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社区公益生态技术研究中心:资金丶研发丶执行纵向一体化公益加盟模式

 

  面对PM2.5丶水丶有机垃圾丶缺少绿色等城市生态问题,随城市化的发展在全国扩展丶程度深化丶问题长期化,社会迫切需要公益行业给力行动。

  公益行业的现状是分散的资金使用,NGO的零星创新和弱少的非专业行动力,勉力处理点状问题,更无能应对全国面上的城市生态与社会问题。

  社会要求公益行业超越拍脑袋创新,指出问题而不管解决问题,恐吓促行动的低级阶段,走向以诱导和帮助为基础的专业丶系统丶持续的社区服务。

  解决问题需要解决方案,研发是基础,将有限资金化在刀刃上,优先投入研发,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

  全国面上的城市生态问题需要系统的社会创新,需要资金投入公益研发,将NGO的零星创新和基础研究整合,拿出系统解决方案,并伴随支持,系统升级。

  将解决方案复制给NGO,使NGO获得持续的专业行动力,降低建立NGO的门槛,促生出万千NGO,带来面上问题解决的社会效果。

  面对危害每一个都市人的生态灾患,都市人有强烈意愿投入人力和财力,苦于沒有给力的参与方案和有号召力的全国组织体糸。

  公益行业缺少研究能力,特别缺少针对社会问题解决的研究。所提“研发机构”,并非通用研究机构,如中科院;也非一般公益规律和内部过程的研究机构,如公益慈善研究院;而是针对社会问题,针对资金丶NGO组织的行动,针对居民参与行动的服务,提供糸统解决方案的“研发机构”,以指引资金和执行环节的行动。

  解决问题需要方法丶钱和人以及三者的有机融合。公益行业响应解决PM2.5丶水丶有机垃圾丶缺少绿色等城市生态问题的解决,有钱,有人,也有了解决方案,需要将三者融为一体,行成统一品牌丶统一研发丶统一加盟平台,打造统一全要素行动资源的基金丶研发机构丶NGO组织三位一体的帮助居民行动的纵向解决的全国公益行动结构!

  资金丶研发机构丶NGO组织三位一体的行动,也是其它社会问题的有力解决方案。

  人都会驱利避害!传统居民参与的环境解决方案,是痛苦方案,总是让居民减少,以眼前的个人的持续的痛苦,期盼未来的公共的好环境,违背人的天性,只适合少数公民,排除了大部分居民的有效参与。

  城市生态问题和其它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一增丶一减丶一循环。

  一增,增什么?增加环境的生态服务能力,具体就是增加环境中的植物丶水丶土,增加自然的净化能力。

  一减,减什么?减少向环境中的污染物排放。

  一循环,循环什么?物品要重复使用,就减少了能耗,间接减少污染物排放。污染物要进入生态循环,变成生态系统的能量。

  城市生态问题根本是绿色生活方式问题。居民要组织起来,监督企业的排放,督促政府出台相应法规,减少物品的消耗,要重复使用物品,选择绿色产品,在社区重建生态循环产生自然的净化能力。

  城市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建设公民社会。城市的基础社会问题是原子化社会,社区自组织能力低下。解决方案要实现私利与公益一体,要从帮助居民实现私利角度入手,要把居民家庭的生态建设与公民培养溶为一体,要把社区自组织和城市生态一体解决,城市生态与社会问题都能在面上得到解决。

  如何在社区开始绿色生活?减少物品的消耗和选择绿色产品属于痛苦类,人避免痛苦的本性使其难于持续。交换循环使用物品和在社区养花种菜重建自然的净化能力属于幸福类。交换循环使用物品是间接改善环境,有利于居民的交往。都市人人喜欢亲近绿色,在社区养花种菜是生活基本内容的追求,可以直接改善环境问题,居民的自驱力强,能增强选择绿色产品的耐力,能锁定行动改善的正循环。

  中国的主流人群关心城市生态与社会问题,田园生活是她们的梦想!但中国的主流人群没有在社区养花种菜的能力,NGO也沒有帮助主流人群的专业能力,全国需要上万个NGO组织在社区幇助居民,如何让现有的NGO组织拥有专业的服务能力,如何能孵化出成千上万新的NGO组织?

  统一的解决方案可以解决当前公益联盟的松散无力,将基金丶研发机构丶NGO组织有限的公益资源有机聚合在一起形成拳头-解决城市生态的全国公益行动加盟模式!

 

 

  社区公益生态技术研究中心

  牛健

  2013.03.16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益  公益词条  纵向  纵向词条  一体化  一体化词条  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词条  研发  研发词条  
公益

 深圳拟规定所有慈善组织都可募捐

为了防止政府在慈善事业中出现“缺位”、“越位”和“错位”,深圳拟明确规定在职公职人员不得担任慈善组织负责人,部门不得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或通过行政指令做慈善募捐,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