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功能转换与价值重构: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的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建设多媒体、数字化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大学、社会以及市场的优势,构建远程教学、资源共享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我国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推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教育部实施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和“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建设了320门网络课程和20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教育部实施了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免费开放计划,积极推动数字化学习资源面向社会成员开放。此外,网易公开课等市场主体参与建设的公共课程服务平台是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新生力量。

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大学继续教育依然存在定位不清楚、发展思路不明确,办学方式及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相关制度建设、缺乏合理的产学研互动机制、继续教育“普教化”、始终处于大学教育的“补充”地位、师资队伍不健全、办学不规范等问题,尤其是功能定位和自我价值认同的困境,严重影响了大学继续教育的再发展。就理论问题而言,我们始终处在学历导向、职业导向的纠结中,没有彻底实现学习导向的功能转换,而由此产生的价值理念含混成为根本性的理论困境。大学继续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尤其是学员成分的差异,要求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和价值追求,从这两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是探析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的理想进路。

二、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的路径之一:功能转换

功能理论,是解释社会研究材料最有成效和最有前途的方法,而功能分析又是西方社会学者探索社会稳定的重要理论工具[1]。根据阿布拉汉森(Mark Abrahamson)的观点,大学继续教育的功能结构问题,适用于“社会的功能论”,主要关注其处于社会大系统中的结构、功能与制度等相互关系,以及对行动者的约束与限制。在现行的高等教育格局中,功能转换是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当然,在功能转换之前,应对大学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功能定位进行分析,明确功能转换的基本思路和方向,为促进其发展提供支撑。具体来说:其一,学员主体而非社会主体。目前,关于大学继续教育的功能定位始终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学术观”,将其视为普通教育的扩张和补充;另一种是“实用观”,定位于高层次职业技能的充实和提高[2]。这两种认识均有失偏颇,在一定程度上都只看到了“教育之于社会”的功能,而未触及“教育之于个人”的意义。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学员为主体,满足学员的教育需求,以学员为中心构建发展战略,以帮助学员的自我实现作为其再发展的终极目标。其二,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过分重视继续教育对社会、大学以及学员短期利益的获得,继续教育的过程和对象沦为一种工具性的存在,既抹杀了学员个性发展的可能,也成为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的障碍。价值理性的回归就是要以大学继续教育存在的根本性价值为导向,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实现教育对人性的启迪。其三,“有机组成”而非“有益补充”。继续教育长期处于学历教育、大学教育的有益补充的地位,其主体性身份无法完整建构。在大学内部,继续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创收手段”存在,在课程开发、师资配备以及制度设计等方面存在不足,“普教化”、“边缘化”趋势严重。继续教育应该被纳入到大学的整体性规划中,成为我国大学内部治理和再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功能转换必须清楚现有功能定位的偏差,结合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厘定大学继续教育的功能问题。现阶段,我国大学继续教育既要摆脱学历补偿型的功能定位,也要防止过度市场化的陷阱,构建以学习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的大学继续教育功能结构体系。笔者在此无意提出系统性的功能设计方案,仅就功能导向的理念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具体而言,其一,促进成人学员个性之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2年提出:“于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成人来说,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个性的手段。”1996年再次强调,教育要“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充分地发展”[3]。个性的发展是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重要表征,也是个人潜能得到最大激发的重要途径。成人学员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对自我的期许及受教育的目的有明确的界定。促使成人学员通过继续教育,发展个性,挖掘潜力,塑造自我是大学继续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其二,完善继续教育大学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继续教育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享有和全日制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学结合自身定位、特色和学科优势,科学合理地实现继续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的有机融合,打造“嵌入式”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其他院系共同开发课程、组织教学,构建深度合作机制,将继续教育嵌入到全日制教学中去,实现资源和利益的共享。其三,构建大学继续教育自我发展功能体系。以成人学员为中心,充分挖掘成人学员的特质及需求,构建适合成人教育需求的学科课程、办学模式,实现中观层面的功能转换。自我发展以及自我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继续教育再发展的本体性动力,也是争取合作、获得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四,拓展大学继续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体系。举办继续教育大学服务社会,尤其是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大学与社会互动、维护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举措。发挥大学知识资源的优势,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终身学习和全程教育的机会。开展社区教育、企业培训等多种办学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尤其是以培养精英人士为目标的相对专业、品质较高的继续教育服务,形成以教育服务为核心的常态化运作机制。

三、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的路径之二:价值重构

如前所述,我们不能把大学继续教育定位于“社会需要”这个中心上,而是要构建以学习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的功能结构体系。人是教育的开始,也是教育的结束,是教育基本信念和价值观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一种好的教育存在,其必然把教育、人、社会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价值文化,指导具体的教育实践。在文化的范式中,大学继续教育的价值重构必须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精神,形成一种汇通再发展过程中各种复杂关系的价值理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高志明教授早在2006年提出了成人教育研究要“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4]。现阶段的大学继续教育不仅需要功能转换,还要以此为契机进行结构调整。如何实现大学继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理想图景,真正形成继续教育价值核心是其再发展的根本。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对大学继续教育进行价值重构,构建以完善成人生活世界为核心的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理念。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5]大学继续教育的价值内核在于对成人生活世界的完善。具体来说:

