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北京取消农业户口,谁为你心动

近日,一则“北京将取消农业户口”的新闻刷爆各大门户网站和朋友圈,紧接第二天新闻持续发酵,包括北京在内的30个省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各地普遍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这看上去是一个户籍制度改革的良好开端,然而通观9月8日出台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文内容,这份户籍改革的文件,透露出的“人口调控”的意味,却远胜于户籍改革的呼声。

在文件的指导思想一节中,就明确了此次户籍制度改革是为了“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按照中央关于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难看出,此次户籍改革是为了北京的“首都”定位服务,为了“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为了缓解北京愈来愈严重的城市病。

因此,北京户籍改革文件中的指导原则之一就是“坚持总量调控,更加注重结构优化。”疏解中心城区人口人口与产业,积极推动“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不断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这也是北京市政府近年来重要的政治任务之一。笔者所在小区近日进行人口清查,研究表格中的人口和户籍之间的关系就是重要的调查内容,包括“人户一致”“人在户不在”等选项,想来就是为了后期的“户随人走”的户口迁移政策做铺垫。

而取消农业户口,统一为居民户口,却是为了更系统的人口信息管理服务。虽然已经步入了大数据时代,政府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信息管理却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统一后的居民户口登记,将带来人口统计制度的变革,将实现人口与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等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整合共享。

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对人口分布、就业结构、公共资源布局等进行系统分析,是人口调控非常重要的基础支撑。

众所周知,北京人口膨胀,源于城市功能的过度集中,以教育和医疗资源为例。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比较三地高等教育资源状况,研究生培养机构数量北京是河北的68倍;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本科、专科、独立学院)的教职工数量,北京是河北省的1.1倍。在师资力量差异、地方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河北省和北京市、天津市均有较大的差异。医疗资源方面,河北每千人医疗机构数是1.09,天津是3.44,北京为4.8,外加北京的三甲医院数量远远高于河北天津,且多集中于四环以内,资源集中引发的人口聚集理所当然。

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疏解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也成为了重中之重。根据规划,北京城六区将不得再新建或扩建医院和学校,同时,还鼓励和扶持在京高校通过与河北、天津高校共建特色学科、建设小区等方式进行转移。可见,依托功能和产业,来疏解人口,已经成为北京人口调控的不二法宝。因此,取消农业户口、实施居住证制度、户随人走、改革人口信息管理制度等户籍改革措施,不过是北京人口调控组合拳中的一个配套而已。

面对政府取消农业户口的好心,周边的农民是否会买账呢?我看未必。

北京郊区的农民,可谓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农民。随着全国人民来北京淘金,北京的房价节节攀高之际,郊区的农民和村集体,也分享着城市化的大把红利。农民除了可以获得村集体资产的分红以外,如果有征地拆迁,宅基地、自家林地、农地等都可以获得巨额补偿款,多有一夜暴富者。因此,虽然文件强调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的合法权益。”面对村集体分红、拆迁补偿等大把看得见的金钱和未来,又有多少人会为“取消农业户口”心动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北京取消农业户口,谁为你心动  北京  北京词条  户口  户口词条  心动  心动词条  取消  取消词条  农业  农业词条  
智库

 央行的“老三难”与“旧三难”

国际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不可能三角或“三难选择”,说的是一个国家难以同时实现以下三个目标: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与独立的货币政策。通常而言,一个国家只能在这三...(展开)

智库

 疫情加速第四波全球化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前所未有。面对病毒如此猖獗在全球范围肆虐,人们马上找到的“罪魁祸首”:全球化。全球化把世界连接在一起,互联互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