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发展公益别泛道德化

 

        继去年郭美美风波之后,加之其他原因,今年公益慈善机构筹款总数同比都有下滑,而浙江施乐会因为捐款提成机制消息爆出,遭遇了大面积的批评。当主流网络舆论倾向指责施乐会的同时,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观点超越了纯道德的指控,从公益行业的正常发展来理解这一现象。

 

        面对施乐会的提成机制,这一行为首先没有违反刑法。而乐捐好施本身就是民事法律行为,当然施乐会规定捐款可提成与“100%到达受助人的手中”的口号有冲突,但是捐款人在明知会有提成前提下还愿意捐款,则是本身就认可了这样的机制。

 

        公益慈善机构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用规模运作的优势和职业的团队救助到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公众认同这些机构的价值理念,但是缺乏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将资金捐给在公益理念和操作能力上最匹配的团队,无疑是对全社会都最有益处的方式。

 

        但是,现在面对公益信任危机一个矫枉过正的趋势,就是公众过多用道德的眼光来看待机构管理和运作的过程。在对施乐会的讨论中,这家机构为何而设立,他们究竟帮助了多少人鲜有被提及,而所有的眼光都聚焦在捐款提成这一点上。而这种方法是否带动了更多捐款帮助到了更多的受益人,又被忽略。

 

       而在技术上来讲,公益捐款提成是公益机构如何最大化地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方法。在符合机构发展理念、国内公益行业发展不成熟和不违法的前提下,这个工作方法没有对与错的问题,只有是否有效的问题。什么样的促进捐款办法最有效,提成是否更有效,比例该是多少,都是可以探讨的技术问题。如果过早地运用道德批判扼杀一切技术改进,因循守旧,公益行业又如何能够前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发展公益别泛道德化  道德化  道德化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发展  发展词条  
公益

 公益,生活,以及一切

   开头是最困难的。就像演讲的第一句话,明知道人人都期待听到一个幽默又不失深度的句子,自己却无能为力。   我在医学院读了五年,学习哪些细...(展开)

公益

 韩寒:中国慈善的杂谈

 中国的慈善机构是很淡定的,因为他们都是政府机构,事态再失控,他们都不害怕。他们知道,他们拥有最后一道防线:舆论消灭权。在这些慈善机构们到了最危险的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