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游五洋:电子商务催生中国版工业4.0

作为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电子商务,不仅提升了流通业效率和水平,改变了流通业的形态和格局,而且还通过数据更快速的传导机制,将下游市场需求与上游生产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倒逼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催生中国特色的工业4.0。

一、产业互联网呈现“逆向”的过程

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影响不应该用割裂的视角“单独”来看,而应该放在整个产业互联网化的过程中来观察。

根据我们的观察,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呈现“逆向”渐进的态势:从消费需求端出发,一直往上游倒逼。

在这里,“互联网化”的实质是“在线化”和“数据化”,其核心是交易环节的在线化。

因为一旦交易在线化,供求两方面的数据才可以自然沉淀下来,形成“活的”数据,随时被调用和挖掘。

同时,在线化的数据流动性最强,不会像以往一样仅仅封闭在某个部门或企业内部。在线的数据随时可以在产业上下游、协作主体之间以最低的成本流动和交换。数据只有流动起来,其价值才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过去的十年,传统产业的“逆向”互联网化,在企业价值链层面表现为一个个环节的互联网化:从消费者在线开始,到广告营销、零售、到批发和分销、再到生产制造、一直追溯到上游的原材料和生产装备。

从产业层面看,表现为一个个产业的互联网化:从广告业、零售业、批发市场、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逐步演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物流、金融业也跟着出现互联网化的趋势。从互联网化的程度上看,这个“逆向”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数据占比也是依次递减的。

最先互联网化的是消费者,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这可看做是中国人口的互联网化程度)。其中,网络购物用户3.61亿,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升至55.7%,在全国居民中的渗透率也达到了26.67%。

广告营销环节是最早互联网化的商业环节。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2014年我国互联网广告产业规模达到1535亿元,占整体广告产业的市场份额达到28%,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广告行业互联网化的程度。

其次是零售环节的互联网化。2014年我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9.7%,达到2.8万亿元,占同期社零总额的比例达到10.6%。这也基本代表零售业互联网化的比重。

再往上是批发和分销环节的互联网化。这里面包括传统的B2B网站纷纷由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转型,推动在线批发,以及传统企业的大量开展的网络分销业务。

举几个数据, 2014年7月在港交所挂牌的电子元器件B2B网站“科通芯城”走的是纯线上交易模式,2014年交易规模约80亿元。阿里巴巴的内贸批发平台-1688在截止2014年6月之前的12个月内在线批发规模227亿美元(约1400亿人民币)。整个国内批发、分销市场的互联网化比例估计为1-2%的比例。

在往上倒逼就是生产制造环节,目前才刚刚开始,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释放需求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倒逼生产制造柔性化加速,比如“多品类、小批量”生产、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二是需求端、零售端与制造业的在线紧密连接、协同,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

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涵与误区

关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业界一直存在两种常见误区。第一种是“微笑曲线”误区,认为制造业没有吸引力。由于施正荣先生的“微笑曲线”在中国外贸加工行业得到普遍共识。

因此,业界普遍认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必须向“U型曲线”两端的价值链高端延伸,走品牌化或研发、设计的道路。

事实上,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与此相反的现象。例如,2004年日本索尼中村研究所所长中村末广就提出了“武藏曲线”,即和微笑曲线相反的拱形曲线——真正最丰厚的利润源正是在“制造”上,很多制造业的隐形冠军也在验证这一点。

第二个误区是“机器换人”或者包括物联网、传感器在内的各类高大上的技术改造思路。这种思路之所以错误在于技术改造着眼于局部效率改善,这不一定能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率。

技术改造或信息化如果没有与市场、客户、供应商紧密连接,效果也难以显现。同时,对于中国90%以上的企业而言,产能过剩、资金短缺、订单波动、人才匮乏等诸多困难迫在眉睫,实施高额技改风险颇高。那么,正确的道路在哪里?

