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王振宇:东莞打黄舆论为何分化

【背景】近日,中央电视台对东莞地下性产业进行披露,当地出警6000多人抓了60多名嫖客与性工作者,曝光东莞情色行业的新闻一经播出,来自网民的热议也随之不断升级,在官方与民间舆论俨然形成两个舆论场。

 

不同于央视高调地揭发打击,不少网友竟在网上声援起东莞来。央视东莞报道何以被调侃?社会舆论为何分野? 众人围观、消费东莞事件的背后,折射出当下怎样的深层次社会心理?

 

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振宇认为,近年来央视受到指摘的这些新闻报道,其内容往往有三类:一是官与民的对立,二是富与贫的纠葛,三是强与弱的博弈。它们是今天中国社会若干矛盾的集中体现,而前者在现实社会的过分强大导致了虚拟世界里对立面的强势舆论反弹。

 

“此次事件中我们会发现,不少公众已经完全将自己的立场置于性工作者一边,有网友戏称今晚大伙都是东莞人,央视无情而人间有爱。这或许是这些年来民众的尊严感、幸福感太低,被社会强权侵犯和欺负的感觉太强。”

 

王振宇接着说,“这是大众在感同身受地抒发自己的不满,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从求职、住房到子女的入学、看病,桩桩都要求人,件件都是难事儿,这种不满是针对以央视为代表的党媒的,更是针对公权力的。”

 

“社会不公正事件的逐渐增多让人们的幸福指数不断下降,在尊严感和道德感被严重剥离之际,大众从前对性工作者的歧视逐渐减弱,最终竟演化为一种同病相怜和惺惺相惜,东莞事件的报道就是一根导火索,点燃了大家压抑已久的愤慨之情。”王振宇说。

 

此外,王振宇还直言不讳称,此次民间与官方媒体某种程度上的对抗,其表达“越来越技巧化,越来越成熟风趣,也越来越理性了”。“一边是现场直播,一边是网民参与,一边是义正言辞的扫黄打非,一边是幽默风趣的冷嘲热讽,这样的情形实在是有趣。这是一种社会意见的多元化的体现,它表明社会对不同阶层的包容性日益增强,但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官方的失望和不耐烦,很值得玩味。”

 

最后,王振宇总结道:“此番央视的披露,东莞的色情产业暂时倒了下去,而民间对于性工作者去罪化的探讨却方兴未艾,以解构主义为代表的话语体系和善意力量正一步步向央视为代表的官媒逼近,提醒着上层尽快改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王振宇:东莞打黄舆论为何分化  王振  王振词条  东莞  东莞词条  分化  分化词条  舆论  舆论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