及保护、赋形、避光、清凉等。

主治:荨麻疹、湿疹、湿热引起的水疱糜烂,多汗症。因性质缓和,外用能使皮肤润滑干燥。

用法:粉剂单品撒布外用吸收水湿而止痒拔干,用于汗液过多,皮肤浸渍明显的皮损。另外多作为配制粉剂、洗剂、泥膏的基药。与寒水石、冰片配成止痒粉用于痱子、湿疹、汗出浸渍等,有清凉、止痒、除湿作用。

9.黑豆馏油

性状:黑褐色黏稠液体,有异臭。

功用:软坚消炎,收敛止痒

主治:各型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慢性皮炎等皮肤粗糙、肥厚者

用法:与凡士林配制成 5%-10%软膏外涂,根据病情和治疗后反应适当增加浓度。也可小量加入其他复方中以增强收敛止痒之力。本品刺激性小,有很强的促角质形成和浸润吸收作用。高浓度(20%-30%)厚敷或封包,可使肥厚软化、角质剥脱。若本品 3g 与氧化锌 20g、滑石粉 20g、凡士林 100g 混合制成复方黑豆馏油软膏,用于亚急性或慢性湿疹、皮炎、婴儿湿疹效果较好。

10.蜂蜡

性状:黄色、浅棕色或白色硬块,为蜂产品的一种。

功用:收涩敛疮,润肤生肌。

主治:外用于溃疡不敛,臁疮湿烂,疮疡。

用法:熔化敷患处;现今常作为一些成药的重要赋形剂及软膏基质。

11.樟脑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或无色半透明硬块。易溶于酒精,微溶于水

功用:止痒、镇痛、抗菌、活血。

主治:带状疱疹,皮肤丹毒,冻疮,瘙痒症。

用法:5%-10%酊剂(75%的酒精最佳)外擦治疗皮肤瘙痒、带状疱疹神经痛,耐受良好者浓度可至 15%。10%-20%软膏可用于冻疮。

12.薄荷冰

性状:无色结晶,有类似薄荷的刺激性香气。易溶于酒精,微溶于水

功用:清凉止痒,防腐避秽。主治:虫咬皮炎,皮肤瘙痒,酒渣。

用法:1%-2%粉剂、酊剂或软膏外用。

注意事项:本品外用时皮肤始灼热,后清凉,故有破损的皮面慎用。能与冰醋酸、液体石蜡任意混合,因此,可配入复方中应用。

13.大黄

功效:消肿、收敛、抑菌。

主治:急性湿疹、皮炎,臁疮。

用法:淤单味或配复方中煎洗、湿敷皮损,用于急性湿疹、皮炎伴有渗出感染者。于与甘草等量研粉用于痈疮肿毒和臁疮伴湿烂肿胀者。盂泻火解毒消肿止痛,配方如意金黄散、新黄散等。榆与黄连、黄柏相伍为三黄散,外撒患处收湿清热尤佳。

14.马齿苋

功效:解毒、祛湿、止痒、消炎。

主治:湿疹、皮炎;伤口红肿疼痛。

用法:单味煎洗、湿敷,或鲜品捣烂外敷。

15.甘草

功效:清热消肿,收敛止痒

主治:急性湿疹、皮炎

用法:水煎洗或湿敷、蒸发罨包,用于急性湿疹、皮炎糜烂渗出,与黄连、黄柏、川椒配合效佳。

16.石膏

功效:生石膏清热泻火,煅石膏生肌敛疮。

主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水火烧伤。

用法:皮肤科多用煅石膏研末撒扑,或与枯矾、黄连等药研末

共用。

17.百部

功效:杀虫、灭虱、止痒

主治:虱病,皮肤瘙痒,手足癣。

用法:水煎洗或配成 20%百部酊涂擦治疗虱病,若配合蛇床子、苦参等效果更佳,一般用药 7 日即可痊愈;对于皮肤瘙痒,与白鲜皮、透骨草、川椒、红花等合用煎洗;浓煎洗浴可用于皮炎湿疹、手足癣的早期。

