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细分时代” 养老服务需引入更多资源

 

 

       

南方日报记者卢奕诚 摄

 

       居家养老成为社会普遍的养老模式,但更深层次的、更细分的特殊养老服务尚未被本土NGO发掘出来。 

 

  纵深

 

  在老龄化社会,敬老院“一床难求”的困境愈加明显,市民送钱、跑关系也很难为自家老人争得一席床位。此间,居家养老便成为社会普遍的养老模式,政府把更多的居家养老服务打包发给NGO,使得NGO在养老方面相对并不缺钱缺项目,但更深层次的、更细分的特殊养老服务尚未被本土NGO发掘出来。

 

  在引导全社会的参与,还有NGO的服务方向方面,一些人的努力,一些举措的力量不可忽视。

 

  企业对接志愿者协会

 

  张槎近4000志愿者提供恒常养老服务

 

  上周日晚上9点半,张槎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冯庭芳才回到家里,匆匆炒了个河粉填饱了肚子,又继续为翌日的社区家电维修服务活动做好联系工作。

 

  整个周末,她都在为张槎敬老院和福星敬老院的探访活动而折腾。从2007年创立敬老院探访项目开始,几乎每个周末她都会如此,早上5点多起床准备活动事宜,8点半带领志愿者到达敬老院,让志愿者与敬老院的老人家进行一对一的聊天,并且玩玩小游戏等。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举行探访活动,几乎每周都风雨不改,这已经成为张槎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恒常服务项目。

 

  福星敬老院是张槎青年志愿者协会今年的新增项目,让冯庭芳意想不到的是,新项目的增加并没有让前来探访的志愿者人数有所下降,每个敬老院都有20、30名志愿者报名参加探访活动。

 

  甚至有一些已经到湛江、广州、番禺等地工作的志愿者,每到假期都会回到佛山,联系阿芳参与张槎的敬老活动。由于每次参与的人数都“爆棚”,她不得不控制人流“砍掉”几个报名名额。

 

  在2007年的时候,张槎青年志愿者协会只有5个志愿者,如今已有一万余名注册志愿者,而围绕提供养老服务方面的志愿者也有接近4千人。

 

  但新的问题横亘在阿芳面前。“每个敬老院的节假日探访需要花费的资金达到2千元以上,平时的探访活动组织经费也得花上几百元,增加福星敬老院后,平时的活动支出费用将翻一番。”

 

  事实上,与其他志愿者组织一样,一直以来张槎青年志愿者协会面临最大的难题都是“缺钱、缺资源”。从协会成立之初,阿芳便要到处跑企业,拉关系,为志愿服务活动寻求更多的社会资源。甚至每年捐助给敬老院和困难家庭的月饼,都由她积极与企业联系募集得来。

 

  “目前协会内包括提供为老服务在内的所有志愿活动费用,都从社会中募捐得来,但仍得节衣缩食。”阿芳介绍说,目前,张槎街道已有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张槎中心幼儿园、张槎信用社、佛开高速、智辉家电维修服务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成立了志愿者团队。通过企业出钱出力,缓解了敬老活动一部分的经费问题。但是,如何寻求更长期有效、稳定的公益资源进入敬老服务活动中,仍是阿芳这个团队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政府对接NGO

 

  “微志愿慈善金”致力细分老人服务项目

 

  团禅城区委、禅城区慈善会在今年4月正式启动“微志愿慈善金”公益慈善项目,以环保宣传等五大主题向社会组织招标,引导更多民间组织、社团和群众关注、参与公益慈善事业。19万元的启动资金将投入到五大项目建设中。

 

  这19万元启动资金将投入到环保宣传项目、创文明树新风项目、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事业项目、促进青少年成长项目、支持本地传统文化发展项目这五大主题项目中。五大项目面向社会持续公开招标,其中在为老助老方面,已有春晖养老服务中心获得政府项目资金,该中心已在石湾、南庄等地开展养老服务。

 

  “目前整个社会提倡"小政府大社会"架构,政府把之前包揽的公共服务,转给NGO承接。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将由社会机构来开展,如此一来,社会的这些机构,则需要通过竞争比拼服务和质量,政府只负责监管和出资,就能获得最好的服务。”团禅城区委书记杨涛表示,像养老这种传统的社会服务,政府此前已一直在进行,在服务转移后,养老也还属于政府购买目录中的项目,也是国家转移的第一批的服务项目。

 

  在老龄化社会越加剧烈的当下,养老这个最基本的社会服务拥有庞大的市场容量,事实上,NGO在养老服务方面,并不缺项目与对象。目前NGO们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做到服务的细分化。

 

  “要知道,老人群体与社会是融合的,而不是孤立的,我们养老并非养"宠物"那么简单。目前提供普通养老服务的机构比较多,但NGO们提供的服务多为"大路货",像为重症瘫痪的特殊老人群体的服务等个性化的服务,还有为老人家提供参与社会的活动之类的服务非常缺乏。”杨涛表示,事实上,在国外某些成熟社会,敬老院和托老机构并不仅仅像是“托儿所”般的存在,这些国家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志愿者都在致力于帮助老人参与社会事务,而不是整天无所事事。

 

  而“微志愿公益慈善金”一方面促成慈善资金与NGO的对接,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探索引导NGO进行安老服务,开拓更多的有社会需求的养老为老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将促进老人在晚年更多地参与社会事务,不至于与社会脱节。同时,吸引更多市民正视社会老龄化问题,参到为老服务中。这就又回归到志愿服务本质中,通过市民的互助,使社会更融洽、和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细分  细分词条  养老  养老词条  引入  引入词条  更多  更多词条  时代  时代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