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什么是非政府组织?

政府组织这个概念在中国还是相当新鲜的。其实,只是在过去的20年里这个词才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术语。这是一个令人迷茫的词汇,因为它看起来指的是所有与政府无关的机构-这样就包括从足球俱乐部到宗教团体在内的一切组织。所以,非政府组织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反观一下西方国家现在所说的"非政府组织"的历史演变,有利于了解这个概念。目前的NGO主要有5个来源:

 

 

首先,早在社会慈善服务成为国家的责任之前,几百年来西方的基督教会就已经提供了这样的活动 -- 包括教育、健康和扶贫。许多有钱的精英乐意捐钱来支持这样的工作。大部分的基督教派还通过一些专业的组织提供社会服务,这些组织就是现在说的"非政府组织"。

 

 

第二,从19世纪开始, 随着新的资产阶级的产生,一些有钱的实业家提供钱给一些私人的基金或基金会来建立学校、医院,给那些需要的人提供福利院,或者提供有利公众的基金,特别是对那些弱势群体。在欧洲,有这种情况,但是在美国特别普遍。特别显著的例子是福特基金会,它就是由创立福特汽车的实业家捐助的,而洛克菲勒基金会就是由一个有钱的银行家资助的。在美国,这个传统还是很强。在一些新的工业领域成功的企业家,象David Packard (惠普电脑公司),Ted Turner (CNN新闻网的创立人),和微软公司的Bill Gates最近都创立的基金会,从他们私人的财产中拿出上亿美元来,利用从永远性的投资中所获得的利息,每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慈善事业。

 

 

第三,贯穿着整个20世纪,特别是在近50年内出现了新的慈善组织,他们大量的资助依靠来自大众而不是有钱的捐助者。这些组织的发展是随着西方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因为更多的普通民众现在都能资助这样的事业。这样的机构在欧洲尤其普遍,例如,救助儿童会、乐施会、世界宣明会、CARE,无国界医生和国际助残,他们在中国都开展工作。和美国那些仅仅提供资助的美国基金会相比,这些"执行组织"也很积极地筹资并且逐步参与到项目中去。像这样的组织,在近几十年来,他们直接地就称自己为"非政府组织"。反之,那些美国的基金会则更倾向把自己描述为"非营利"或者"慈善机构"。

 

 

这三种组织全都带有慈善的目的,此外,我们还要加上另外第四种组织?D由个人组成的会员组织,他们不是帮助别人而是促进他们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这类组织包括很广泛:从患有某种疾病的人士组成的自助和共同支持组织,到为了加强保护或者发展特定社区而建立的基层社区组织

 

 

最后,在近40年,西方出现了很多为了推广某一个观点而成立的倡导组织。 和平主义者组织反对核武器是一个显著而且早期的例子。环保组织现在是最众所周知的例子:像绿色和平和地球之友在美国和欧洲都拥有成百万的会员,像英国皇家爱鸟协会(Royal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Birds)和美国的Sierra Club保护组织也是这样。 但是,还有很多组织致力于其他不同的目标。例如,很多组织倡导性别平等,游说跨国公司改善他们在发展中国家工厂的工作条件,还有组织为了世界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而努力。

 

 

这五种主要类型组织的分界线往往不是十分明显。例如,基金会,宗教组织和慈善的非政府组织也经常致力于环境和社会政策的倡导,一些美国的基金会也执行一些项目,而不仅仅局限于提供资金。

 

 

在这五种西方主要的NGO之外,还有一些组织有时候也被认为或描述为NGO。例如,专业协会(如医生、律师、教师,房主协会等)和学术、文化和艺术协会等。

 

 

总之来说,都很难给NGO形成一个单独的、清晰的定义,最好是把NGO这个词当作一个复杂和多元的组织的集合来理解。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独立于政府控制(虽然他们可能和政府紧密合作,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接受政府的资金),并且他们的建立是为了在整体上或为了社会中的某个特殊群体促进社会利益。这样的组织也经常被称为非营利机构(NPO)。

 

 

