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心智障碍领域NGO集体发声

 

 

         2010年11月29~30日,中国首届心智障碍领域NGO研究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60多家机构的1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心智障碍领域NGO政策平等对待、组织管理、自身建设与运营成本、早期教育、就业服务与社区居住、重度和中老年心智障碍者安置、心智障碍NGO之间的网络平台建设等诸多问题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深入研讨。

 

 

 

 

 

利智10年走完一个圆?

 

 

        今年是北京利智康复中心成立10周年。在中国,任何一个存活10年以上的草根组织,一定都有值得分享的本土经验。 这次论坛上,利智康复中心创始人肖培琳说,尽管通过利智的服务,已经有60多名智障青年参加了竞争性的工作;在支持性就业服务方面,利智也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流程,但是,回头审视过往的日子,目前的利智和2000年的利智是一样的境遇。在场地、资金、人才、如何有效获取政策支持、行业之间的合作等方面,仍然存在相同的状况。 走了10年,似乎只是在相同的一个点上转圈圈,而社会在这10年中却在高速发展。心智障碍者及其家庭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也在不断增加,所有的这些,都给整个心智障碍领域的NGO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利智遇到的问题,不单是一家的问题,而是这类服务机构共性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服务于心智障碍者的NGO数量,北京有几十家,全国仅有数百家,主要分布在大中型城市。近30年来,心智障碍者由家庭养护的单一模式逐渐向多元化转变。越来越多的心智障碍者走出了家门,他们需要更多专业工作者和专业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以满足心智障碍者在康复、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中国心智障碍领域NGO服务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应运而生的,但社会和政府对它们的了解却很少。

 

 

        通过什么方式让全社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需求呢?在南都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利智举办心智障碍NGO领域的论坛,也以此为自己“庆生”,更是希望通过论坛增进行业间的沟通与交流,发出该领域NGO的声音,以期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出台,使心智障碍者及其家庭、心智障碍领域NGO,乃至整个社会最终受益。

 

 

         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徐永光说, 希望这个论坛能够发出一点声音,让社会更多的人关注这个群体。为此,肖培琳还找到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中心并与之合作,希望可以拿出该领域的研究报告,并给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

 

 

        与会者说:“大家想一起做点什么事情,一定要考虑什么是我们的共同利益。从公共利益角度来讲,我们需要争取更多的政府资源,打开基金会这个口子,像南都公益基金会这样支持我们做事。共同使命加共同的利益作为凝聚点,来敲政府的门,募集公益资金。”

 

 

        本次论坛的一个重要产出,就是与会者达成一个共识,将每年举办“心智障碍NGO领导人论坛”,基于影响力、地域、性别等因素,大家分别在东部、西部、北部、南部、中部的机构中,民主推选出五家机构负责人组成第二届论坛筹委会。搭建心智障碍领域NGO平台,为心智障碍者提供的服务将更具专业化和市场化,并逐步实现社会组织行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心智障碍服务NGO ,准备好了吗?

 

 

        清华大学王名教授在最后总结的时候,对中国NGO所处的时代做了一个非常明朗的分析。他说,我们要做好准备,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公民社会的时代,中国NGO正在走向时代的前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代。

 

 

        他回忆道:“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1999年说过,21世纪是NGO的世纪,我当时说离得远了,过了10年我发现 NGO的时代真的到了。”他列举了三个方面来印证他的判断。 第一,NGO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结构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几年的公益捐赠总量在发生巨大的变化,2008年超过了1 000亿,2009年官方的统计是300多亿,2010年社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 000亿左右。除了总量的变化外还有结构的变化,中国人自己有钱做公益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很多富人已经有相当多的条件来支持基金会,他预测“不出五年,非公募基金会、私人基金会、企业家和富人成立的基金会,不光是数量,还有资金额度,拥有的资产总额都将超过公募基金会。” 

 

 

        另外,在政府一方,王名观察到,最近这段时间各级党政部门都把和谐社会建设,有的甚至提出将公民社会作为党政工作的第一项工作。大家熟知的政府购买服务虽然力度还有限,但才不过两年的时间,准确说一年多时间里各个地方都拿出一些指标,北京拿出1亿购买社会服务,购买服务的背后就是腾出公共服务的空间和领域。

 

 

        第三,这个领域已经出现更新换代的明显趋势,年轻人成长起来了,这意味着NGO的发展进入年轻化的时代。他们基础好,又面临这样一个好时代,对NGO的发展来说,或者就公民社会的发展而言,我们正在迈向这样一个新的时代。

 

 

        然而,面临这个时代,NGO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当有人出钱的时候,你能花好钱吗? 能提供专业的服务吗?这方面接下来的挑战对我们才是实质性的挑战。”他问在场的参会者。

 

 

       对于服务机构来说,怎么应对这样一种井喷一样的公益慈善的发展高潮?对整个发展的趋势来说,政府在政策、 法规、体制上,虽然也有很多的问题,但是在往前走,这对NGO的挑战也是非常巨大的。 中国社科院助理研究员李敬也说:“其实我是蛮担心助残NGO组织的发展,因为政府的脚步跟上了,政府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据她透露,北京市的残疾人服务机构中,每年都有一部分机构通过自愿申报的方式,进行年度的机构评估,机构评估之后就会按照不同的等级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2010年评估方式发生了很重要的改变,李敬恰恰承担了这个改变环节中的一部分工作。12月13日以后进行机构年度评估的,相关部门就会向服务机构要求提供11月底之前的服务使用者的名单,对服务使用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这个调查将部分决定服务机构在这次评比中的排名,而名次和资助额度挂钩。这次机构资助的力度比以往都大,范围也比以往宽。北京市的残疾人服务机构将近80家,甄选范围大了,竞争也就更激烈了。北京市还下发红头文件,所有和残疾人相关的机构,如果申办人愿意申请残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就可以去区县残联申请,有3万块钱注册资金就可以登记,区县残联依照这个政策文件是不可以拒绝的,对申请要在30天工作日内答复。以后对北京市的助残机构来说,注册并不是很难事情。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五届主席团副主席马廷慧对这次论坛给予很高的评价。她说, “我在学校、教委、区残联、 市残联、中残联都任过职,参加过无数次的会,但是唯独这次会议,这样的规模、这样的形式、这样的群体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我们都是为心智障碍者服务的,民间机构坐下来讨论咱们的事情,我很兴奋,也很珍惜这次会议的机会。这次会议当中我看到了所有的参会人员自觉参与 、自觉负责的精神。还有,这些年轻人让我感觉我们可以放心的让他们干。”

 

 

(刘海英根据会议记录整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心智障碍领域NGO集体发声  发声  发声词条  心智  心智词条  障碍  障碍词条  集体  集体词条  领域  领域词条  
公益

 社创案例 | Women Lik...

       一个当了妈的女人有多难?为了照顾孩子,妈妈们往往选择了回归家庭,暂时阔别职场,可当她们想要重新融入社会的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