我们认为,整套生产管理体系的革新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这包括经营哲学理念,也包括物联网、机器人、互联网等技术的投入。

回顾世界制造业百年历史,我们发现制造业的重大革命也主要是自生产方式以及管理思想的变革。比如,亨利.福特的流水线生产、大野耐一的“丰田式生产方式”(TPS)和高德拉特的“制约要素理论”(TOC)在实践中因为产生了真实的经济绩效而影响了世界制造业。

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凭借TPS取得了惊人的业绩:1982年,丰田汽车公司人均利润为美国通用汽车 公司的10倍;2005年它的盈利高达114亿美元, 超过其他所有大汽车制造商赢利的总和。直到今天丰田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

中国制造业目前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技术水平差或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更多地表现在生产与市场的脱节,以及供应链链上各个环节的停顿与积压。

例如,产能过剩、设备闲置、生产周期长、新产品开发慢、产品不适销、库存积压等问题。因此,对于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应当摒弃“局部优化”的技术改造思路,必须从市场需求-销售-生产-采购的供应链整体效益出发。

这一点,无论是消费品还是工业品都适用。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互联网为实现“系统角度”地思考问题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三、电子商务如何倒逼制造业转型

电子商务作为完全基于互联网的经济交易活动,天生就具备“在线化、数据化”的特征和优势。

互联网大大削减了产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速了生产端与市场需求端的紧密连接,并催生出一套新的商业模式-C2B模式,即消费者驱动的商业模式。C2B的商业模式要求生产制造系统具备高度柔性化、个性化,以及快速响应市场等特性。这恰恰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传统的B2C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推动式”的生产方式,生产商追求标准化、大规模、低成本生产,然后通过广播电视的大众营销,以及层层代理、分销系统,把商品推向大市场。

这其中,消费者处于被动、被教育和灌输的地位。这种模式在供给短缺时代大获成功,而在生产普遍过剩的时代就陷入困境。这也是目前中国制造业举步维艰的大背景。

基于电子商务的C2B模式根本上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生产方式: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使市场需求信息得以迅捷地传达给品牌商、生产者,上下游的协同变得更为顺畅。

生产商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快速灵活组织物料采购、生产制造和物流配送。同时,通过数据、技术、人、设备和管理方式的革新,商品品种增多、生产批量变小,反应速度加快,最终变成充分柔性化的供应链系统。

所谓“柔性化”是指供应链具有足够弹性,产能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做出反应:“多款式的小批量”可以做,需要大批量翻单、补货也能快速做出来,而且无论大单、小单能做到品质统一可控,成本相差无几、及时交货。

对于品牌商而言,柔性化供应链的最大收益在于把握销售机会的同时,又不至于造成库存风险。对生产商而言,柔性化消除了过剩产能,增强抗风险能力。

在C2B模式下,品牌商与生产制造商的关系也在发生彻底、根本的变化。在传统B2C模式下,两者是甲乙方关系,成本导向、零和博弈关系;而在C2B模式下,两者开始真正成为合作伙伴,转变成为平等互补、有效产出导向、互动协作之下的多赢关系。目前,在电子商务领域,柔性化正在加速推进。

案例:共创供应链的价值

广东东莞共创供应链在2013年成立,是专门瞄准服装电商“小多快、柔性”需求而设立的柔性供应链服务商。目前是服务于天猫TOP商家。

东莞共创供应链为适应服装电商“小多快”的需求变化,以数据全流程贯通和共享为基础,通过IT系统(拉动式ERP、PMC)、管理方法(TPS和TOC)、设备(柔性化设备)、技术(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人(多能工)等五个要素对生产线、生产模式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实现了 “可大可小”的真正柔性化生产。

在共创柔性化生产的支持下,电商品牌产生了巨大的价值。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是:品牌商每周上新100多款,首单50-100件的小批量来测试市场;品牌商通过淘宝平台上消费者的点击、收藏、购物车等数据就可对消费偏好、销售数据进行动态监测。