1.构建以自我实现为内容的教育目标。自我实现是有层次的学历、技能的提升,是一种适合成人学员的自我期许的达成,对生活、生命感到满意,拥有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状态等,这是大学继续教育的最终目标。成人学员对生活的体验更为丰富,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较为固定,对生活态度的优化、对生命意义的建构成为其通过教育提升自我的主要目标。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的价值建构必须清楚这一点,根据成人的教育需求开发课程,凝练办学理念,构建一种过程性的教育实践,让学员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生活,感悟生命,提升自我。

2.构建以成人生活世界完善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早在20世纪20年代,晏阳初、梁簌溟等推行的乡村教育运动,就强调以民为本,教育到乡村中去,到民间去,积极参与到民众的生活世界构建中去。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创始人之一的陶行知则主张生活即教育,认为离开生活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大学继续教育需要关注成人学员过去的生活,更应该以其当下的生活世界为出发点,同时还要关注其未来生活世界的塑造。生活世界是成人学员最真实、切近的现实,对其生活世界的关心和建构是大学继续教育的核心理念。

3.构建以成人学员生命意义的生成为核心的教育期待。期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积极的期待具有一种正向的效应,是生产意义的重要推动力。帮助成人学员对自我、生活、生命等形成新的体认、定义,从而超越自我,以教育的形式生成新的生命意义是大学继续教育的积极期待。这种期待是大学继续教育一个永恒的追求,需要教育实践长期贯彻。

4.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继续教育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体系的构建必须与时代主题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一致,同时也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我价值构建的指导、纲领。“情感一直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催化剂”[6],培养学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行为准则,为营造自由、民主的社会氛围而努力,是大学以教育的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诚然,在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中,价值重构是一个动态、充满变化的过程,同时也受教育制度、教育传统等现实因素的制约,但是对重构的理念和方向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这一问题的实质。我们还必须看到,大学继续教育价值理念的形成,基于现有大学制度、结构等固定的因素,也必然是一种超越制度、结构的文化层面的内隐性的存在。最后,价值的形成是建立在大学“内部人”之间的充分互动和协商,尤其是继续教育的执行者、研究者的参与,并得到社会、成人学员等各方认同的一种教育理念。

四、相关引导性对策

上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对大学继续教育的功能转换与价值重构进行了分析。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需对相关引导性策略展开探讨。作为继续教育的举办者,大学具有不可否认的组织利益,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整体利益与部分利益的不可协调性成为影响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成人学员的复杂性,对参与继续教育的不同目的等,从客体的视角对继续教育提出了要求,这些未表达或无力表达的诉求与大学继续教育的现实形成一种不对称性,成为主客体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再者,大学继续教育的过程受办学水平、管理制度等现实问题的影响,使得继续教育在操作层面也产生了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至此,我们就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问题,提出以下三条引导性对策:

1.全面融合,发挥办学主体的资源优势。发掘大学在学科背景、办学条件等方面的资源,构建大学内各种形式教育融合发展的大格局。把继续教育作为大学内部治理的重要领域,将全日制教育的优势资源与继续教育的发展需求相融合,发挥大学作为继续教育办学主体的资源优势。同时,利用大学在社会系统中的话语权,拓宽继续教育对外合作的领域。大学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同时也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社会主体具有良好的互信关系。争取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联合举办社区大学、企业大学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办学模式,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拓宽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领域。此外,发挥办学优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继续教育服务。依靠大学的特色专业、优势学科,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差异化定位,打造高端继续教育品牌,实现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以人为本,丰富学员的生活世界。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包括对学员发展的促进,还表现在对其生活世界的提升和改变。关注学员的精神生活,丰富他们的人生,把学习作为每一个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传导给学员,形成一种主动学习、为丰富生活而学习的教育理念。具体而言,这种教育追求以提升学员“社会化”的能力,增强他们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上的知识、技巧和信息,尤其是“自我悦纳”能力的提升,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主动通过学习达到自我的提升,创造更加精彩的人生。其实,这种教育追求也是致力于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针对社会群体中的家庭妇女等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开发生活常识、文学知识、时事动态等方面的课程,以灵活、开放的方式传授,在提高他们文化水平的同时,保持一种正常的社会交往。

3.营造氛围,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主动需求的过程。人们为了应对未来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当然也包括自我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文化产品的消费,必然主动性地学习各种知识。大学继续教育的举办,不仅是一种教育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将全程学习、终身学习的行为和理念带到人们中间,营造终身学习型的社会。大学继续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应将个人的专业化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融合继续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价值追求。当然,继续教育在办学规模、办学水平等方面与大学教育均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严重制约了大学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如何将大学继续教育做大做强,使之成为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主流,是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宋林飞. 西方社会学理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46-148.

[2]李红亮. 近十年中国高校继续教育研究综述[J]. 继续教育研究,2010(10):1-3.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高志敏. 成人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J]. 教育研究,2006(9):60-65.

[5][德]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7.

[6]毛静. 文化软实力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1):27.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重构  重构词条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词条  路径  路径词条  转换  转换词条  价值  价值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