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塔吉克斯坦贫困问题探析

一、塔贫困问题形成背景

贫困问题在塔吉克斯坦独立之前就已存在。在苏联时期,塔在15个加盟共和国中经济发展最落后。以1989年为例,51%的居民月收入不到75卢布,而吉尔吉斯斯坦相对应比例为33%,哈萨克斯坦为16%,俄罗斯为5%(见图1)。根据《经济学家》统计,2001年塔人均GDP排名掉入最不发达的非非洲国家行列。

塔是个山地国家,93%的领土被高山环绕,且约50%的面积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这样的地形特征,一方面造成塔只有有限的陆地面积用于农业生产。相比较于哈萨克斯坦的8.4%和乌兹别克斯坦的10%可耕地面积而言,塔只有5.3%,且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即为四大农业生态区。但随着人口高速增长和土地退化严重,其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公顷,且42%的灌溉面积用于种植棉花。另一方面导致塔主要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交通网络始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已经比较落后和老化。而五年内战对基础设施破坏严重,政府无力大规模兴建交通基础设施。这些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民脱贫的步伐。

苏联时期,塔经济高度依赖棉花和铝产品出口。主要工业部门为有色冶金业、轻工业、食品工业。其中,塔吉克斯坦铝厂是全国最大的工厂,其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4.2%。该铝厂也是政府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其他工业和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程度较高的索格特州,最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位于哈特隆州,约占全国棉花产量60%。

尽管苏联时期塔人均GDP不高,但人类发展指数达0.629(见表1),与中等收入国家(0.649)相差无几,这主要得益于苏联在全国推行的免费教育、免费医疗。但与此同时,塔经济结构也深受苏联经济体制影响,过度依赖苏联供给和贸易网络。境内修建的运输网络和其他基础设施完全服务于苏联生产全局需要,而不是适用于当地经济发展。以塔吉克斯坦铝厂为例,它是苏联时期最大的铝厂,在苏联生产总布局中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是该铝厂的主要原料来源地和主要成品销售市场。从自身来看,塔地理构造很大程度上阻碍各行政区之间经济联系,使各行政区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板块,因而国内市场呈碎片化状态,工业生产领域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独立以后,塔与其他加盟共和国的经济联系(“包产包销”)中断,本国的工业产品因成本过高,质量与国外发达经济体同类产品相比缺少竞争力。产品销路不畅,企业生产难以为继,大量工业企业面临裁员或倒闭的困境。另外,独立前塔各项社会事业支出,像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支出主要不是来源于当地财政预算,而是由联盟预算转移支付。据估计,1980年代末这样的转移支付总额相当于塔当年GDP的40%。

1991年塔独立后,苏联时期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贸易网络中断、大额转移支付停止,随后持续五年内战给塔带来破坏和动荡。塔GDP增速急速下滑(见表2)、通货膨胀率急剧恶化,以致1996年实际GDP产值不到1989年的40%。至此,塔贫困问题开始显现并呈扩大化趋势。根据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指标统计,1999年塔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96%。

二、塔贫困问题现状及特点

自内战结束以来,塔政府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并先后实施一系列《国家减贫战略》,与国际援助机构合作共同致力于降低本国贫困率工作,减贫成效显著。1999年贫困率为96%,2009年降为47.2%2015年为31.3%,年平均贫困率下降约3.8%。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俄罗斯经济形势不利影响,塔经济增速明显下降,2015年GDP增速为6.0%,较2014年下降0.7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慢贫困率降速,但仍可以预计,2017年贫困率会下降到27.3%。其贫困化特征如表3所示。

第一,农村贫困率高于城市贫困率。2007—2014年,城市贫困率下降25.8%,而农村只下降了18.3%。农村贫困率仍高于城市贫困率12.6个百分点。从城乡贫困人口分布来看,农村占总贫困人口81%,而城市只占19%。塔是典型农业国家。农业人口占国家总人口73.3%,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1%,但农业部门就业人口占国内就业人口总数64%。农业部门月收入在所有部门中最低,仅为金融业的13%,运输业的18%,酒店、餐饮行业的36%(见图2)。

