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2011年终盘点之政策破冰:利好政策落地 迎来慈善暖春

    利好政策落地 迎来慈善暖春

  2011年政府支持公益事业的坚定决心从纷纷落地生根的政策、条例中可见一斑。“利好”政策不断涌现,无论是中央“出品”,还是地方“监制”,公益慈善的导向越来越明晰,公益慈善事业前行的道路也将越来越平坦宽阔。

  2011年1月5日,《公益时报》率先发布消息:李连杰壹基金已经在深圳市民政局成功注册为公募基金会,其注册名称为“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的成功注册意味着壹基金从此具备独立的法人身份,可以独立向公众募款、自主决定善款用途和运作,成为中国首家成功转型的民间公募基金。

  这件事,意义深远,且仅仅是个开始。

  3月10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接受中央电视台“直通大会堂”节目采访并与瓷娃娃项目负责人王奕鸥连线探讨“如何让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

  3月29日,李立国一行考察民间组织“瓷娃娃”.当日,北京市民政局为瓷娃娃项目颁发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瓷娃娃项目正式更名为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

  瓷娃娃的成功注册让无数翘首盼望的草根NGO欢呼雀跃。

  三个月后,2011年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上,李立国明确表示,民政部门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履行登记管理和业务主管一体化职能。这意味着上述三类社会组织将可直接登记,改变之前的双重管理门槛。

  彼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曾分析,“民政部又提放开登记的事,说明三个条例的修订过程很顺利。”在此之前,民政部已经就我国民间组织管理的三个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进行了修订并提交国务院法制办。对于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放开直接登记是修订的内容之一,如获通过,一刀切的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将被打破。

  盛夏时节,一位叫郭美美的小女子为勇往直前的中国公益慈善吹了股寒风,红会头疼是自然,连带着的是让公益慈善也仿若进入冬季。

  7月8日,民政部就《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7月15日举行的中华慈善奖表彰大会上,民政部正式发布《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明确了今后五年慈善事业发展目标。

  社会各界及一些业内人士纷纷猜测,此《纲要》的出台与郭美美事件多少有那么点关系。真相如何,无从知晓,但《纲要》的内容才是热爱公益慈善之人所关注的。

  如果说这份《纲要》是一剂强心针,那生机勃勃的民间慈善正是2011年的另一道风景。从“微博打拐”到“免费午餐”,各种民间慈善撩拨着公众对这个领域备受考验的信任。

  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人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惠及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学生。

  从“免费午餐”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舆论普遍认为,民间探索引领了国家行动。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其实可以看到国家对公益慈善的鼎力支持。

  这一年,社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工人才亦得到更进一步重视。

  11月8日,民政部等18部门和组织颁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12月22日的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指出,《社工意见》是中央层面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出发,制定的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门文件,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社工意见》的发布实施,是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入了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12月16日,民政部正式向社会发布《公益慈善捐助信息公开指引》。这一《指引》旨在为各类公益慈善组织和机构公开信息提供指导性规范,为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参考性文本,为社会和公众了解、获取和监督慈善捐助信息提供参照性标准,从而增强慈善捐助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公益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引导公益慈善资源的有效使用,推动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事实上,早在2011年两会期间,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便表示,民政部正在起草关于慈善捐赠透明的指引办法,进一步规范慈善组织和慈善行为,积极引导推动慈善的公开、透明。年终岁尾,终是履行了承诺。

  回首2011年,展望2012,《慈善法》并不遥远,希望就在前方。

  (张雪弢)

案例一、壹基金转型 探索公募之路

壹基金公募揭幕

李连杰壹基金

  2011年1月11日,壹基金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壹基金成功转型为公募基金会。经过3年的努力,李连杰终于“熬”出了头,“壹基金”终于获得了合法身份。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的成功注册,意味着壹基金从此具备独立的法人身份,可以独立向公众募款、自主决定善款用途和运作,成为中国首家成功转型的民间公募基金。

  故事要从5年前说起。

  2006年12月8日,李连杰与中国红十字总会签署了相关协议发起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当时,借助《霍元甲》宣传,李连杰个人与片方各出资50万人民币,作为项目启动资金。

  2007年4月19日,该计划正式启动,是在中国红十字总会架构下独立运作的慈善计划和专案。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红会的金字招牌、汶川地震所激发的社会爱心加上李连杰的影响力和有着投资背景的管理团队运作,加速了这个一直表现平平的基金走入公众视野的速度。与腾讯合作的“5.12地震”网络募捐平台更是在5月20日14时35分在线捐赠突破2000万元,创下互联网公益慈善史上最高捐赠纪录。

  2008年10月,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的执行机构--“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注册成立。

  2010年9月,李连杰面对媒体语出惊人,称他苦心经营的“壹基金”可能中断。原因在于“壹基金”与红会签订的协议为三年,虽然短时间内得以向公众募款,但苦于没有独立法人身份、银行账户和公章,“壹基金”手机平台的捐款因账户的不独立而在操作上存在着重大不便,无法实现其最初设计的“每人每月最少捐一元,让小捐款变成大善款”的理念。

