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老挝班井村:中国NGO与海外企业首度合作社区项目

 

GEI与中国海外企业合作首次破冰

 

作为中国的一家本土NGO,全球环境研究所(GEI)自2007年起致力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研究,不仅希望能推动中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如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环境行为指南),鼓励和指导企业在对外投资中的环境和社会行为;还希望能与企业在海外开展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的合作,保护当地环境,促进当地社区经济发展。

 

中国NGO与中国企业在海外合作开展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工作一直都是一道难题,中国NGO力量薄弱,长期以来企业对政府的依赖,以及企业对环境和社会责任认识的不足,三方面原因导致双方合作困难。历经3年的努力,GEI与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以下简称“Sinohydro”)老挝南俄5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NN5发电公司”)于2010年12月签订合作备忘录,计划在南俄5水电站建设影响的琅勃拉邦省扑坤县班井村开展沼气技术推广项目,将优良的中国沼气技术引入老挝,充分利用禽畜粪便,使沼气这一新型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有效运用于当地养殖业、种植业、生活用能等领域,以期解决班井村生活用能需求,提高当地村民生活生计水平,同时显著降低森林砍伐率,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此举开创了本土NGO与中国海外企业合作的先河。

 

关于南俄5水电站

 

 NN5发电公司是 Sinohydro在老挝的分公司,主要负责管理Sinohydro在老挝投资的南俄5水电站项目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以及即将修建的南乌江梯级水电站和巴莱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行。南俄5水电站是Sinohydro在老挝市场上第一个以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进行开发的水电站,项目位于距老挝首都万象北部300公里的南汀河上。电站装机容量2×60MW,年发电量5.07亿千瓦时,为年调节性能电站,项目总投资近2亿美元。计划于2012年3月开始下闸蓄水,2012年底竣工。

 

合作方式

 

GEI与Sinohydro的合作可谓是一波三折。最好的契机在2008年,这一年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开始全面关注海外投资企业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海外企业在境外投资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而水电大坝是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受国际河流组织的邀请,GEI与其共同拜访Sinohydro对外联络总经理,并建立了初步联系。此后一年里GEI多次与Sinohydro交流联络,恰逢此时,GEI的海外企业环境政策项目研究已有初期成果,还针对老挝政府开展了初步的环境政策的倡导和研究,故向其提交了合作意向函,就老挝南俄5水电站的社区发展项目进行合作。一个好的时机、一个好的议题,加上充分的准备最终推动了GEI与Sinohydro老挝分公司的初次合作。

 

老挝班井村沼气技术推广项目是第一个GEI与中国海外企业在海外开展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的合作项目。GEI和NN5公司共同承担项目运行费用,项目预算约为72 100美元,其中GEI负责聘请和支付沼气技术专家的费用,并监督施工进度,占项目总费用的30%左右;NN5发电公司支付沼气池修建过程的建材费及设备费、专家等人员在当地的交通和食宿费,占项目总费用的70%左右。GEI和NN5在经多次调查与研究,设计出沼气项目,并征询了当地社区居民意见,得到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此项目不仅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还可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项目的合作方式为GEI与海外企业合作的初期模式,即企业和NGO共同出资,开展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项目,而随着中国NGO的发展以及中国企业环境和社会意识的认知增强,希望在未来的海外投资过程中,中国企业能积极主动与NGO合作(企业承担全部的项目经费),把其社区经济恢复计划和环境管理规划交予有经验的NGO负责设计和实施,而不是只依赖于当地政府部门(初期和后期合作模式请见图1)。GEI希望通过相关的探索,建立中国企业和中国NGO合作模式,以NGO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设计来实施社会和环境管理项目,指导和帮助企业执行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

 

 

沼气技术推广项目

 

南俄5水电站水库位于班井村附近,淹没了村里35户人家的耕地以及村里大面积的低地放牧地,被占用的土地以现金、粮食等方式补偿到每户,并为村民提供养牛和种植等技术的培训。为保护库区周围的森林,减少村民上山砍伐的机会,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GEI和NN5发电公司合作开展了沼气技术推广项目。

 

