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参与国际发展工作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你是在哪一年去曼谷就任于英国隆纳济世助残的?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这些年在这家国际NGO经历的个人发展情况?

 

我是2011年6月开始就任英国隆纳济世助残东亚太平洋区域代表,驻曼谷。此前的1997~2007年间,我在英国救助儿童会中国项目工作超过10年,并在最后两年担任项目总监,2006年被派往孟加拉担任了半年的英国救助儿童会孟加拉项目的临时国家代表。这些经历为我在国际环境下参与发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英国隆纳济世助残4年的工作期间,我有机会与联合国发展机构、国际NGO、其他多边和双边组织,以及东亚太平洋地区8个国家的当地NGO打交道。这进一步丰富了相关阅历。

 

 

2007年到曼谷数月后,我帮助英国隆纳济世助残东亚太区域办公室成功注册,使其资助和助残项目活动领域扩大到多个国家。同时,成功地为这些国家内的合作机构筹集到数百万美元款项,用于助残和发展工作,并在区域性论坛和NGO的网络组织中被推选担任领导职务。

 

 

在海外的国际性区域组织工作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中国人在这样的机构从事发展工作,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局限?

 

 

发展工作涉及不同领域,工作性质多样,因此对人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下面是一些基本的原则。

 

 

个人素质。个人素质上最重要的是必须能够理解发展是什么,遵循一些公认的原则,如公开、透明、参与、尊重多元(文化)、认同组织愿景、使命和价值等等。发展领域的工作不像营利性工作那样要求衣冠楚楚。你应该微笑友善,令人感到亲近愉快。发展工作的职位不是仅仅具备相关学历背景或者职业经历和技能就够了,个人素质和态度同等重要,以下网站提供了关键的要点供参考(www.progressio.org.uk/content/personal-qualities-development-worker)。

 

 

(1)对社会公平、消除贫困的责任感,以及人们可以通过共同努力改变生活的信念;

 

 

(2)灵活性、创造力和适应力,能够对压力和变化进行管理;

 

 

(3)富于创新能力,勇于变革并追求卓越,正直,成熟和明智的判断力;

 

 

(4)立足现实。尽管变化是可能发生的,但却不能强加与于人,促成改变需要时间;

 

 

(5)敏感,尊重文化、性别、宗教,意识形态和种族差异;

 

 

(6)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以参与和尊重的态度与不同背景的人士沟通和共事;

 

 

(7)平易近人,倾听和回应服务对象的需求,为人善良,能够加强有效的工作关系;

 

 

(8)有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学习的心态,实事求是;

 

 

(9)必要时学习一门当地语言;

 

 

(10)有性别意识,能够推动性别敏感的发展方法;

 

 

(11)坚守使命和价值观 。

 

 

能力。能力和个人素养高度相关。例如,能够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培训和技能分享的方式转移和传递知识和技能,并对它们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地情况,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工作;能够推行一种好的方法;沟通能力,以参与和尊重的态度与他人共事; 加强有效的工作关系的能力;应对压力和变化的能力。以下网站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要点供参考(www.kent.ac.uk/careers/sk/skillsdevelop.htm)。

 

 

 中国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曼谷从事国际发展工作的非泰国籍人士多来自西方国家,他们的专业能力很强,赴泰前已经有了海外工作经验,他们在泰国很受欢迎。我自己感到很幸运,能够得到隆纳济世助残的这个职位。

 

 

因为拥有精明的商业头脑和数理方面的才能,中国人在工业或科学领域相比西方人有很多竞争优势,但在发展领域的情况就很不同了。有位菲律宾人告诉我,我是他在国际发展层面工作所见到的惟一的中国人。中国在社会发展领域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甚至落后于一些亚洲国家,如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和菲律宾等国多年。国际发展领域内的中国人大多数是海外华人,拥有的教育背景使他们能够很好地胜任国际化的发展工作(编者注:中国的公民社会和发展领域起步较晚,由于独特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本土组织的成长在受到外来的影响同时,有着鲜明的本土特征,因而可能从话语、策略和手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中国(大陆)人进入国际发展领域的一个最大障碍是英语,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多数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人不能熟练运用英语,使我们在和西方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英语是中国人进入国际发展领域的第一道受限门槛。

 

 

然而,这个障碍一旦被跨过,中国人就能以自己的智慧、聪颖、快捷高效的行动以及敏捷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务实(而非夸夸其谈)的作风(这在当今的西方文化中,尤其在国际发展组织中备受欢迎)展现中国人的优势。

 

 

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能成为英国隆纳济世助残的亚太区域代表的原因是什么? 

 

 

正如刚才所言,我蒙受了幸运的眷顾。相比其他的一些申请者,我个人认为自己并不具备足够好的背景。他们事后告诉我,在这个职位的人选确定之前,他们面试了很多人。入职后我是经过6个月的试用期后才正式转为正式员工的。

 

 

中国是世界上残障人士众多的国家,这个群体的数量高达8 500万人左右,而且75%在农村。隆纳济世助残正与中残联密切合作,与不同的相关方合作,超越传统的助残模式,为农村残障人士提供培训和生计发展机会。隆纳济世助残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能力和愿望,应当获得不同的职业发展机会。我现在的职位,有助于隆纳济世助残参与应对中国残障人士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中国人(未来)对国际发展领域能够做出什么样的贡献?现在提这个问题是否还太早?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不认这个问题提得太早。当然,从中国的社会发展领域而言,总体上我们还无法与西方国家相提并论,目前中国的现状是,除了纯粹的服务提供,中国发展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 特别是在中国面临解决人权问题的事务之际, 中国人参与发展工作不仅是为了发展中国,同时也会对世界的发展领域有同样的贡献。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波及全球,中国社会发展同样将具备如此的力量,只要我们能够从现在开始。

 

 

从另一方面而言, 许多西方发展专家在很多情况下因为对中国缺乏深入了解,在中国开展活动感到难以施展。作为中国人,如果拥有国际发展的丰富经验,同时又了解中国的文化,懂得如何合作,理解现实的社会问题,又具备政治敏感性以及语言优势,就能够比外国人做得更出色。就我所知,有很多国际NGO正试图聘请中国本土人员来领导他们在中国的机构运作,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人在人力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做得比外国人好。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从中节省的人力成本能够用于帮助世界上更多的弱势群体。发展是成长的一个过程,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层面,NGO都能在很多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发展领域没有国界,做好国内的发展就是对国际发展的贡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具备  具备词条  素质  素质词条  参与  参与词条  能力  能力词条  需要  需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