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带一路下中国需要哪些人才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五通”的要求——政策、道路物流、贸易、金融以及人心和人文的相通。想达到其中任何一项目标,拥有合适的人才可用都是关键。地方政府要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地方上的企业成功走出去到海外投资,首先要解决的也是如何推进人才建设,吸引国际人才前来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

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区、国家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是,国际化的人才绝不仅仅是外语人才。当前大多数地区更缺乏的是具有国际视野、国际工作背景、国际金融、国际法律、国际会计、国际贸易的领军性人才、领导性的综合人才。尤其是企业想要“走出去”,尤其需要既懂外语,更懂管理、懂金融、懂国际市场的领导型领导。

一旦缺乏这种人才,企业到外国投资时,往往缺少能够在实际操作方面领军的人物,在经营的时候会遇到不少难题。如果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核心团队成员缺乏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思维、国际化的工作历练,却想把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可想而知其中可能要交不少学费。

然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政府要吸引国际人才战略应避免三大误区。首先,光是以高薪来吸引国际人才的思路,在很多时候是不正确的。如果国际人才都因为工资而流动的话,都只会聚集在大企业和富裕的国家和地区,而不会选择中小企业,新兴国家和地区,那小企业如何变成大企业,新兴国家如何变成发达国家?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有一类高端人才:他们或是早年创业赚了一大笔钱之后,过着半退休状态的生活,或者是从一些国际跨国企业退下来的高级经理人。这些人很多年纪不算太大,手中也不那么差钱,又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经验、管理经验,又或者拥有非常丰富的专业技术底子。这些国际人才,或是民间高手,要不要为企业、为政府所用,更多考虑的是政府和企业能不能提供足够大的舞台,能不能给人才足够多的信任。

有了舞台和信任之后,要长久吸引和留住人才,则要在他们工作的区域范围内,建立一个符合国际规范的工作环境和文化,以及避免出现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冲突的情况。符合国际人才生存和发展的工作环境和文化能够不断吸引人才,推动他们为共同的理念热情地付出,形成一个以强大文化支撑的、良性的、不断循环的生态系统。

其次,地方和企业不应只注重顶尖国际人才,而忽略本身已经具备一定业务能力和经验的“中熟人才”。这些“中熟人才”,重点绝不是仅仅在于这些人才的技术能力,而是这些人才那颗渴望往再上一步,渴望做出成绩的心愿。一旦他们拥有这样的目标,同时保持着中熟人才的弹性适应力,就是政府、企业最需要的,一种能够嫁接新、旧生命的新能力。我们必须懂得利用中熟人才的弹性和适应力,利用他们的优势以融合新旧人才,才能建设起最有效率和行动力的团队。因此,启用“中熟人才”,现也越来越成为众多国家、地区和企业的共识了。

第三,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培养本土人才。训练人才永远比寻找人才更为重要,但是忽略培养本地人才,在中小企业非常普遍。不少企业还停留在家族企业的层次,对家族、私人利益的兴趣,远大于人才培育;要求忠诚更甚于专业;就算是挖了一些国际人才来,也是内圈、外圈分明。这样的企业到底是缺国际人才,还是根本无心培养人才、甚至排斥人才?企业会不会有长久的竞争力?我相信各位读者应该有答案。

世界的变化非常快,大部分人其实并不容易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人的潜能更是难以被重塑,有时优秀的人才同样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本土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才不只比较廉价,可塑性也比较高,他们的进步会比外来人才、有经验的人更大,更快。

我认为,地方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要想进一步吸引国际人才,可以实施以下三个策略。

第一,要整合地方的产、官、学、钱。地方政府要吸引国际人才,留住国际人才,发挥国际人才的力量,建议可考虑设立一带一路智慧园区,由“四大主体”(政府、专家、企业和媒体)组成,将四大主体的资源整合,并引进国内外创投基金投资相关的产业、产品,活络相关产业在国内的发展经脉,更推动相关产业走向拓展全球之路,进一步以此拉动地方的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第二、可考虑成立人才公司(TalentCorp)、推行“第二个国家”计划。不少地政府在吸引人才的措施上,都会推出减免赋税措施,以及加强医疗、教育等。我认为,各地政府也可参考马来西亚对外国人才推出的“我的第二故乡──马来西亚”(MM2H),外国人可在当地购屋,并享有最高达九成的贷款,定期存款利息免税,可携带一名家庭帮佣,且在申请核淮后,外国人可自由出入马来西亚,不须住在当地。据马来西亚旅游部统计,MM2H自2002年开办以来,接近1万名外国人才进入马来西亚。

第三、提升地方的国际形象。一个城市的美好的形象,对国际人才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地方政府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提高传播技巧,维护、提升当地城市形象。在传播中也要避免传统的“讲道理”的生硬方法,灵活调动各种媒介手段,让城市的形象与民众和谐、幸福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也更符合国际高端人才的价值观。

人才普遍成为稀缺资源的今天,地方政府要通过引进国际人才来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必须抛弃过往的旧思维,在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方面下工夫。在当今的国际竞争的大格局中,人才的地位极其关键与微妙,可以说如果某地只是拥有资源或资金,反而容易吸引其他竞争者来争夺资源、资金。相反,即使缺乏资源的地区,只要拥有人才,也可协助吸引资源和资金流入,继而充分加以利用,甚至与其他资源丰富的地区竞争。这样的例子在当今世界上已比比皆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带一路下中国需要哪些人才  中国  中国词条  一带  一带词条  一路  一路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需要  需要词条  
智库

 东北振兴八策

振兴东北,从2003年中央提出规划算起,迄今已有12个年头。在这12年当中,每隔两三年就有国家领导人前往调研并提出相关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展开)

智库

 卞永祖:中日会政冷经冷吗?

9月22日,由日中经济协会会长、丰田汽车公司名誉董事长张富士夫率领的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抵达北京。这是日中经济协会派出的最大规模的一个访华代表团,总人数达到创纪录...(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