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顶层设计将补位 农民工返乡创业困局待破

农民工也能返乡创业?就在大多数人质疑的眼光中,这一群体悄然扩军,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人数已多达200万。

“这并不是个小数目,它跟政策的扶持不无关系,据我所知,很多省市已经出台了不少地方鼓励性规定,为当地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开其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然而,虽有地方政策红利,相关顶层设计依然缺位,对此,该人士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独家透露,“虽然何时出台依然是未知数,但相关的中央专项政策确实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农民工返乡就业从缺乏关注到被政策庇护,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积极的政策信号并不代表农民工返乡创业就能一劳永逸,个人能力受限、创业环境单一、资金匮乏等难题将是农民工成功创业的主要障碍,必须从人才培训、资金和服务等方面寻求多方扶持,政策缺位还需进一步补齐。”多位受访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强调。

虽渐成热潮却一度缺乏关注

曾几何时,亿万农村劳动力离土离乡,进城务工就业,不仅仅改变了农村旧有的面貌,对于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不过,在这一进程中,有一部分“有想法”的人冒了出来。这部分进城农民工经过一段时间外出就业,又返回家乡,利用打工增长的见识、本领,获得的资金、技术和信息,在乡村、小城镇创办企业,渐渐形成了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就被称为农民工返乡创业。

现象积少成多就慢慢形成了一股热潮。“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可以说该群体已经成为不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中国就业促进协会副会长陈宇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然而,虽然颇具积极意义,农民工返乡就业却并不像农民工外出务工一样从一开始就受到高度关注。据受访专家介绍,在2008年之前,社会各界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关注极少。“在此前的促进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里,你几乎找不到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字句。”

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改变了这一情形,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东南沿海大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由于缺乏订单而停产、倒闭,众多农民工也由此失业,被迫返乡,给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受访专家指出,在此背景下,各输出地政府及时出台多种措施,抓紧制定了一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至此,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现象才逐渐引起了各级政府、媒体以及学界的关注。

事实上,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关注度的变化跟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数量变化也不无关系。据此前一项对3026名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调查显示,1990年以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只占4%,1990年至1999年返乡创业的占30.6%;而2008年之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已高达65.4%,这表明近2/3的返乡创业者是在近几年间出现的。

而就在不久前,新鲜出炉的《2014年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监测报告》表明,2014年江西省内从业的外出农民工回家乡发展的意愿也较为普遍。到省外打工的农民工中,有66.5%的农民工愿意返回省内从业。

农民工的意愿是决定其是否返乡创业的最直接因素,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韩克庆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2008年以前的大环境决定了农民工返乡人数必然不多,所以不足以引起足够的重视,但随着该群体人数的增多,甚至出现返乡创业热潮的情况下,想不受到政策关注都很难。”

返乡客破碎的“创业梦”背后:自身条件、资金、政策环境都是个中缘由

虽然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在外务工多年的农民工带着积攒下来的资金返乡创业。不过,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其中很多人所谓的创业,就是在家乡附近的城镇开店办厂。遗憾的是,这些农民工的“创业梦”很多都不顺利,甚至在很短时间内就将资金亏进去了,最后不得不再次外出务工。

为什么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这样的结果?受访专家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分析,其中原因不难理解,就是这种所谓的创业往往只是低水平地重复投资,在相关市场已经过度饱和的情况下,很难盈利赚钱。

农民工自身创业素质的缺乏也是创业失败的主因之一。调查发现,大部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一般处在初中及以下水平。文化水平不高,严重制约着创业者的学习能力,影响了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使得创业者较难分析把握市场需求和动态,不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

因此,有不少专家建议,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必须有所区分,即只能对那些有创业条件的农民工予以鼓励和扶持;对那些并不适合创业的,还是先确保他们守好自己打工赚来的“养老钱”为好。

韩克庆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对那些有创业眼光和条件的农民工,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巨大发展空间,那里还有很多创业和赚钱机会,现在尤其需要他们返乡创业。”

但同时,陈宇也指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梦的破碎与政府职能发挥不到位也不无关系。“目前政府创业引导侧重于创业辅导培训、备案登记等方面,在解决创业资金项目、跟踪服务上还没有形成有效机制。”陈宇说。

资金匮乏也困扰着不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们。受访专家表示,“虽然农民工返乡时积累了一定资金,但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性经营所需资金额来说,这点积蓄只是杯水车薪。如果政府和银行不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解决资金问题,多数返乡农民工根本无法实施创业计划和施展自己的才能。”

政策给力却未到位,须顶层设计补位

当前,农民工作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人数最多、潜力最大、需求最旺的群体,扶持这一群体返乡创业成为一系列政策的关注点和落脚点:今年4月,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强农民创新创业服务工作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意见》,要求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农民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亿万农民的创新活力和创业潜力。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则提出整合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搭建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见习基地等多项措施。

政策给力并不代表政策到位,“目前专项政策还未出台,地方政策也是少数,上述其他政策分布相对较散,实施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陈宇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直言。

而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缺乏启动资金、融资难等诸多问题,相关政策也鲜有涉及。实际上,多位受访专家指出,对农民工创业的政策扶持中,资金支持最关键。对此,受访专家认为可以效仿目前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的留学创业基金、科技创业基金,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基金”,激励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

“可以像城市中的‘风投’一样,用投资人的眼光对农民创业项目加以评估,帮助其发掘核心盈利点、改良产品和经营模式。一旦有一两家成功,就能形成带动效应,带动全村的经济发展。”陈宇表示。

陈宇还认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尤为关键。“创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会很长。在这段时间内,政策的些许变化,都会给创业者的信心造成波动,影响到创业的持续进行。基于此,就要求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有发展的眼光,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困局  困局词条  顶层  顶层词条  返乡  返乡词条  农民工  农民工词条  创业  创业词条  
智库

 远去的全球化,谁来拯救?

历史的发展如同一条长河,有急有缓,可能静如平湖,也可能瀑布飞流。2016年的半年已经过去,每个人的眼球都经历了一次次的冲击,这一年中的“黑天鹅”都飞起来了,让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