第二,各地区贫困率增减不一。经济相对发达的杜尚别市与索格特州贫困率低于全国水平,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哈特隆州、中央直属区、戈尔诺—巴达赫尚州贫困率分别高于全国5.7%、5.8%、5.3%。但从地区人口比例来说,杜尚别市、戈尔诺—巴达赫尚州分别仅占全国人口9.3%、2.5%。而哈特隆州、索格特州、中央直属区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数35.7%、29.3%、23.2%。全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哈特隆州(36.7%)、索格特州(30.2%)及中央直属区(26.7%)

第三,女性贫困率高于男性。女性贫困率高于男性0.8%,女性极端贫困率高于男性6.9%。这主要是因为90%劳务移民是男性,女性较少通过出国摆脱贫困;另一方面,女性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明显低于男性。据统计,有将近110万女性没有参加工作,女性工作参与率只有35.6%,低于同期男性参与率(69.5%)近34%,也远低于中亚其他四国。而且女性受教育年限和工资收入也远远低于男性。以农业部门为例,女性劳动报酬低于男性30%,同工不同酬在其他部门也很常见。

第四,家庭人口多则贫困率高。高生育率一直是减贫的重要障碍拥有三个以上孩子的家庭占总人口53.2%,占总贫困人口62.2%(见表4)。无小孩家庭贫困率低于有三个小孩家庭29.7%。家庭规模越大须抚养人口就越多,家庭贫困率就越高。

三、塔贫困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总体而言,塔贫困率下降与经济增长有直接关系。根据世界银行研究,2003—2007年,塔贫困率下降18.9个百分点,其中17.4个百分点得益于经济高速增长。自2000年以来,塔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达7.95%,2014年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达2567美元。20%最低收入人群每年人均收入增长率为13.6%。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出现了一批收入和消费水平相对稳定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比重从1999年的2%增加到2009年的26%(见表5),十年间增长了24%。中产阶级群体大都接受了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多为政府机关人员、企业中高级管理者、各领域专家等,从事的行业分布在工业、贸易和运输等部门。该群体的出现、发展和壮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贫困线水平。劳务移民和侨汇对降低贫困线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就业机会有限和俄罗斯较好的经济形势、工作前景以及两国之间较大工资差异,大批塔吉克人远赴俄罗斯打工。自2002年以来,塔接收的侨汇数额逐年递增,2013年约占国内生产总值50%(见图3)。

一方面,大量侨汇流入塔国内,使居民收入增加,不仅可以提高居民购买力,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还可用于支持人力资本投资,如提高儿童升学率、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等。更为重要的是,侨汇可以用于生产经营,支持私人投资兴业,提高社会就业率,如经营小型零售店、购置生产资料(农用机械和汽车)等。另一方面,居民赴俄打工,不仅可以降低人口抚养比、减轻家庭负担,还可以提高劳动技能、增长知识,从而获取相应高的劳务报酬。根据TLSS2007统计调查,移民占家庭总人数超过20%的家庭比少于20%的家庭贫困率和极端贫困率分别少11.8%和4.4%。所有这些都有助于降低贫困率

