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居家养老模式

王艳蕊

北京乐龄合作社主任

 

       今天在座的是社区基层的工作者或是社区草根NGO,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点感触。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乐龄走过这么多年是怎么开展工作的?特别是针对老人服务这方面。

 

       乐龄2006年底开始筹备,走过5年,2007年3月,正式进入试点社区开始工作,2008年10月注册成立北京乐龄老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其间我们也注册过公司,到现在真正可以按非盈利方式运作,这也是一个民间组织发展的缩影,但是我觉得越走越困惑,我们未来的前景真是无限的光明吗?

 

       其实乐龄是一家针对中国老龄化问题推动社区居家养老的民间机构,区别于传统老人服务机构,养老院之类,乐龄是做社区居家养老,希望让每一个老人能够在家中快乐面对乐龄年华,我们不离开他的家,不离开他的家人,不离开他的邻居,不离开他的朋友,在自己的家里渡过最快乐的晚年生活,这是乐龄的一个愿景。我们还有一个含义就是乐龄的含义,“乐龄”源于新加坡,是说退休老人可以真正过上更积极更向上的生活,所以是乐龄,机构名字也源自这个词。我们包括几项工作:社区老人支持网络、居家专业服务,贫困老人的援助。

 

实践分享

        我想先分享我有一个实践,刚开始做时,一说社区老人服务就会以为组织志愿者上门探望空巢老人,我们当时也有这样一个想法,当刚进入社区时,也组织了这样常规探访,但没有做下去,是失败的。发现由于志愿者的流动性和管理等问题,刚刚上路的志愿者还能够坚持一个月每周一次去探望空巢老人,再一拨志愿者可能就是一月一次了,去一次又换一拨,这样可能对我们社区老人不好,志愿者是要进入到老人家里去探访空巢寡居老人的,会发现你跟老人要想建立关系必须是一个长期的关系,我们觉得这种方式基本上是对老人的一种打扰,所以我们就暂停了。

 

       我们在社区调研时,发现社区老人最需要的是医疗、健康、医疗、教育、文化娱乐,比如医疗,因为我们工作的社区一般都是低收入的社区,他们会提出我们看不起病,怎么能帮助我们,我们组织了义诊,就是医生志愿者,由于我们自身能力的问题,义诊只能是一次性的,不能进行持续性义诊,后来因为政策,这方面的社区服务很多已经进入社区,可能解决了很多这方面的问题。所以这个项目也没有变成一个长期项目。

 

       那我们后来坚持下来的是什么项目?是做社区老人的互助平台,我们发动社区老人志愿者,让他们自己成立自己的小组,这些小组是唱歌、跳舞,引导他们从简单的兴趣文化向公益互助来发展,让他们去关注到这个社区里的一些高龄、困难还有其他需要帮助的邻居,社区老人互助平台项目便发展起来。其实乐龄还是CCPG成员,当时我们那个项目也获得了CCPG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乐龄慢慢成长起来了,我们大概成立了20多个公益小组。

 

       有个测量血压的许阿姨,是我们最早上门探访的老人,我们当时选择她,是因为她的丈夫刚刚去世,她和她老伴儿的关系特别好,一说到她老伴儿就开始掉眼泪,她很难走出当时的状况,后来我们发展这些老年互助平台,让她参与到其中一个小组,并成为这个小组的核心副组长,这个小组主要是负责给社区老人测量血压,她负责每周二下午来测量血压,她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走出了当时困难的那个状态。

 

       社区居住养老平台项目实现的流程,在这儿我就不具体介绍。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跟我探讨,上午也有几个朋友在分享大家的工作流程,其实会发现大家的工作流程很相似,但结合我们真正实际的社区工作,有一些具体操作的不同,这是我们在做社区工作中发现的。我们做的天翔社区创新项目会强调跟社区居委会的合作,通过合作开展组成社区项目创新项目还有一个评审小组评审社区的老年公益小组,他们自己也可以申请成立小组,评审包括资金的使用、具体工作的安排等。

 

       第三个试点是开展贫困老年的援助项目,社区有这样一批老年妇女是没有收入的,2008年后才开始有了收入,每月有200块钱的补贴,我们根据这样的老年妇女需求开展了一个小额援助。通过发动社区互助组,对经济和身体有困难的老年妇女进行技能培训,支持她们开发手工艺品,通过义卖等方式帮助她们取得收入,从而达到改善老人生活质量的目的,同时组织有针对性的团体训练,为老年妇女提供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援助和支持,最终让老人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实现有尊严的晚年生活。目前已有33位阿姨受益。

 

       第四个部分是开展专业的居家照顾和运作服务。我们培训专业护理员,为老人提供照顾服务,这些服务是有收费的,我们也跟政府签订了居住照顾协议。还有一些日间照料公司,可以让老人在这里接受照顾,我们这些工作都会为围绕怎么样让老人在家中度过他快乐的晚年,通过这种理念真正的开展社区老年服务。

 

目前状况

       乐龄的收入来源有几方面:刚刚拿到民非身份,可以纳入政府购买渠道,今年30%到50%左右是通过政府购买;自我造血,通过服务收费来获得一些收入;第三社会募款,包括一些基金、个人捐助的支持。

 

 思考

       一是创新。我们经常会说创新,但是我觉得作为民间草根机构在发展中,特别是中国公益基金发展,很多时候我们基础东西还没有做牢,还没有做起来时,便过于强调创新。我想我们先把基础做好打扎实,真正使一个个服务对象得到满足时,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创新。我们经常会提到创新点在哪儿,我觉得真正能够看到有一天我们能够服务中国1.4亿的老人,如果有一天真正能服务到几千万老人,可能就是一个创新了。

 

       二是社会服务。很多时候强调社会管理从基层应该摸索很多的经验,但是发现在社区服务层面,真正的社会管理会是党委领导、社会政府组织,还有社会协同,最大的难点就是怎么跟政府衔接,如果我们没有办法跟政府衔接起来的话,我觉得社会管理创新也难能够打通社区服务这条线,所以自下而上的尝试和自上而下的确保,包括民间组织和政府的合作,需要更多思考。

 

       三是社会企业。我们也在做社会企业,还得到了社会企业的培训评奖,我们是首批获奖的学员。社会企业的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从社会问题的角度去操作,怎么更有效的整合资源解决社会问题,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企业如果是一个很成熟的盈利模式的话,更偏向企业化操作。所以我觉得社区服务要从需求出发,从社会问题出发。

 

       四是坚持。如果我们真正想做公益,很多人都会对你说这个事做不了,你等到的是一个很失败的结论,你有没有勇气去面对失败,能不能坚持下去?用乐龄的案例,我们走过5年坚持下来了,我们会看到希望,我相信更多的伙伴们会看到希望。

 

(根据录音整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居家养老模式  养老  养老词条  居家  居家词条  整合  整合词条  建立  建立词条  模式  模式词条  
公益

 全国医务社会工作团体督导工作坊

“听说团体督导是仅次于个别督导的有效督导形式?你觉得团队会议是团体督导吗?团体督导因为时间有限常常是和团队会议一起的,会有很多行政事务,工作任务的安排分工。团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