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开创中越两国利益深度交融新篇章

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张晋创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5日至6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这是9年来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越南的首次访问。从战略规划角度来看,此访处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节点。今年适逢两国纪念建交65周年,同时近年来,尤其最近一个时期,在南海问题上两国的矛盾与分歧被不断放大,此时习近平访越将在管控和缩小两国分歧的同时,推动两国战略利益进一步深度交融,为深化中越两国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四好”关系,加强中国周边外交夯实基础。

由于历史和现实,尤其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目前的中越关系在中国众多周边国家中有着独特的“双重性”。一方面,中越两国政府和两党之间的交流非常热络。几组数字可以说明一切。三年来中越高层领导人有七次互访;2003年以来两党有关部门共同举办了11次理论研讨会;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2014年越南已经跃升为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今年以来双边贸易势头更猛,前9个月每月的同比增速均超过10%,到年底贸易额有望达到创历史的900亿美元。去年两国人员往来超过300万人次,每周往返于中越之间的航班达71个。另一方面,在很多西方国家看来,中越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极其尖锐且是“不可调和”的。中越关系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及挑战。

中越关系这种“双重性”的背后,体现出来的恰是双方山水相连,利益相融,信念相同的“同志加兄弟”的特殊关系。在中越这一唇齿相依的“利益共同体”中,高层共识是利益聚合的“保障器”;经济合作是利益扩展的“稳定器”,人员往来是利益交融的“感应器”。与此同时,中越两党之间的对话机制又提供了一条独特的深层利益不容撼动的“永动器”。凡此种种,中越之间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共同目标远远超出差异。这保证和推动了中越关系始终向前发展的趋势的不可逆转。

从十几年前的“一轴两翼”到今日的“一带一路”,越南“两廊一圈”的规划始终可以从北方邻国中国找到最为可靠的战略对接;从“革新开放”到成为金砖五国之后为人们所关注的“展望五国”(VISTA states)之一,越南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一直受益于中国和平崛起带来的安全与经济“红利”。同样,越南生产的水果、大米、咖啡等也已走进中国百姓日常生活当中,河内、胡志明市、岘港等越南城市早已在中国游客这里耳熟能详,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次区域、区域和跨区域的合作架构中,越南都和中国一道成为坚定的支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可以说,中越两国关系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的生动体现。

此次习近平以“双重身份”访问越南,短短两天时间里,会见越南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还将在越南国会发表演讲,并出席中越青年暨友好人士的交流活动;同时也不回避谈南海问题这个两国之间最大的矛盾,中方已经提出借鉴陆地边界和北部湾划界的经验,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寻求双方均能接受的海上问题基本和长久的解决对策。这为下一步中越两国管控乃至最终解决海上争端确定了道路和方向,必将为接下来南海问题的缓解和降温创造有利条件。完全可以预期,此次访问将从政治、经济、人文等全方位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求同化异,增利守义。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双边关系的范畴,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发挥联动效应和示范作用。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中国外交的目标,同样也是亚太地区的大势所在。顺势而为、利益交融是中越关系一直以来能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必将十分鲜明地体现在习近平此次越南之行当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越  中越词条  新篇章  新篇章词条  交融  交融词条  开创  开创词条  深度  深度词条  
智库

 参与和协商:地方治理现代化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系统性,包括从顶层设计出发,进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