四、塔继续减贫所面临的挑战

尽管近15年来,塔居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贫困依然是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有诸多因素制约着进一步推进减贫工作,包括外部因素,如地处内陆地带、远离世界市场、地区不稳定、毒品贸易猖獗和受恐怖主义威协;内部因素,如商品竞争力不强、高人口增长率、自然生态环境退化严重、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等。这些因素都对国家减贫工作产生很大负面影响。基于以上制约因素,重点从四方面阐述塔减贫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第一,塔经济安全薄弱,自立性不强,容易受外部冲击。从出口层面分析,经济的脆弱性源于高度依赖棉花和铝产品出口。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统计,2015年棉花和铝产品占塔出口总值的47.59%。一方面,塔棉花和铝产品产量过小。以棉花为例,2014年棉花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1.44%。这就使得棉花和铝产品出口收益极易受到全球需求变化和价格波动的影响,进而会对塔财政收入和贸易收入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棉花和铝产品产业链比较短,且主要出口初级产品,附加值低。2015年原棉和铝锭分别占出口总值的11.3%和34.85%,而同期塔从国外进口的轻纺制品占进口总值的14.2%。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塔没有充分利用本国棉花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建立起具有竞争优势的棉纺织工业。铝业是塔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有较高比重。但其产品主要是铝锭,附加值较低,对铝深加工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况且铝业本身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人员十分有限(仅为8318人)。而塔每年新增12万适龄劳动力进入劳动市场寻求工作。加之其他工业部门尤其是轻工业没有发展起来。这必然弱化工业在减贫方面的作用,促使过剩劳动力更多转向国外找寻工作机会。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根据2012年世界银行统计,塔商品出口与俄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弹性数值为0.9。这意味着,俄国内生产总值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塔商品出口总额下降0.9个百分点。塔经济增长易受俄经济形势影响。但是,俄经济也非常依赖大宗商品(石油和天然气等)价格变化。塔除了商品出口高度依赖俄罗斯外,本国占绝对优势数量的劳动力在俄打工也深受俄经济形势的影响。俄经济下滑会减少对塔劳动力的需求,那么塔劳务移民往国内汇款数额就会减少,其家人就会减少和节制消费,从而降低国内需求和减少政府财政收入。从进口层面来说,塔人口增长过快,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存在,每年都从哈萨克斯坦等邻国大量进口粮食。粮食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50%以上,约75%的植物油消费量和几乎全部食糖消费量依赖进口。另外,接近50%的肉类消费量,包括30%的牛肉和80%的家禽肉也从国外进口。食品价格尤其是小麦、大豆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会推高通胀率、削减货币购买力、降低居民生活水平,使贫困率有反弹的风险。

第二,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塔政府用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的支出非常少。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4%,相当于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平均教育支出的50%左右。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08年),为了满足维持和发展教育体系的需求,政府每年财政投入应达到国内生产总值6%。显然塔教育投入不足,这导致教育基础设施老化得不到更新,教职工待遇普遍低,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在初等教育领域,尽管塔宪法规定每个适龄孩子都可以享受免费的初等教育,但因缺乏财政投入而使其难以落实,一些地区的教育机构向学生收取学费,如杜尚别。这导致贫困家庭的孩子因经济压力不能上学。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生全额自费上学,更让享受高等教育成为上层社会孩子的特权。根据2012年对2000个家庭所作调查,只有22.5%家庭对政府提供的教育服务满意。

医疗卫生领域经费从1991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减少到2006年的1.3%。尽管2009年增长到1.9%,2014年达到2.3%但仍低于其他中亚国家。由于政府公共财政在卫生领域支出少,一方面医务人员工资低于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医务人员不得不在医院外面进行私人医疗服务,谋取第二份收入;另一方面,72.4%医疗开支由个人承担,占国内生产总值4.6%。《2007年塔吉克斯坦生活水平调查》显示,贫困人口的46%无力承担医疗支出,38%受访者生活用水来源于天然湖泊、江河和水井。一旦家庭户主健康状况恶化,将使国家贫困线提高15.6%。政府财政投入少、逐渐老化的医疗设施、缺乏足够的医疗照顾和不洁生活用水来源等,都不同程度上给居民身体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根据2012年对2000个家庭所作调查,只有16%和19%家庭分别对政府提供的急诊服务和住院服务比较满意。

塔社会保障体系非常薄弱,主要有社会保险和社会帮扶两部分。社会保险采取养老金形式,只覆盖老人和残障人士;社会帮扶规模小,采取发放油气、电力补贴形式。用于社会保障财政投入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5%,不到邻国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50%。尽管养老金覆盖范围逐年扩大,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家庭成员享受养老津贴的家庭比例由2003年的27.2%增加到2007年的33.3%。但其他保障项目范围却在缩小残疾人保险覆盖率由2003年的8.8%下降到2007年5.2%。其他小型社会救助项目覆盖人群范围由2003年的7.85%缩小到0.4%总体而言,如此少的社会保障支出对降低社会贫困率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据估计,社会保障支出使贫困率从54.8%下降到53.1%,仅下降了1.7%。