沼气一期工程(修建5口)于2010年12月开始,为受水电站建设影响的5户家庭修建5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在农户的积极配合下,用1个月时间修建完成并有3口顺利产气。在一期工程成功的影响下,二期工程于2011年3月顺利开工(修建27口),并于5月完工。沼气项目中采用了水压式和分离水压式两种方式,借此进行比较,得出今后在老挝推广使用的沼气池形式。经农户使用状况、气压稳定程度和火力燃烧状况等比较分析,推荐今后在老挝推广使用分离水压式沼气池。

 

 

由于班井村位于老挝北部山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村里大部分人是苗族。老挝翻译曾对我说,苗族人团结,接受新事物比较慢,世代的生活习惯使其节奏缓慢,容易满足。故在沼气推广和使用项目存在很大困难,一是使其接受并使用沼气很难;二是牲畜散养导致粪便收集不易;三是后期缺乏技术人员维护和管理。GEI和NN5公司用1年时间使村民了解沼气,并通过一期的示范,调动了村民使用沼气的积极性。牛在野外是群居生活,粪便也是集中连片的,收集相对容易,村民积极性高了,牛粪收集更不是问题,看到大人和孩子在山间收集牛粪的场景,很令人欣慰,说明他们逐渐接受了沼气

 

技术人员的培训也非常重要,GEI和专家精选了2位对沼气感兴趣并接受能力较强的人,在老挝进行了近3个月的培训,GEI还编写了老挝沼气修建及使用手册(中文版和老挝语版),给老挝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作为参考。

 

项目施工过程中,交流是一大障碍,专家和农户虽能直接对话,但语言不通,只能聘请翻译作为桥梁,促进沟通和理解,有时也会导致理解的偏差,使得技术人员学习起来很费时费力。但在翻译的帮助下,最终大家交流顺畅,并互相学习。

 

老挝乡村的变化

 

2008年调查显示,班井村里基本生活用能除少量木炭外,90%以上均来源于薪柴,每家每户都会不定期的进山砍伐木材,大部分用于烧水做饭,少量的用于取暖。

 

有了沼气以后,不用上山砍柴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32口8立方沼气池每年可节约薪柴48吨,相当于封山育林112亩。班井村周边那些看上去光秃秃或者只有弯弯曲曲幼树的山,也将郁郁葱葱,展现蓬勃生机。

 

一家修建沼气池的女主人说:“有了沼气太方便了,我每天都用来做饭烧水。也很少上山砍柴了,家里也没有烟了。”笔者走访了几家使用沼气池的农户,不再像第一次进去时那样,呛得眼泪直流,只能在屋里呆几分钟。现在屋里空气清新了,看着也亮堂了,人们不再是隔着烟雾聊天睡觉了。

 

沼气项目还为班井村民的生计带来变化。沼气项目开始后,村里可将沼渣和沼液施用于土壤作基肥,增加土壤肥力,除了使用除草剂清除杂草,不再使用化肥和农药。村民还可用沼液喷洒蔬菜,杀灭蚜虫,提高蔬菜产量。为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沼液还用于浸种。

 

此外,沼气与厕所连通,冲厕所的水直接流到沼气池内,既增加了沼气池内的原材料,又可使厕所不产生异味,简洁干净,使空气中时刻漂浮青草香。

 

村里的另外一个变化,是孩子们可以在灯下学习了。此前,班井村里只有13.3%的少数家庭利用小水电和柴油机发电,其余家庭均没有电。沼气池建成后,安装的沼气灯能用来照明了,孩子们可以在灯下看书学习。当夜幕降临,沼气灯将班井村点亮时,也点亮了村里的希望。

 

(作者系全球环境研究所海外投资环境政策项目官员。电子邮箱:lhkong@geichina.org)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老挝  老挝词条  井村  井村词条  首度  首度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海外  海外词条  
公益

 王名:谈谈公民社会

近来,公民社会这一有着深厚学术积淀和历史传承的范畴被附加上越来越多的政治关怀,甚至被当作一个敏感词语,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误读。作为长期关注和研究公民社会的学者,...(展开)

公益

 美国向何处去?

  美国是否会衰落下去呢?我觉得也不见得。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还需要横向比较其他国家。另外,在全球化的机制下,不像在以前,新的强国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