NGO 和NPO作为一个整体经常被归诸于"第三部门"(第一部门是政府,第二部门是私人企业)。"公民社会"现在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来指非政府组织,同时也包括一些非正式的公民参与和活动。

 

 

有这么多的不同的术语来描述NGO部门本身就表明现在这个定义还不十分清晰和广泛的认同,而这个话题仍在继续讨论和争论中。

 

 

西方各国的法律对NGO活动的管理也有点不同。然而在总体上,个人或者各个群体的公民都有权利不用得到官方的许可或登记而建立各种类型的组织?D唯一的条件是这个组织不准筹划或从事犯罪活动。人们可以筹措资金,进行倡导和游说,也可以象任何一个纯私人的,非官方的实体那样执行项目。然而,大多数的西方NGO很快就选择正式地登记为慈善或非营利机构,这样主要因为能增加公众对资助者的信任,也可以使双方得到免税。

 

 

尽管各国家的具体框架有所不同,对西方组织而言得到正式的慈善机构的身份也有两个主要的需要。首先,尽管他们可以从事一些创收的活动(包括投资、收费服务、销售产品),在他们的章程里的组织宗旨必须注明他的存在不是为了牟利。第二,这个组织不能从事"政治"活动。然而,"政治的"通常是一个很窄的范畴,例如在这里指那些登记的组织不能够明显地代表竞选公职的人支持或发动竞选活动。但是机构的其他一些行为是不受阻止的,如批评政府政策以及私人企业的行为,或代表某些特定的利益群体与政府磋商(诸如残疾人、妇女、少数民族、穷人)。在西方国家,这是公众争论和辩论的一个领域,一些非政府组织就因为过于"政治化"而受到批评。这是当前西方的NGO的一个概况,发展中国家中的NGO又是怎样呢?显然,会与西方国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慈善传统和慈善活动,通常起源于不同的宗教,包括道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基督和伊斯兰。在过去的30多年里,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迅速地发展了自己的"第三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发展机构的激励,因为它们觉得"公民社会"的参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这些贫穷国家的政府也愿意承认他们不能够为他们的人民提供广泛的社会服务,所以,他们欢迎当地NGO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在中国也是这样。从改革开放的初期,政府看到需要鼓励"社会力量"在服务供给上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虽然NGO不能够也不应该试图取代政府政府必须仍然是卫生和教育这样社会服务的基本提供者,但是NGO仍然是"社会力量"的一个重要成分,特别是因为它们与当地社区的紧密联系使它们有足够灵活性和创意性去认定新的需求,并对需求做出反应。

 

 

中国的NGO群体也十分复杂,有几个不同的来源。政府机构自己建立了几个庞大的基金会,象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少年儿童基金会,中国慈善总会和扶贫基金会。在一些外国人看来, 这些不是真正的NGO,(因为他们是由政府组织的,而没有独立的动因)但是,在中国发展简报看来,他们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成员,具有明显的非营利的身份,并且他们也逐渐变得更加透明、独立和专门化。

 

 

第二,许多社团具有慈善的目的和NGO的特色,还有很多民办的服务机构,他们通常与政府的服务体系(例如通过街道和居委会)相连,但是,主要由当地社区提供资源。

 

 

最后,由个人建立的新成长的草根NGO,他们提供服务给社区中需要帮助的人(例如残疾儿童),或者在特定的问题上提高意识(例如妇女权利和环境保护)。这是一些生气勃勃的社区组织,而且我们预测将迅速扩大。

 

 

政府对这些更加独立的群体的态度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政府想要鼓励社会力量,另一方面也想预防法轮功这样引起社会分裂的群体。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导致一个不太清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对草根组织来说,说服政府创造一个授予更多权利的政治环境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证明他们能够有效调动当地资源,而且利用那些资源用高质量的工作使社区受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什么是非政府组织  是非  是非词条  组织  组织词条  政府  政府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什么是非政府组织词条  
公益

 【3.17世界社会工作日】202...

 世界社会工作日是每年三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二,今年是3月17日。这一天,全世界的社工都会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庆祝这一属于自己的节日。设立世界社会工作日目的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