这些数据实时传递给生产车间;通过建立工厂与品牌商之间的动态补货-ERP系统-生产系统,工厂就可以根据销售和库存情况,进行物料和产能准备;当出现热销款、爆款的时候,车间快速翻单,多频次小批量补货。

这样对品牌商的效益是:最大限度的把握销售机会,延长每一个单品的生命周期,同时保持最小库存水平。

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共创也证明了:结合电商大数据的天然优势,即使最传统行业的制造企业也可以获得良好的盈利。共创成立仅一年多时间,订单量突飞猛进。

2014年在零库存的条件下,实现人均劳动生产率是同行业的3倍,企业净利润率达同行业的5倍。2015年预计还能实现有效产能增长200-300%,人均劳产率还可提高一倍。

共创供应链创始人林恒毅认为:没有个性化需求,没有大数据,以及柔性化的销售模式,也不会倒逼出柔性化生产的迫切性。

柔性化供应链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但在过去的30年里面,只有极少数企业能有洞察力也有资金采取这种模式。他们是制造业的丰田,流通业的沃尔玛,服装业的ZARA。

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对终端数据的掌控、敏捷的供应链体系,以及远高于竞争对手的营业利润率。

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云计算的普及,大数据的成本大大降低,中小企业也可以采用这种模式。特别是电子商务企业,因为交易、营销活动的在线化,可以利用大数据精准地进行市场调研、细分,选定目标客群,评估天花板。

另外一方面,电商企业不需要再用“猜”的方式来预测市场,而是可以用小批量来测试市场,再利用灵活的试销、AB测试等方式,从销售相关数据中找到潜力款,然后根据生产周期与销售周期,来多频次小批量补货。

最重要的是,在市场需求发生突然变化的时候,以数据趋动的C2B柔性供应链,可以灵活应对。

电子商务倒逼制造业转型的另一个方面是推动企业之间的在线连接,以及制造业的在线化交易。这方面,阿里巴巴的“淘工厂”项目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案例:“淘工厂”把生产商与卖家“在线”连接起来

淘工厂是阿里巴巴搭建的电商卖家与优质工厂的桥梁,旨在帮助工厂实现工厂电商化转型,打造贯通整个线上服装供应链的生态体系。连接电商卖家和工厂,将懂电商但不懂供应链的电商卖家,和懂供应链但不懂电商的工厂撮合起来。

“淘工厂”实质上是把服装工厂的生产线、产能、档期搬到互联网上来,打包作为一种服务出售。

在产品的设计上,阿里要求工厂将产能商品化,开放最近30天空闲档期。档期表示工厂接单意愿,如果工厂没有空闲档期,则卖家搜索时会默认过滤掉。

淘工厂最大的特点在于生产上将更加符合淘宝卖家的需求,淘宝卖家可以尝试小批量试单,并快速翻单。阿里巴巴要求入驻的代工厂为淘宝卖家免费打样、提供报价、提供档期,并且接受30件起订、7天内生产、信用凭证担保交易等协定。

同时,阿里将通过金融授信加担保交易解决交易的资金缺乏和资金安全的问题。淘宝卖家在支付货款可使用阿里的授信额度。工厂可凭信用证收回全款,如果买家失信,阿里将会补上这份金额给工厂。

目前已经有上千家服装工厂入驻“淘工厂”平台,除了中小微的服装厂,包括浙江富春江织、西格玛服饰等国际品牌代工厂也入驻平台,专门给淘宝商家开辟“柔性化”小型生产线。

从淘宝网的零售到1688在线批发,再到“淘工厂”,可以清晰看到从需求端到供应链端的紧密连接和互相依存关系。

从某种角度看,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也是供应链协同的平台。未来,随着下游的在线交易规模比重进一步加大,势必会以需求牵动的形式将更多的批发、分销和生产制造环节“拉”到互联网上来。而生产制造业的内部也会随着需求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四、电子商务与中国特色的工业4.0

从价值链全流程的角度看,电子商务也是工业4.0的一部分,“制造业”和“电子商务”分别是工业4.0的后端和前端。没有在线化的销售模式,如何倒逼出在线化、数据化的制造模式?

