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益拍客:制造有卖点的救助事件

 

摘要:在一场民间重疾救助研讨会上,黄启亮背着一个大书包出现在了会场。他手里高举的单反相机预示着他是一名观察者。有人问,你是记者吗?他摇头。“准确地说,我是一名公益拍客。”

        面对一个个在医院里等待救助的孩子,面对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我们理应责备国家医疗救助体制的缺失,理应期望更多的爱心企业、救助机构能够伸出援手。

        但是,生命承受不了等待。100次抱怨抵不上一次行动。

        公益拍客为我们提供的正是这样一个行动样本。在政府救助体制迟迟不见动作的今天,讨论这样的民间方法论也许更有现实意义。

        在一场民间重疾救助研讨会上,黄启亮背着一个大书包出现在了会场。他手里高举的单反相机预示着他是一名观察者。有人问,你是记者吗?他摇头。“准确地说,我是一名公益拍客。”

        比起真名,黄启亮的微博名字似乎更有知名度些。一场全城动员的“义剪”救小碧心的活动让“拍客心绘彩虹”提高了不少曝光率,他的微博粉丝数也陆续涨到了600多。

        黄启亮的真正职业是一家媒体公司的业务员。因为热心公益,因为兴趣使然,在短短的两年间他从一名草根拍客变成了一名公益拍客。

每个人参与公益的方式不同,在黄启亮眼中,他能做的就是用手里的相机去告诉社会,还有人在痛苦中等待着希望,还有人是那样地活着。

先用镜头讲故事

       2012年,黄启亮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要用手里的相机去帮助10个求助个案。

       一年前的一场小手术让这个粤西汉子开始思考生命。他有赚钱的本事却对物质没有强烈的欲望,索性玩起了单反。由于工作需要,黄启亮每天都要读报,练就了他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半年之后,他从菜鸟成了一名半专业选手。

       进入公益圈子后,黄启亮很快发现,自己的摄影特长派上了用场。

       去年底,在黄埔长洲岛,黄启亮看见78岁的果农邵婆婆,家有5000多斤的杨桃,面临滞销的困境。他当即拍摄了一组照片。当然,图片要会讲故事的。“别看邵婆婆年纪大了,可是腰板结实,说话中气十足,最重要的是她特别钟情于土地,喜欢自食其力。”这一点让黄启亮特别感动。在他的图片中,没有眼泪和哀伤,只有邵婆婆举着杨桃的灿烂笑容。

       黄启亮把照片推荐给了一家网站的编辑,没想到被放到了首页。很快有媒体联系到邵婆婆要求采访,不少志愿者赶来帮忙吆喝,几日下来,邵婆婆的杨桃就买出了40余箱。

      “我不是科班出身,我从不迷恋所谓的摄影大师。我走自己的路,我总相信只要用心,抓住每个平凡的细节,照片一样会很精彩,很感人。”黄启亮喜欢用自己的直觉去为照片找一个表达核心,其中透着他对人与人“关系”的思考,也揭示着受助者身上最宝贵的特质。他懂得欣赏他人,即使对方是一名弱者。

       不过,在今天,让自己的照片脱颖而出,必要时他也不得不选择有技巧地“摆拍”几张。深谙媒体规律的他也会选择在一些特殊时机策划几组照片。比如,2011年的最后一天,黄启亮坚守在南方医院。在23时55分,他为一对来粤求医的地贫母女按下了快门,记录下了这个特殊的跨年。“当你还在祈祷新年愿望时,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却躺在床上输血。我想要造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制造持续的关注

       通常,黄启亮会用自己的微博、博客、Q Q等自媒体工具进行传播,偶尔也会动用一下私人关系,请媒体圈内的朋友帮忙。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刘碧心一样幸运。即使绞尽脑汁,对资金缺口非常大的重病救助个案依然收效甚微。来粤求医的地贫母女就让黄启亮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母亲李女士为了医治地贫女儿小然然,遭受老公抛弃,到处筹钱欠债累累。为了一线希望,也不远千里从四川攀枝花来到广州,开始沿街乞讨的艰辛生活。为了省钱,4年多来她每天只吃一顿饭,整个人面黄肌瘦。

