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蓝丝带”的成长路径图

  海派名嘴周立波成为“蓝丝带”中国行上海第一位海洋卫士。

  2010年6月8日———这一天是世界海洋日,一支由29人和3辆车组成的特殊队伍上路了。他们从三亚出发,经海口轮渡过海到北海、东兴,拐向广州、深圳,并沿着中国东部的海岸地带一路驱车向北,分别抵达厦门、温州、杭州、上海、南京、青岛、天津、葫芦岛、大连、丹东,最后汇总北京,行程一个月共1.8万公里。国家海洋局官员称: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洋保护宣传活动。

  他们,就是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组织的海洋环保中国行的队员。此行的使命是,招募海洋卫士、守护蓝色家园。

  “蓝丝带”,这家草根环保NGO的领军人物是三亚国企南山大小洞天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冬。他特殊的身份、特殊的理念、特殊的人脉,使得成立仅仅三年,“蓝丝带”就不断地发出强势声音,在中国众多NGO中突出重围,占据了重要一席。

  三年时间,“蓝丝带”实则是一部“野蛮生长史”。细细解构其生长史,或许能从中窥见———长期没有纳入政府视野的NGO,其实在巧妙的腾挪跃动中,也能找到生存根基,以及NGO的发展路径图。

  误闯公益环保领域

  孙冬本无意进入公益环保领域,用他的话说就是———保护海洋只是一个朴素的想法,没有太多人生理想。大小洞天是三亚滨海型的旅游景区,景区灵魂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每年农历二月二都要组织传统的“龙抬头节”,祭祀大海。

  2007年初的一天,他邀请几名好友相聚,商议创新祭海形式。各地涌入三亚的游客绝大部分都会亲海———滨海资源是三亚旅游的命脉,亲海过程中如果不注重保护海洋,每年数百万人将给海洋带来极大危害。

  大家七嘴八舌,逐渐形成共识———必须提倡旅游与保护同行。从那年起,大小洞天提出一个计划,在酒店大堂、客房等处放置一些宣传品,希望每一个上岛的游客都能自觉加入,保护海洋环境,弘扬海洋文化。“你可以不参与保护行动,但不破坏也是一种贡献。”

  因为海是蓝的,所以大小洞天将之命名为““蓝丝带”海洋保护计划”。一来比较贴切,二来也与国内已较深入人心的“红丝带”、“粉丝带”区别开来。

  此计划执行有多大的效果,孙冬起初并没在意。“当时做得比较虚,更多只是一种概念,很多东西没有落实。”但他已找到了做环保活动的一些感觉。

  当年6月1日,大小洞天发起正式注册成立了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并于当年10月底正式挂牌,将海洋保护计划纳入协会。这家民间公益性的环保组织第一次闯进了公众视野。

  协会倡议:保护海洋环境,弘扬海洋文化。呼吁企业及其他海洋生产者和市民、游客不违规捕捞受保护海洋生物,不购买法律规章禁止的海洋生物产品。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协会致力提升人们的海洋保护意识、普及海洋保护知识,并对海洋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将以每个志愿者为个体、以企业为单元、以政府主导,形成联盟式的全社会的海洋保护活动。

  协会成立之初就联合一批行业与企业,奠定了其生命力的基础。除了旅游企业外,名单当中还出现了地产、银行、通讯、百货、投资、珠宝等一批知名企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发起单位中包括三亚市政府和海南日报报业集团。

  研究者说,这种构架有助于NGO最大可能向政府、企业和媒体靠拢,发挥最大作用。

  三年实现三级跳

  凭借三亚两家房地产公司赞助的15万元,“蓝丝带”上路了。时至今天,“蓝丝带”虽然仍租用一个小区的一套房子办公,但不影响其源源不断从这里发出声音。

  成立之年,这家NGO意外获得三亚官方的大力支持。三亚市委宣传部与“蓝丝带”共同策划,组织了一次强大的“六进活动”———进机关、进校园、进旅游、进军营、进社区、进乡村。

  “六进”在多大程度上唤起了民众的公民意识,没有专门的分析与评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蓝丝带”在三亚站稳了脚跟。

  事实上,三亚乃至海南省相关部门始终对这家NGO投以热情与希冀。

  “蓝丝带”与当地官方的和谐相处,绕过了很多制度壁垒,这也是孙冬津津乐道的:“国内一些NGO与当地政府因理念不同而格格不入,“蓝丝带”成功解决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2008年,协会成立一年后,“蓝丝带”开始走出三亚,实现“一级跳”。当年3月,“蓝丝带”海洋保护海南行采用大篷车,途经三亚、万宁、琼海、海口、儋州及东方6个城市进行环岛海洋保护宣传活动。

  就在这一年,“蓝丝带”获得了第一笔省外资金支持,联想公益创投计划捐赠了15万元。联想公益创投计划每年从全国范围内筛选一些NGO进行实质性支持,“蓝丝带”是海南的第一家。

  如果说,之前的环保行动更多的只是宣传,2009年,“蓝丝带”发起一项自主的专项野外调查研究———三亚海岸线环保地图活动,以志愿者、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老师罗建军牵头带队,徒步调查三亚海岸线。利用实地测量、数据处理、地图绘制、现场拍摄对沿途的环保及生态情况进行调查,全面科学系统地对三亚整个海湾现状进行分类分析,并形成报告提交政府部门。

  协会工作人员赵淑颖将此称为“二级跳”。罗建军说,志愿者们用双脚丈量完了三亚209公里长的海岸线,包括水土取样、海岸垃圾污染情况调查、海防林状况调查、沿岸功能区域及设施情况调查等。

  期间,这家中国最南方的NGO也吸引了一些国际组织的注意,受命执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意联合的一些环保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项目是“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之提高公众意识行动,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意大利环境领土和海洋部主办的则是“中意可持续发展远程培训计划”。培训同步在北京、长沙、呼和浩特、林芝、三亚、太原、乌鲁木齐、西宁、贵阳等12个培训点进行,每个培训点培训学员40多人。

  由此,“蓝丝带”又获得了国际组织的资金支持,虽然金额非常有限。“蓝丝带”及孙冬收获的荣誉也越来越多:在国家海洋局等单位主办的“2008感动海洋环保人物”评选活动中,孙冬荣膺十佳;海南省委宣传部等授予“蓝丝带”“海洋环境保护先锋队”称号……

  最大的也是最令孙冬激动的“一跳”,是刚刚结束的海洋环保中国行。通过现场活动、开设讲座等形式,在沿途1.8万公里的行程中将海洋环保的理念进一步宣扬。此次中国行,“蓝丝带”请了7家媒体记者随同,全程记录活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蓝丝带”的成长路径图  丝带  丝带词条  路径  路径词条  成长  成长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