幸运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电子商务和制造业的大国,我们的制造业完全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实现弯道超车。

“工业4.0”近期成了业界炙手可热的概念。很明显,德国工业4.0是在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主的新一轮通信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与之前的IT革命浪潮有本质的区别。

从生产制造的角度看,工业4.0实现了广泛的连接,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客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连接的背后是全流程,或全网络数据和信息的流动和共享。??

从实现的效果看,德国工业4.0是为了实现柔性化生产,甚至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例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负责人克科勒尔指出,全球的生产必须越来越强调个性化柔性化,同时保持竞争力,而数字化就提供了最佳条件,使生产线拥有足够的灵活性,不局限于只固定生产一种产品,相关信息就存于初产品内,并对机器发出加工指令,比如:“周一和周二用不同喷漆。”??

为什么要实现柔性化生产。柔性化生产可以减少市场风险,降低资金、库存压力;市场反应快就可以及时把握市场机会,实现更高毛利水平。所以,我们看到,德国工业4.0的最终目的是可以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盈利水平,是由市场需求倒逼的“技术改造”,是上下游紧密结合的供应链的视角。

德国人向世界展示了其工业领域的积累和竞争优势,但是德国制造不会成为世界制造的中心。德国工业的体量也决定了,德国和整个欧洲目前的制造能力根本不能满足世界的产品需求。

满足世界产品需求的中心还是在中国。中国相对德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优势在于:中国不仅是全球制造业大国还是网络消费大国,电子商务与制造业的结合有可能让中国走出一条不同的工业4.0道路。

既然工业4.0或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基于市场需求的拉动式、柔性化的供应链,那么基于电子商务的大数据优势再加上庞大的制造业资源,中国有可能在未来弯道超车。

首先,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2014年网络零售达到2.8万亿元,2020年会超过10万亿的交易规模;网民数会达到10亿。

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消费数据也自然沉淀和积累。同时,中国的电商平台正积极向全球拓展。

例如,阿里巴巴的“速卖通”平台已经是俄罗斯、巴西等国的第一大电商平台。每月登录全球速卖通服务器的俄罗斯人近1600万。这意味着中国的电商平台可以沉淀、使用全球的消费数据,并为本国制造业所用。

同时,中国在100多年后再次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美国人认为中国制造的成功“秘诀”在于它的产业集群。中国的产业集群以大量中小微企业集聚而著称,与欧美大型制造业企业相比,其天然就具备柔性化的集体产能。产业集群几乎可以保持与市场需求同比例的扩张、收缩,以应对外部市场波动。

在互联网时代,连接的低成本使得信息、数据快速分享和使用,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学习、模仿加速,将推动产业集群的整体转型。

例如,在杭州、东莞等服装产业集群,受服装类电商迅猛发展和市场化愈加“小批量、多款式、快速反应”需求的带动,原来的批发市场正在转型为淘宝店铺提供“网供”的电商园区;越来越多的服装、鞋帽、箱包等生产制造企业开始往柔性化生产、拉动式供应链转型。

电子商务就像一张大网,把越来越多的零售、批发、制造企业连接在一起,通过数据协同的方式促进他们整体转型。

小结:在互联网条件下,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是独立发生的,而是呈现营销-零售-批发-制造的一个倒逼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C2B的商业模式逐渐清晰,而柔性化生产正是在制造端的主要转型方向。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在探索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拉动式供应链,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但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出现加速了这种进程,更多的中小企业以大规模、产业集群的方式正在进行这种演变。

工业4.0的上半身是电子商务,下半身是柔性供应链,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消费市场和制造大国,具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双重优势,这是中国的绝佳机会。

互联网带来了新的竞争空间和新竞争规则,如果政策得当,中国在工业4.0领域完全可以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五洋  五洋词条  催生  催生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词条  工业  工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