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国际NGO助力儿童福利示范区

  未来五年,国际NGO和政府部门将在五个省联手推进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5月19日至21日,民政部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启动会议召开,标志着为全国孤残儿童谋福利的普惠型福利示范项目的全面启动。

  6月10日,摩根大通基金会和戴蒙基金会联合向国际NGO儿童乐益会(Right to Play)捐资,用于资助儿童乐益会在中国进行的一项针对孤儿和残疾儿童展开的社区关爱模式研究。

  这一研究是民政部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将为示范区儿童之家的建立提供部分理论支持。

  这是戴蒙基金会首次资助中国的公益项目,除了带来资金支持以外,戴蒙基金会还带来了美国的先进经验,为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分享。

  摩根大通基金会与戴蒙基金会资助的是一项什么样的项目,对于该项目又有什么样的期望和打算?摩根大通基金会全球慈善战略和项目总监MARK RIGDON和戴蒙基金会代表、摩根大通董事长兼CEO杰米戴蒙先生的夫人朱迪·戴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第一次在中国做公益项目

  社区关爱模式研究是戴蒙基金会在中国做的第一个公益项目,戴蒙基金会是朱迪·戴蒙和杰米戴蒙先生私人成立的一个基金会。“除了资金上的支持以外,我也很想用我在美国30年来积累的教育改革方面的经验为这个项目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无论是从经验分享的角度还是我个人作为一个母亲所感到的责任感,我都愿意尽我所能来帮助这个项目的发展。”朱迪·戴蒙说。

  “这个项目是一个针对孤儿和残疾儿童养育模式研究,这个项目不是一个简单的研究项目,是为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以社区为中心,基于社区的中国福利儿童示范区项目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国际NGO儿童乐益会中国区主管魏巍说。

  2004-2009年,民政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展合作,积极探索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关爱和预防弃婴多部门合作的新模式,使项目地区的目标儿童得到了基本的生存、发展、保护和参与保障。经过六年的发展,这一模式已经逐渐成形,并开始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民政部将在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在2010-2015年,展开新一轮的密切合作,进一步延伸和扩展之前的探索,积极开展并推进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本项目将我国五省作为示范区,设立约120个农村及100个城市社区的项目点,一方面通过调查研究搜集大量一手资料,为中国儿童福利的发展方向进行把握,另一方面通过具体实施项目,切实改善中国儿童的福利现状。

  中国福利儿童示范区项目是由民政部实施试点工作,由联合国儿基金提供研究框架,由“儿童乐益会”等社会其他力量共同提供服务的公益模式探索。

  社区关爱模式研究为该试点项目未来具体在社区做什么样的服务模式提供意见。魏巍介绍说,该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探索农村社区的贫困家庭、有残疾儿童的家庭养育儿童时的需求。“残疾儿童在农村相对而言获得高质量健康与教育等服务更加困难。如果我们想提供基于社区的为残疾儿童提供服务,不光了解儿童的需要,同时也要了解家里面的需求。”

  第二个研究部分是基于社区有很多儿童。“现在中国在孤儿院抚养的孤儿只有不到10%,全国的90%的孤儿都涵盖在社区。以后民政部做大的试点也是为了探索基于社区,为孤儿、残疾儿童提供的服务模式。现在也在探讨怎么样通过社区来为孤儿递送他们所需要的服务。”魏巍说。

  魏巍表示,这两块研究都将为民政部做的试点提供非常可贵的经验和技术指导。“这个工作做完之后,还要在业界,特别是儿童福利界来推广这个经验。不光要在试点项目上使用,同时还要把这个经验推广出去。”

将有后续资金支持

  “我真的希望这个试点项目能够做得特别成功,如果真的做得很成功,就能够把这个项目在全中国推开,这就可能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我也愿意继续支持这个项目。”朱迪·戴蒙说。

  朱迪·戴蒙说,她衡量这个项目是不是成功的标准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每一个社区中心是否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给予社区,能够满足儿童各方面的需求。第二点就是看到底最后有多少社区中心能够继续服务于社区,能够发展下来。只有这样我们最后才能看到一个规模效应。”

  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是由儿童乐益会与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公益项目,Mark Rigdon说:“现在我们看到在世界范围内,对于各种服务的需求是越来越大。但同时我们也观察到,能够提供这些服务的资源制约和束缚也不断增加。我认为慈善并不是用来填补更大的需求和不断增加的资源制约之间的巨大落差。慈善是用来帮助建立一个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将资源更有效的分配到有更多需要的地方。

  摩根大通之所以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是因为这个项目是一个可持续的项目。“我们能够看到这个项目在最后提供服务的时候能够产生一些收入,能够让这个项目除了依靠外面资源的支助,还能够通过自己的收入让这个项目持续发展下去。”朱迪·戴蒙说,“个人和企业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作用可以发挥,要想解决社会上的一些问题,需要政府看到这些好的典范,能够介入进来支持好的典范工程的复制和推广。”

分享美国经验

  去年,朱迪·戴蒙来北京时曾与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见面会谈。“当时让我感觉到非常受鼓舞的一点就是,我看到中国政府的决心以及联合各个部门与社会力量的行动,政府与国际、中国当地NGO一起联合起来,齐心协力争取把孩子最大的潜力发挥出来,帮助这些孩子在学校以及未来的生活中取得成功。”朱迪·戴蒙说。

  在美国,解决有特殊需求的儿童问题时,往往是由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方面的需求。“比如我们有专门负责健康的部门,专门负责教育的部门,专门负责司法的部门,由不同的部门联合起来解决这些孩子们的全方面的需求。”朱迪·戴蒙说。

  朱迪·戴蒙在分享美国的经验时表示,解决儿童的问题是不应该把儿童的问题切成几块分别寻找不同机构来解决的。“在美国,我们称之为‘成就缺口’(achievement gap),意思就是说我们发现很多非常贫困的儿童,他们很难在学业上取得很好的成就。这是因为在美国,从系统上就是由不同的部门分管不同的事情。所以教育部本身能够做的事情很有限,并不能解决一些阻碍孩子好好学习的基础问题。所以现在就有一个问题,我们怎么让这些孩子们能够真正学习,真正学习好?这并不是教育部门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我们要看到其他部门的责任。比如有些贫困儿童在上课的时候因为饥饿而无法专心听讲。而饥饿问题是其他部门的责任。所以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全面的问题,是一个整体的问题。我们在解决儿童问题的时候,要有整体的观念,要看到这个领域中不同的问题,然后用整体的方法去解决。”

  朱迪·戴蒙认为,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它能够从美国的经历中吸取经验,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中。“这个项目把孩子需要的各种服务整合起来提供一个统一平台,解决孩子们各方面的需求,这是我觉得这个项目特别好的地方,通过各个提供服务的机构或者部门的合作,在一个地方给孩子提供解决各种各样问题的平台,实际不仅帮助了孩子度过难关、取得成功,也可以帮助他们的家长取得更大的成就,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朱迪·戴蒙说,“同时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我们能够在一个平台上,在一个地方给这些贫困的孩子、贫困的家庭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实际上也节省了政府的社会支出,并能取得更好效果。”

  朱迪·戴蒙认为,这个项目实际上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民政部和儿童乐益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能够真正提供一个服务平台,把各种各样的服务能够放在一个架构上来解决儿童的需求。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国际NGO助力儿童福利示范区  儿童福利  儿童福利词条  示范区  示范区词条  助力  助力词条  国际  国际词条  NGO  NGO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