       这是一个动情的故事,却不是一个“有卖点”的个案。现在资讯发达,同质化的信息比比皆是。“心绘彩虹”的私信里还躺着十几封同类求助。

       黄启亮给小然然拍完跨年照片后的第二天,广州电视台有了一场追踪报道。在经历过几次曝光后,没有人还会对同样的故事产生兴趣。“唯一的办法是寻找新的落点,持续制造关注。”

       1月3日,媒体关注的一名东北脑疾男孩受到资助来到广州圆梦(看动漫展)。对方临走前,黄启亮特别安排素未谋面的地贫母女到火车站送别,东北妈妈将自己身上带有的400元现金给了地贫母女,双方来了一场“爱心传递”。这个趁热打铁的“嫁接”画面在1月5日得到了传播。

       1月10日,黄启亮在微博上发起了帮助地贫母女回家过年的倡议,很快获得了博友们的响应。有人为母女俩购买了飞机票。一名在酒楼干活的年轻小伙甚至拿着自己亲手做的小木箱挨家挨户敲门帮筹款。黄第一时间赶去现场记录,也许自己举着相机的旁观者身份让不少捐款者打消了顾虑,小伙子坚持了4天募得了1500元。

       2月中旬,地贫母女回到广州。在参与过刘碧心救助,在碧心爸爸幸运“走红”之后,黄启亮越发感到“地贫母女”的社会动员变得越来越困难。2月20日,他在微博以地贫妈妈的口吻发出“希望有热心人能帮忙在南方医院附近找一份工作”的愿望,一档颇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热心兄弟连》赶了过来,也还真有不少人帮她找到了工作。“但现实的条件是,她根本没有办法真的去上班,我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她再一次回到舆论中心。资金缺口那么大,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说这话时,黄启亮有些沮丧。

        前不久召开的一场由碧心事件引发的民间研讨会几乎吸引了全城媒体的目光。黄启亮照例把地贫母女带了去。内心绝望的母亲坐在刘任能身边抽泣,5岁小然然则给妈妈擦眼泪,一个劲地说:“妈妈我求求你,不要再哭了。”这个心酸的画面上了隔天的新闻版面,“你能感觉到这是一个母亲的‘有意识’行为。”

       实际上,媒体曝光带来的捐赠依旧是杯水车薪。这是块难啃的硬骨头。黄启亮必须再想新招。“我计划近期内找找在广州的四川商会,借助老乡的力量搞一场‘川粤联手’”。

       组织筹款行动

       如果说“心绘彩虹”的作用在于向社会抛出问题,那么杨山、韩俊等一帮“益友”的作用则在于用行动解决问题。“V 5团队”是这个因救助结缘的小部队的戏称。大家分工不同,但目的明确。

       在某外资企业工作的韩俊就负责利用淘宝的电子商务平台做慈善拍卖,并与微博联动起来。这是一个真正的筹款项目,地贫母女亦在受助之列。网上的拍品大多来源于朋友或企业捐赠,有具备收藏潜力的名师字画,也有低于市场价值的生活用品或闲置物品。“大家都是兼职,只能利用杠杆作用,去做最大的事情。对于重症救助个案,最好的办法还是多渠道融资,政府、企业、医院、民间机构、个人,任何方式都不要放弃。”

       当然,社会动员的力量依然是强大的。不久前的“义剪”现场,身患白血病的余小科背着吉他出现在人们眼前,他摘下口罩,露出脸上的疤痕。黄启亮举起了手中的镜头。很已然,更多活动来了。3月3日晚,余小科将站在了舞台上为自己筹款,一场名为“因爱而唱,有你更响”的筹款音乐会在TIT创意园举行。

       公益拍客人人可为

       公益拍客并不是摄影、摄像技术高的人群的称呼,只要你具备一颗公益心,一种眼界或一份积极向上的态度,一样可为。这一切与年龄无关、与职业无关、与身份无关。

       你可以使用手机、数码相机、单反相机或者摄影机记录你周围的人和事。

       这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微博、博客、论坛,任何可以借助的工具都可以用来帮助传播。不过有个前提,请尊重弱者的隐私和尊严,不可盲目越界。

       不要忽视“影像的力量”。你的影像应该是主题鲜明的、有价值的。比如,你可以用社区居民的视角来记录社区,关注社区居民共同的话题,创作出的作品面向社区居民放映,如果能引发思考,继而解决问题,再好不过。至于摄影器材和摄影技巧,反而可以不用太在意。最重要的是你关注问题的角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卖点  卖点词条  救助  救助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事件  事件词条  制造  制造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