第三,国内投资环境欠佳。由于政府管理不当和投资环境不善,近些年来塔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规模较小,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在178个国家中排名139。2015年世界银行《The Doing Business》报告中,塔个人或企业获得信用贷款指数在全球189个国家中排名116。一方面,塔民众普遍对以银行为主体的信用机构参与热情不高。只有3%的民众在正规银行机构开立账户。且2014年居民储蓄额仅占国内生产总值14.2%,远低于中亚地区平均水平。至于贷款,只有5%的民众2015年进行贷款。另一方面,企业在信用机构申请贷款难度较大,26%中小型企业反映不能从信用机构获得融资支持。这一定程度上造成私人投资率非常低,仅占国内生产总值5%。而私人投资兴业,尤其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对创造就业岗位和提高政府财政收入,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金融融资体系非常薄弱,其本身不能有效吸纳居民存款,更不能有力支持个人信贷、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信贷。这显然不能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自独立以来,塔政府不断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与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合作,逐步建立起一系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制度,市场化和经济自由度大为提高。2013年,塔成为世贸组织第159个成员国。但鼓励和促进市场有效竞争的法律和规则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价格管制、政府补贴、塔吉克斯坦官员腐败等仍然阻碍着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农业领域最为突出,以棉花种植为例,地方政府强制规定棉花须完成的产量目标,以及按政府规定的低于市场价格进行收购。在工业方面,尽管出台了一些限制垄断的法律法规,但政府本身就是主要垄断者。通过“自然垄断”政府控制着经济各主要部门,特别是能源和运输业。但在政府体制下,各主要行业普遍经济效益不高。以塔吉克斯坦铝厂为例,政府全权拥有该公司,因政府缺乏有效企业管理和未提出长远发展战略,近些年其竞争力不强。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生产一直处于萎缩状态.在税率方面,塔政府制定的税率水平总体较高,严重影响企业生产和扩大规模。根据2008年对塔企业调查,超过30%中等规模以上公司认为税负过重是公司发展的主要障碍。加之,申报税收流程复杂冗长、政府官员普遍随意收取不正规款项,以及公司法人不能雇用正规机构解决有关的税务问题等。如此高昂的申报成本,必然使一些企业不想申报,甚至转向不合法经营。根据201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影子经济占塔国内生产总值的30%。如此大规模的经济量,必然对塔财政收入造成流失。金融体系的不完善、政府行政管理的缺位和越位,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2015年塔工业增加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8%,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十分有限,大批居民只能出国寻求工作。

第四,自然生态环境退化。塔经济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尤其是农业部门。一方面,过度放牧和过度采伐森林,逐渐老化、落后的灌溉系统以及不可持续的土地耕作方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不合理的用水引发水污染,进而引起自然环境退化。据塔农业部门统计,过去15年间,全国97%可耕地土质在下降。另一方面,塔地理环境特殊,93%为高山地区,且50%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区。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异常和自然环境退化,增加了塔发生极端天气的频率和次数。据评估,大概85%国土面积深受泥石流和洪水威胁。近年来,在塔南部的喷赤河、瓦赫什河、卡菲尔尼甘河流域和北部的泽拉夫尚河都发生过洪水。过去60年里,塔遭遇8次严重干旱,尤其2000年发生的严重干旱波及300万人(占当时人口50%)。这些极端天气的发生严重影响经济稳定,对人们生产生活构成威胁。据统计,塔每年都会发生约500起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美元。1999—2008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5%。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更为突出。2001—2002年发生的旱灾造成农业产量下降30%~40%,受波及的人口达50%。2008年旱灾以及伴生的其他灾害造成农业产量下降40%。显而易见,农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农业产量的稳定增长关系到居民的食品安全保障,对减少贫困率有重要影响。2012年DCC调查显示,农业收入降低10%,将会导致塔贫困线上升7%。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而这要求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综上所述,尽管在减少贫困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居民贫困率高和生活水平低仍然是困扰塔政府的突出问题。至今塔仍有近三分之一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要彻底消灭贫困,塔政府任重而道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塔吉克斯坦贫困问题探析  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词条  探析  探析词条  贫困问题  贫困问题词条  
智库

 展望中小企业的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描绘了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发展蓝图,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展开)

智库

 中国农村发展历史逻辑研究(194...

自1949年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内涵越来越丰富,农村发展目标逐渐从单一追求经济增长朝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协调发展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综合思考农村发展目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