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印太战略”与南海:焦点中的焦点

第17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主要讨论了“印太战略”、南海、朝核、反恐、地区安全合作等问题。关于“印太战略”和南海问题的讨论透露的出来的信息比较复杂,也更值得分析。

美印勾勒各自版本“印太战略”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着重阐述了美国的“印太战略”。他说,“印太”是美国最关注的地区,美国的利益与之紧密相连。美国“印太战略”基于“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目的是构建“平安、安全、繁荣、自由的印太地区”。该战略将遵循三项原则:1、优先加强联盟和伙伴关系;2、东盟的中心性至关重要;3、在可能的情况下,欢迎与中国的合作,同时探讨新的有意义的多边合作机会。他也强调了尊重各国主权和独立、国际水域和空域通行自由、在不受胁迫情况下和平解决争端和自由公正互惠的贸易与投资规则的重要性。马蒂斯还特别提出实现该战略的四个手段,即:帮助伙伴国提升海军和海上执法能力,加强对海上公域的监控和保护;向盟友提供先进防务装备以及加强安全合作,增强必要时操作对方装备的能力;强化法治、公民社会以及透明治理;由私营部门引领的经济发展。

马蒂斯阐述的“印太战略”尽管仍是零散、相对原则性的,但已是迄今为止美方对该战略最全面的表述,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塑造印太地区秩序的意图。首先,以其所定义和支持的规则为基础,实质是维护美国的主导地位,防止地区均势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并不意味着美国不再追求霸主地位。其次,一方面认为至少现阶段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架构能为各方所接受,任何大国尚无法取而代之,所以美国要深化与地区机制的接触;另一方面,美仍试图对地区机制建设施加影响,提出要探讨新的“有意义”的多边合作机会,意味着美国希望创建新的合作机制,或提升现有合作层次,使之能够产生符合其利益和价值的实际成果。

基于上述,可以认为美国的“印太战略”总体思路基本延续了美国之前的亚太战略,但在主要威胁源判断和战略手段上也有不同以往的方面。虽然马蒂斯没有挑明,但从他提到的四个手段看,美国的“印太战略”将侧重于军事和经济手段的运用,辅之以价值观作为整合盟友的重要基础,均暗含针对中国的一面,特别是在安全上聚焦南海问题,在经济上针对“一带一路”倡议。

印度总理莫迪在开幕晚宴演讲中表达了对“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的支持,但强调印度“不把印太视作一个战略或有限几个国家的俱乐部”。他所阐述的印度视角下的“印太战略”突出自由、开放、包容理念,强调本地区应继续全球化中受益,以及互联互通是关键、各国合作塑造安全环境等内容,并认为中印关系对亚洲的未来很重要。这表明,印度的“印太”概念固然有呼应美国的一面,但不愿在中美两大国之间做选择。印度现在处于相对有利的战略地位,既是美“印太战略”重要一环,又借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成员国等身份与中俄密切沟通,实际上左右逢源。

在“印太战略”方面,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除马蒂斯、莫迪外,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防务高官也在发言中强调了欢迎东盟继续发挥“核心作用”的态度,表明各方为推进“印太战略”将优先争取和拉拢东盟。但东盟国家的态度仍比较模糊。新加坡、泰国、印尼、越南等表示愿接受“印太”概念,但同时称需做更具体了解才能决定如何配合。作为现有地区安全架构的中心,东盟并不希望大国主导未来的地区秩序,因为这将导致东盟的“边缘化”。东盟会力图通过推进自身一体化及保持在地区合作中的中心地位,甚至提出来东盟版的“印太战略”——印尼外长雷特诺最近就提出了“印太合作”概念,维持对地区未来秩序构建的影响力。

继续围绕南海问题展开规则博弈

本次“香格里拉对话会”围绕南海问题的讨论,基本是被放在“印太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基于规则的秩序”、维护航行和飞越自由、遵守国际法、反对“岛礁军事化”等言论仍主导着话语体系,显示南海问题被域内外国家视为“印太战略”重要一环及中国是否“遵守”地区规则的风向标。

美国表态明显趋强。马蒂斯指责中国在南海岛礁上部署反舰导弹、地空导弹、无线电干扰装备及轰炸机降落永兴岛等均“直接出于军事目的”。作为回应,美取消了对中国参加“环太平洋2018”军演的邀请。这显示,美将中国在南海的行动视为对其“印太战略”目标的挑战,开始在行动上加码,试图以惩罚性行动让中国面临后果、付出代价,从而推回中国在南海的行为。这实际是美自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强加代价”战略的延续。

不过也要看到,尽管中美目前不可能在地区规则层面轻易相互让步,但双方对于避免在海上直接发生摩擦有基本共识。因此,两国短期内还是应加强沟通,妥善管控分歧,防止相互误判,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从构建地区秩序、规则等长远角度寻求解决办法。

东盟部分国家提及与中国的“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及务实合作,但并未成为讨论主流。东盟国家更多是附和大国话语体系,强调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调“准则”的法律约束力。尤其是越南代表公然影射中国推进“岛礁军事化”,违反国际规则,不守国际法。越南近期与印澳法等域外国家的互动也较为频繁,且均将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列为重要议题,继续在东盟国家中扮演“急先锋”角色。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英、法等域外大国在南海问题上谋求更大参与度。法国防长提及,法2017年派出至少5艘军舰在南海活动。英国防长则表示,英国今年将向亚太地区派出3艘军舰进行巡航或演习,英、法对南海事务的介入日趋积极。尽管英法在南海问题上的影响十分有限,但更多域外国家扩大介入南海事务,将进一步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并影响东盟声索国的立场和态度。

总之,本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印太战略”、南海议题相互交织,且均触及地区规则、秩序层面,表明相关方的博弈交锋仍较激烈,多种变量交互影响,塑造着地区秩序的演化。对此,我们应高度关注并在形势演变中直面挑战,寻找机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焦点  焦点词条  南海  南海词条  战略  战略词条  
智库

 中国外交的“破”与“立”

2015年的中国外交可谓“终日乾乾”,气势恢宏,从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多边各层面全面铺开,实现了“三破”:一是破束缚。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近三成,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