  转折发生在李连杰面对媒体诉说困境的20天后,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致电王振耀(现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原民政部官员),希望他能向李连杰转达深圳欢迎“壹基金”的意愿。为了表示自己并非心血来潮,他随后又向王石保证:相信我,我一定做得到。

  刘润华的坚定源于2006年以来深圳社会组织管理登记的一系列改革。政策性保障则是2009年7月20日,民政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的《民政部深圳市人民政府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该协议同意深圳市在民政改革方面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并赋予了深圳市直接登记公募基金会的权限。

  2010年11月28日,深圳壹基金理事会向深圳市民政局正式提出登记申请。12月3日,申请获批。

  “壹基金”超豪华的理事阵容被李连杰总结为“三驾马车一头牛”--李连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腾讯CEO马化腾、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马云、蒙牛乳业集团创始人牛根生等11人。

  都与“壹”有关--2011年1月11日,“壹基金”终于获得了合法身份。这一天因此变得不同寻常。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在深圳市市民中心举行了挂牌仪式,“壹基金”从此具备独立的法人身份,可以公开募款,成为中国首个无业务主管单位且由民间发起的、具备公募基金会资格的社会组织。

  这是一个结束,更是一个开始。

  (张木兰)

 案例二、 瓷娃娃注册 降低登记门槛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二排左四)视察瓷娃娃项目,北京市民政局为瓷娃娃项目颁发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3月29日,李立国一行考察民间组织“瓷娃娃”.当日,北京市民政局为瓷娃娃项目颁发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瓷娃娃的成功注册为诸多尚无身份或绕道工商注册的草根NGO带来了希望。

  2011年2月底,北京市民政局2011年度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今年开始,全市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这四类社会组织,可直接到民政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不需再找“挂靠”的业务主管部门。

  3月29日,这一政策便开花结果,在民政部的大力支持下,瓷娃娃关怀协会在这天取得了独立法人资格,得到了由北京市民政局颁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正式更名为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这标志着在中国实施了20余年的“双轨制管理”,正逐步变成“无主管登记”.

  从2008年5月,王奕鸥和黄如方共同发起创立瓷娃娃关怀协会至今,由于协会是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三年来,他们在谋求“合法”身份时屡屡碰壁,也因此失去了很多接受捐赠和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机会。直至2009年8月与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合作成立专项基金,情况才有所好转。一年多来,他们利用这一公益平台,募集了约140万元善款,救助了100多个罕见病家庭。但注册难仍然是王奕鸥等人面对的一个难以跨越的门槛。

  然而,在一场与民政部部长的隔空对话之后,事情出现了转机。

  2011年3月10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2011年两会特别节目《直通大会堂》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与瓷娃娃项目发起人王奕鸥现场对话,探讨“如何让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

  “就在去年底,‘瓷娃娃’因工商注册身份,失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而获得资金支持的机会。”王奕鸥向李立国道出了苦衷。

  两年多来,瓷娃娃关怀协会共筹集到捐款200多万元,帮助了200多名脆骨病患者。据王奕鸥在直播中透露,瓷娃娃的资金50%是公众个人支持,另外则是企业和基金会的资助,资金来源并不稳定。

  王奕鸥请求李立国:能否让在工商注册的民间组织,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中,有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

  李立国当即回答:奕鸥谈的两个问题,民政部门应该支持,也可以支持。“成骨不全症患者自愿集合到一起,精神可嘉,而且开展活动,显示出相当的组织动员能力和管理水平,且现在依托在民政部登记的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下面,(在”瓷娃娃“注册上)我们是应该帮助的。”

  3月29日,李立国一行考察民间组织“瓷娃娃”,北京市民政局现场在写有“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的注册证书上盖章。同一天,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网站公示显示,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成立,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在瓷娃娃办公室里,李立国说,目前北京市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在现行政策法规范围内,从民政部门支持慈善事业的角度,在作为公益慈善类等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同时,也作为其业务主管单位,予以登记注册,这种做法有利于培育扶持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应在全国提倡和推广。

  令王奕鸥感到激动的是,除了获得“身份证”以外,更名为“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当日,即3月29日,他们又收到了来自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共170万元的捐赠。

  与众多民间组织艰难前行相比,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是个不折不扣的幸运儿。

  北京市社团办网站上的社会组织登记信息显示,2011年1月至12月15日,本市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267个,但绝大部分的登记主管单位都是北京市教委、卫生局、乡镇政府等各类政府部门。其中以民政部门为主管单位登记成功的只有二十多个,且很多是养老院等机构,这些登记数量与去年基本差不多。看来这一政策要想真正惠及大众,还路漫漫其修远。

  多家民间组织负责人都曾表示:北京市近来出台的政策确实很好,可好政策更要落到实处,而真正落实则需要自上而下的压力和督促。

  有关专家也表示,不管是社会组织还是相关政府部门,现在都需要提高能力,法律不仅仅是针对社会组织,也要针对政府部门,而针对后者的规范和监督,才是真正的突破。

  (康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政策  政策词条  暖春  暖春词条  破冰  破冰词条  利好  利好词条  年终  年终词条  
公益

 香港复康会

 一个县级健康和社会工作者培训的滚动项目最近在香港康复会和中国残联合作下启动了,这将有助于中国实现去年政府提出的一个宏伟计划--在2015年前为所有有需要的残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