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贾峰:环境友好青年是绿色中国的未来

 

 

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贾峰

 

【腾讯绿色编者按】为增进中美两国青年间环保交流,宣传中国节能减排政策和青年环保行动,8月16-23日,环保部宣教中心首次选派5名优秀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赴美国政府、企业、高校、NGO等机构进行环保巡讲,并与美国青年围绕所开展的环保活动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腾讯绿色频道专访了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贾峰主任,请他为我们讲述中国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赴美活动的台前幕后。

 

嘉宾简介:现任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副主任、《世界环境》社长,原国家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副司长,原环境保护部宣传教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等6所高校兼职教授。

 

精彩观点:

1、为了世界及自身的安全,发达国家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应该无偿或者低价转让给发展中国家,而不是趁机大捞一把。

2、很多年前看到工厂排放的黑烟就觉得特别兴奋,因为这意味着有工作可干,意味着生活有保障。

3、现代的外国青年并没有经历过西方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冲突时代,所以他们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相对比较肤浅,而中国的年轻人绝对不一样。

4、这次使者交流会通过一组组数据向美国的公众传达一个理念——你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并不是对环境和气候友好的。

 

【绿问实录】环保系统首次组织中国的年轻人到美国进行巡展和交流。

 

绿问:“中国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赴美交流”具体是个怎样的活动,有什么意义?

 

贾峰:这次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赴美巡讲交流一共11个人。其中包括5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还有相关的记者和工作人员。这也是近些年来,环保系统首次组织中国的年轻人到美国进行交流。

 

这里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这个项目。具体来说,2007年我们开始策划千名环境友好使者项目,我们的设想是首先对环保志愿者进行专业化系统培训,让他们掌握必备的环保知识和技能。其次给他们提供一些再培训的基础材料,包括演讲的PPT和其他一些宣传的材料。第三鼓励他们以个人的能力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到社区、厂矿、机关、企业、部队、商场等进行环保的宣讲活动。2009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环保部会同7个部委联合启动了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项目。

 

经过了三年的努力,已经有近2400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他们在成为使者的时候都承诺再去培训至少一千名公众。这样算起来,2400多名青年使者直接宣传的受众超过200多万,深入中国各个城市和各个边远的地方。2011年我们选拔的青年使者来自全国的400多所学校。

 

具体到我们本次的赴美巡讲活动,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目的。

 

首先,改变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偏见是这次去的第一个方面的目的。要通过赴美交流让西方觉得中国不仅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国家,而且也是一个特别致力于环境可持续发展,走绿色发展的国家。

 

第二方面是展示我们中国年轻人的风采,尤其是90后。在我看来,他们并不是像媒体渲染的对公益活动不关心,只关乎个人目标以及个体发展的一代人。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不是只关心中国问题。而是脚踏在中国视野关注全球问题,既能够让中国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而且他们也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模式,做出贡献。

 

第三,可能会给美国的公众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观点,比如说在今年5月15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2》,这个报告指出当今世界对于资源的消耗以及排放的污染物,对整个地球环境的承载力构成很大的压力。它的基本结论说,按照这样一个模式不改变的话,2030年人类需要两个地球方能满足需要。这是我们青年使者要宣传的,我们人类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危机,中国面临的环境挑战可能是世界最严峻的,但是美国也不可能不在这个影响范围内。而且更重要的是,从全球范围来说,美国人当今的生产生活,包括资源的消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其实是产生地球环境负荷最大的国家。所以这次我们青年使者交流的时候也会通过一组一组的数据来向美国的公众传达一个理念,你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并不是环境友好和气候友好的。你们如果愿意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这样子才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全球信服。

 

第四点,宣传“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本次活动很重要的一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第一共同,面对环境挑战全世界各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做出自己的努力。第二有区别,比如说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在走向未来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可能彼此的路径有所不同,彼此发展的重点有所不同,彼此做出的努力也有所不同。比如发达国家先进的节能减排的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都在他手里面,这个时候为了自己的安全,及为了世界的安全和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增长,应该把这个技术无偿的或者以较低的价格转让给发展中国家。这样才能推动世界走向一个更绿色的发展。而不是利用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然后把这样的技术转让的价格做得非常高甚至离谱,趁机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大捞一把,这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既不利于发达国家技术的真正扩展和转让,同时也不利于地球的安全。当然,地球不安全,发达国家也不安全。

 

绿问:这两千多个青年使者都来自于中国的高校吗?本次活动的五个青年使者的专业背景以及特点是什么?为什么选这五个人去美国?

 

贾峰:主要是来自于中国的大学,一部分来自于中国的中学。在中国现在也有一批年轻人,以环境保护为己任,用他们志愿者的精神为中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做出切身的努力。比如他们会针对当地的环境特点来开展一些具体的环境保护的活动。

 

具体来说,像广州亚运会期间,广东有一个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团队叫广州佛山环境志愿者团队,是由曾惠坚同学带领另外两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在广州市和佛山市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他们开展活动的受众面就不止一千人,而是很多人。此外曾惠坚又成为广州亚运会省人民体育场场馆志愿者部的负责人,在亚运会举办期间她充分利用这难得机遇,带领近700名亚运会志愿者工作人员在广州亚运会场馆里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说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循环利用、环保知识传播等。

 

早些年是美国的年轻人到中国来传播环保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提高,中国现在也有一批年轻人,而且他们的组织性和整体影响力一点也不亚于美国。他们也开始围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开展了这样那样的活动,影响力非常大,而且不仅限于中国。从2009年年底到2011年,我们都组织优秀的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去参加中日韩青年环境峰会,东南亚、东盟环境峰会。包括去年12月份,在德班气候大会上做一些环保宣讲活动。

 

这五个年轻人是三年以来在两千多名青年环境使者中的佼佼者,他们各有特色。比如说年纪最小的苏璟杭同学,尽管还是一名高中生,却特别关心环保。为了做环保的宣传活动,她希望在他们学校举办一个环保的讲座,邀请我们去做宣传。在一个中国的中学里举办一个环保的系列讲座,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很难。除此以外,这个高中生在去年还到了山西做了一周的支教活动,自己联系山西的学校去当老师。一个高中生去当老师是很神奇的,而且在当教师的过程中,环保是她宣传的核心内容。

 

在这里面还有一名学生来自于传媒大学的檀易晓同学,今年本科毕业。她入学的时候正赶上2008年奥运会,她走上环保之路受到当年绿色奥运的影响。她当时也是作为一个志愿者参加,但是她觉得北京奥运会把科技、人文、绿色作为三大主题,环保作为其中重要的主题时,对她来说影响很大。

 

另外三个人包括北大的阳平坚,还有滕帆以及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李柏熹同学,他们三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特色。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是青年使者的优秀代表,青年使者的很多优点在他们身上都有所体现。我也希望其他更多没有机会去参加这个活动的年轻人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的东西。国际交流毕竟名额有限,出去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更重要的我们还希望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来更坚定我们青年环境使者未来发展的道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  中国词条  友好  友好词条  未来  未来词条  青年  青年词条  环境  环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