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第四届全国教育公益组织年会概况

    

       2015年11月14日至15日,第四届中国教育公益组织年会将于成都举办,大会专门安排沪江CCTalk进行全程在线直播,欢迎大家收听。

       请点击链接收听!http://www.cctalk.com/course/153141650285/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教育公益组织年会”自2009年起两年举办一届,对当前教育公益组织的发展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对热点教育问题与教育公益组织发展问题进行研讨;促进教育公益组织实践探索案例的交流与学习;也是民间教育行动者之间信息激荡、交朋会友、资源对接的聚会,集体发声与展示的平台。

       本届年会主题“慧聚——教育变革促进教育公平”,这呼应了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飞腾发展的当下教育领域发生的各类变化。年会意在协助教育公益组织打开眼界,关注在互联网等新技术迅猛发展所触发的教育变革的多种可能性及教育公平面临的新问题,并对教育资源有新的认识和整合方式,启发公益组织的思考,增进彼此间的交流、学习与合作,共同促进中国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

 

       据悉,以往的中国教育公益组织年会都由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为各NGO搭台唱戏,今天的第四届年会他们也积极引入了更多合作方,今年由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主办。成都萤火公益发展中心承办,教育公益联盟协办。浙江敦和基金会、香港乐施会为年会提供了资金支持。

       因应互联网技术发展对教育现状的巨大冲击和难得机遇,在全球范围内,教育创新和变革的风潮正方兴未艾,生机勃勃。目前,中国教育也在艰难地走出狭窄的定义空间,成为多方互动、跨界促变的关键领域之一。

 

       如何认知、理解并积极投身于这场巨大的教育变革之中?如何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和基本理念?如何在更宽阔的视野中看到教育资源的多元与丰富?如何抓住教育技术快速更新、教学组织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契机深化自己的工作?如何正视创新可能带来的城乡教育鸿沟加深的隐忧?如何助力乡村学校和教师积极汇入教育变革的潮流?如何以教育创新与变革的成果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进展?如何让教育公益组织形成合力而更有力量?这一系列追问,正是中国教育公益组织面临的真实挑战,也是本次年会希望共同探讨的问题。

       14日上午的会议主题是:全球浪潮与本土现状的对话。

       Aha社会创新学院创始人顾远的发言主题为《打开我们的教育想象》,通过分享诸多国内外前沿教育创新案例,强调“教育变革应该从挑战假设开始”,以颇具颠覆的角度,打开教育公益组织的思路。

顾远  《打开我们的教育想象》

 

       好未来教育科技集团宁柏宇所带来的演讲是《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开辟的教育空间》,分享了他们实践互联网教育创新过程中的思考,并希望以商业领域大量的教育创新实践给公益圈的伙伴们带来启发和借鉴;

宁柏宇演讲  《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开辟的教育空间》

 

       广东新南社会发展中心在第四届教育公益年会委托下,面向11家NGO组织进行了访谈,基于该访谈成果,总干事刘韬给大会带来了主题为《公益人对教育创新的“思”与“痛”》的报告。通过细致的调查数据报表分析,揭示了教育公益人眼中中国教育现状中潜伏的四重危机,以及为了应对这四重危机,NGO教育组织怎么理解互联网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如“互联网+”能够改善目前僵化的主流教育吗?互联网能够让人产生真切的教育连接感吗? “互联网+”能不能解决农村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危机?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来说一定是积极的吗?相信这样的追问与反思,将伴随着中国教育公益组织的发展成长之路。

刘韬 《公益人对教育创新的“思”与“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杨东平发表了主题为《农村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改革发展》的演讲,就历年来农村教育发展遇到的困境以及公益组织的工作与援助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了梳理,我们相信公益组织的工作找准了落脚点,才能够有更大的操作力。

       杨东平《农村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改革发展》

 

       随后,杨东平主持了以“教育变革促进教育公平”为主题的圆桌对话,分享了与会一行于前不久赴卡塔尔多哈参加WISE世界教育峰会的见闻与感想,以及其对中国教育厄待创新的现状的诸多可贵启示。

       14日下午,来自各个领域的教育实践者们分享了关于教育改革的4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案例,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以及不同的发展模式下,各自为教育创新所做的探索与成果。同时,年会在往届教育公益组织名录收集及分类整理基础上发布了“公益产业链”,激发教育工作者关注到教育公益的现状,教育公益组织数量虽多,但未形成规模。真爱梦想基金会理事长潘江雪在会上倡导教育公益组织加强与媒体大众的沟通,公益品牌的传播与建设仍待提高等;在产业链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合作共创的‘生态圈’。

       年会还利用晚上时间开展了与会者自组织的、开放的沙龙活动,共有8个公益组织的代表人分别在不同的场所主持分享了各自的见闻与经历,来自台湾的儿童文学专家林文宝老师还就台湾的偏乡教育质量提升经验做了专题分享,沙龙之中有关于信息技术助力农村教育、艺术教育、性教育、学前教育、青年人成长等主题都引起了热烈的探讨,参会者积极的在沙龙中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交流彼此的收获。

 

       15日上午的会议主题专注教育公益组织如何助力(农村)教师成长。广大农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缺失”如今依然普遍存在,甚至在偏远地区存在教师“绝对缺失”的情况,并且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而助力乡村教师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公益组织探索的领域之一。而近年来,各教育公益组织有关的助力乡村教师的方式正在产生不断的变化。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博士后、钦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涛发布了《乡村教育困境与乡村教师的人生状态》的报告,从整个社会角度去看待乡村教师在如今时代的地位,并进阶提到政策对于乡村教育的重要影响。

 

       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发布了《为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铺路搭桥》的报告,提出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建立在专业阅读、专业协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且三专需建立在反思与实践基础之上。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项目主管刘烨发布了《教育公益组织助力乡村教师成长工作观察》的报告,以教育公益组织如何助力教师成长为核心思想,对教师支持类公益项目全面观察,并从四个类别展开,对目前国内教师支持类公益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和具体分析。

       随后以“公益组织助力乡村教师成长的着力点”为主题开展了圆桌对话。从教师培训、教师机制、教师奖等方向各自发表了观点。

 

       15日下午的观点碰撞、资源对接环节真正将资源共享落到了实处。被采访的教育公益组织的同仁们都表示打开了视野,真真促成了合作,在交流和碰撞中有所收获。

       在此感谢每一位积极参与年会的同仁,每一位乐于分享的嘉宾,每一位付出时间精力的工作人员与志愿者。

       大家相约下届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益组织  公益组织词条  年会  年会词条  第四届  第四届词条  概况  概况词条  全国  全国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