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向骏:从NAFTA到TPP

由美国、加拿大和与墨西哥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简称NAFTA)于1994年元旦生效,20年来该自贸区对北美、拉美及亚太三个层面的影响分析如下。

北美: 利大于弊

1992年8月美、加、墨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时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都超过欧盟,是当时全球最大的自贸区。美国前贸易代表席尔斯女士(Carla A. Hills)在2014年首期的《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表示:“NAFTA是第一个由已开发国家和开发中国家共同参予的自贸协定,已达成的市场开放程度比任何贸易协定更宽、更深……过去20年间,北美三个经济体间已发展出高度有效的供应链。加拿大和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每1美元的商品中,分别含有加拿大和墨西哥25分和40分的产值。相较于中国和日本对美出口商品仅有4分和2分。”

然而就在1994年元旦NAFTA生效的当天,墨西哥最南方的恰帕斯州(Chiapas)爆发了以维护当地印地安人“土地、民主、公正与和平”为诉求的“萨帕塔运动”(Zapatista)。同年12月,新政府因不当使用外汇存底造成墨币贬值,导致数千家银行倒闭,上百万人失业。2003年墨西哥因NAFTA协定取消26种农产品进口关税,农民举行大规模抗议希望能重新检讨有关开放农产品的条款。2008年1月农民再以“没有玉米就没有国家”为口号要求政府重新谈判农业条款。

尽管如此,NAFTA也为某些产业带来显著的增长,汽车工业就是主要受惠产业之一,目前在墨西哥生产的包括福特(Ford)、通用(GM)、福斯(Volkswagen)、日产(Nissan)、丰田(Toyota)、本田(Honda)等全球知名车厂。根据墨西哥汽车工业公会(AMIA)的统计,过去五年内,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墨西哥汽车工业每年增长近10%。

拉美: 弊大于利

如果NAFTA真如上述利大于弊,那“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何以至今仍无法落实呢?英国剑桥大学韩裔经济学者张夏准(Ha-Joon Chang)在《坏撒玛利亚人》(Bad Samaritans: The Myth of Free Trade and the Secret History of Capitalism)一书中拆解了自由贸易的神话。他用“坏撒玛利亚人”道破已开发国家唯利是图的贪婪,许多开发中国家在被迫开放贸易前都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降低贸易障碍后却失业问题严重、增长趋缓。因此不难理解何以FTAA至今仍未落实。

FTAA谈判始于1994年12月11日在迈阿密举行的美洲国家组织(OAS)高峰会。稍后学者即乐观地指出,“通过对已经运行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考察,认为美洲自由贸易区将会大大促进拉美国家的国际贸易发展,大规模地实现贸易创造效应,”因此美洲自贸区“无疑是拉美国家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关键一步。”然而2001年底阿根廷爆发经济危机后,美国的冷漠态度不仅导致“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其他成员国投资环境恶化,更使拉美国家怀疑“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是否符合本国利益而不再对FTAA寄任何期望。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巴格瓦第(Jagdish Bhagwati)认为美国“喜欢的模式就是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扩展到南美国家,并夹带大量与贸易无关而且强逼这些国家接受的事务。这对于巴西这个美洲自由贸易协定的幕后领导势力来说无法接受,因为该国只愿着眼于贸易事务。巴西前总统卢拉……拒绝在贸易协定和体制中涵盖劳工标准。而美国在南美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将该区域分裂成两个不同的集团,这种状况也可能在亚洲出现。”

TPP: 机会与挑战兼具

近年来美国积极推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正是显例。席尔斯女士在前述文章中指出:“当美国政府评估贸易协定时不仅要基于国家的利益,更须考量区域性的利益。有鉴于此,应该要鼓励加拿大和墨西哥参加‘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

然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自2008年起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虽超过50%,却于2013年发生了逆转。背后三大原因之一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和区域主义,区域主义代替全球化的趋势在加剧,始作俑者是发达经济体……比如说TPP、TTIP,按照这个目标来说要到2015年完成谈判进程,这就将全世界贸易的标准上了一个大台阶。作为后发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在这个方面并不占优势,因此将会在世界市场开拓方面被边缘化,至少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尽管如此,北京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如果从世界视角评价2013年的中国,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大陆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对外贸易体,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对外贸易体的历史。”然因贸易的开放不仅会增加财货、劳务之交流,附带地也增加思想、观念的相互激盪或管理技术的逐步改进,北京未来势将面对贸易增加带来的政治影响:民主。

墨西哥为例,自90年代起影响该国民主化主要的机制即在加入NAFTA,因为该协定“是第一个明文纳进特定人权条款的区域贸易协定,……将劳工人权及环境标准列为附属条款,并开始努力让劳动人权成为争端解决的共同目标,但须先与签约国进行对话与协调。”1997年墨西哥期中选举结果连续执政68年的革命制度党(PRI)惨败,《泰晤士报》认为如果没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选举结果是不可能发生的。2000年PRI遭政党轮替。

对美国而言,NAFTA的两个伙伴加拿大与墨西哥虽已加入TPP谈判,但未来恐需以更新NAFTA的内容为回报。对中国而言,拒绝TPP可能遭边缘化,但加入则可能加速民主化的步调,诚可谓机会与挑战兼具。

向骏小传

乌拉圭陆军指挥参谋学院毕业、纽约大学拉丁美洲研究硕士、美国克莱蒙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政治学博士,目前担任致理技术学院国贸系副教授兼拉丁美洲经贸研究中心主任。该中心于今年9月成立,是专门研究拉丁美洲的学术机构,由于淡江大学拉美研究院已于去年并入美洲研究所,使得这个新设单位成为台湾唯一研究拉美的学术机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向骏:从NAFTA到TPP  NAFTA  NAFTA词条  TPP  TPP词条  
智库

 美国经济的深度调整

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刺激性经济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在约束金融资本、改善实体经济等方面取得进展,但贸易保护和转嫁危机成本也给全球贸易体系造成损害。由2008年美国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