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方舟子:不做公民社会局外人

    方舟子,出生于福建云霄县,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是《新语丝》月刊和同名网站的创办人。自1999年以来,方舟子通过发表自己的文章以及刊登网友文章,揭发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学术腐败现象。比如,率先揭露“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门事件和神仙李一等,被誉为中国学术打假第一人。

 

       责任义务不该被忽视

 

       记者:您对公民意识怎么看?它的内涵有哪些?

 

       方舟子: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现在还不是一个公民社会。现在国人主人翁意识还比较薄弱,社会功利性太强,个人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往往被忽视。

 

       经常有人质疑我有什么资格搞学术打假,这么问的人就可以说缺乏公民意识。因为所谓的学术打假,不过是把自己知道的事实真相揭示出来,这是任何一个公民都具有的言论自由,并不需要什么资格。作为一个公民,既要意识到自己的义务,更要意识到自己的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可惜的是很多中国公民并不具有这样的意识,并且希望别人也都和他一样。

 

       与公民社会还有距离

 

       记者: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等灾难和突发事件面前,我们看到了国人空前的团结和相助。这是不是公民责任意识的充分表达?中国现在离真正的公民社会是不是更近了?

 

       方舟子:确实在抗震救灾中和一些突发自然灾难面前,国人的团结互助空前感人,但那只是特殊时期公民意识的一种集中体现。在灾难面前,国人的公民责任意识突然激发出来,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那些处在灾难之中的人们,而当灾难过后,许多人又恢复到之前的样子,麻木、淡漠、功利的本性又充分暴露出来。

 

       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公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要得到充分尊重,这时才具备了公民社会的前提。当然,这还不够,我们每一个人还要尽到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比如遵守法律,讲究公德,普世价值等都要遵守。尽管我们现在还未达到真正的公民社会要求,但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公民意识也在加强。

 

       教育导向还存在问题

 

       记者:目前,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市民的公民意识普遍不高,请问,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哪些?

 

       方舟子: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既有社会制度建设的问题,也有教育导向的问题。公民社会社会现代化一个重要标志。当前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做得还不够,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还未得到最充分的保障。

 

       还有,我们的学校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我们的教育经常只注重学习成绩,而不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培养,现在全社会功利性很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育导向存在问题。

 

       大家都不要做局外人

 

       记者:怎么样才能提升大众的公民责任意识,一个社会怎样才能形成公民意识?

 

       方舟子:提升大众的公民责任意识,首先要从制度建设入手,要让人们敢说话、敢批评而又不担心遭到对方打击报复,并保护公民积极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既然教育导向出现了问题,就应该现在立即改正,要从孩子抓起,从幼儿园抓起,从小事抓起。我们的教育再不能仅是注重成绩的应试教育,而要加大对孩子道德品质和责任理念的培养。

 

       社会能否形成公民意识跟每个人都有很大关系,希望大家不要成为局外人,因为你不是社会可有可无的一分子。维护社会正义,保护环境,促进社会进步,你我都有责任。

 

       当然,社会能否形成公民意识,媒体的责任也很大。现在《新安晚报》推出“我是公民”系列报道,我认为很不错,可以让大家去探讨这个问题,形成社会共识,做总比不做好。一个社会风气的改善,媒体的引导作用很重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方舟子:不做公民社会局外人  方舟  方舟词条  局外人  局外人词条  公民  公民词条  社会  社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