18.白鲜皮

功效:止痒、除湿、收敛、消肿。

主治:湿疹,皮肤瘙痒。

用法:单味水煎洗或与黄柏、黄连、苦参等清热燥湿类药合用。

19.地肤子

功效:清热、祛风、止痒

主治:湿疹、皮炎

用法:单味水煎洗,或与黄柏、黄连、苦参、白鲜皮等清热燥湿类药合用。

20.地榆

功效:收敛止血。

主治:皮炎、湿疹。

用法:煎水洗或湿敷,与黄连、黄柏一起煎更佳,用于湿疹急性期,皮炎的渗出期。

21.冰片

功效:清凉、止痛、止痒、消炎。

主治:痈疮肿痛,口腔溃疡、破溃创面。

用法:与硼砂、火硝研粉之冰硼散吹患处用于口糜、口疳、牙龈肿痛;与珍珠、石膏等混合研粉之珠黄散用于收敛生肌长肉;与大黄、黄连、黄芩、天花粉、川芎、青黛、白芷合用之新黄散(膏)清热消肿,用于各种炎性红肿热痛病症;配制 5%-10%的酊剂,连续外用涂擦疼痛区域皮肤,对各种疼痛有较好的疗效。

22.珍珠

功效:收敛、生肌、长皮、养颜。

主治:溃疡、久治不愈伤口,湿疹皮炎,色斑。

用法:煅研成粉入方,多以散剂使用,如与冰片、石膏等组成珍珠散,撒扑患处可消肿止痛生肌长肉,用于疮疡溃烂、糜烂渗出;与象皮粉、血竭、冰片等组成生肌散,撒布创面,促使肉芽组织生长,疮口的早日愈合;加入治疗皮炎湿疹的散或膏剂中有减少渗出、收湿拔干作用;珍珠粉每日涂擦面部,或用黄瓜汁调涂,有洁面润肤改善肤色作用,用于面部色斑、暗沉、秽浊等的治疗。

23.白矾

功效:解毒、收敛、止汗、止痒

主治:湿疹、皮炎,足癣。

用法:水煎液外洗有消肿止痒作用,用于足癣、脚气引起的脚部趾间肿痒症状;煅后失去结晶水名枯矾,燥湿、收敛之力更强,制成粉剂外撒用于渗出性皮肤病。

24.黄连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消炎。

主治:急性湿疹、皮炎,感染渗出性皮肤病。

用法:单味水煎洗,或与透骨草、白藓皮、地肤子合用,水煎熏洗、湿敷、罨包,用于湿疹、皮炎渗出期以及阴囊和肛门湿痒;研细粉配成散剂、膏剂可用于脓疱病、感染化脓性皮肤病;与白芷相配伍成连芷散有收敛止痒消炎作用;与枯矾相配为枯黄散解毒除湿止痒之力尤强,均用于湿疹、皮炎的急性期。

25.黄柏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抗菌。

主治:湿疹、皮炎,感染化脓性皮肤病。

用法:单味水煎洗,或与地榆水煎熏洗、湿敷、罨包,用于湿疹、皮炎渗出期;研细粉配成散剂、膏剂可用于脓疱病、感染化脓性皮肤病。

26.铅丹

功效:收敛、杀虫、解毒、生肌。

主治:痈疽,溃疡,肿疡。

用法: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或熬膏。如收湿敛疮治疗溃疡不敛,湿疮流水;配熟石膏提脓拔毒,生肌收口,用于痈疽溃后,脓水淋漓,久不收口;用于含铅硬膏的赋形剂,如前述之溃疡宁膏之类,市售狗皮膏等。

27.雄黄

功效:燥湿、杀虫、解毒。

主治:带状疱疹,无名肿毒。

用法:研粉制成 10%雄黄酒精外擦,3-5 次/日,用于带状疱疹及单纯疱疹性皮肤病;与白矾等量共研细面,用食用油或蜂蜜调敷患处,治红肿痒痛诸疮。

28.紫草

功效:解毒消炎,活血消肿,收敛生肌。

主治:湿疹、皮炎,各种疮面。

用法:10豫油膏用于急性湿疹、皮炎及脓疱疮;本品 50g 与香油500g 煎熬取油、入蜂蜡 30g 配制生肌膏用于生长不良的创面及烧烫伤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皮肤病28种外用药介绍  外用药  外用药词条  皮肤病  皮肤病词条  介绍  介绍词条  
偏方

 ​让你做零毛孔美人的食品

毛孔粗大让人烦,当然就要收缩毛孔。脸上毛孔粗大是美女的一大败笔。所以收缩毛孔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要做一个零毛孔美人!1. 香蕉+牛奶将香蕉捣碎,加入牛奶,涂在脸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