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慈善可以市场化吗?

作者

 

于晓静,首都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正文

 

       中国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不过二三十年的时间,在极大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力水平之后,我们盲目地认为市场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不断扩大市场的边界。但不成功的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给了我们一记耳光,一系列“看病贵、就学难、住房没保障”等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市场化的道路是走歪了?还是根本走不通?

 

       今天当我听到“慈善市场化”的呼声时,首先是心有余悸,不要走歪了才好!然而这是我们怕,就不会到来的吗?不管我们看或不看,慈善市场化的趋势已然走来。从社会企业受各界追捧的程度、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度就可见一斑。

 

       慈善市场化体现着原本泾渭分明的慈善与商业相互融合的未来走向。我认为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微观层面上社会组织内部的市场化,即引入企业化管理;二是宏观层面上社会组织外部的市场化,即资源配置能够按照市场规则进行。无论是内部的市场化还是外部的市场化,其宗旨都是要提高公益慈善资源的使用效率,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福祉。

 

       内部的市场化相对容易做到。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先生的经典之作《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就是运用企业管理的真谛,提炼出了非营利组织管理的金科玉律。他引入了首要客户、市场营销、绩效管理等企业管理概念的同时,更强调坚守“使命优先”、“自我发展”与“关系网络的运用”等非营利组织的根本特性。公益组织领导者们以此为指引,慈善市场化之路应该不会走歪。

 

       外部的市场化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是转变社会认知。“非营利=不赚钱”、“慈善=免费”、“从业者应该无偿或低薪”等等是大众对慈善的普遍误读。慈善市场化的尝试也动辄招致道德绑架。要提高政府管理者、公益从业者以及社会公众对现代慈善的认识还需要一个不断宣传影响的过程。其次是去行政化。外部的市场化需要去行政化来让度空间,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个市场就是公益项目的竞技场。捐赠方依据公益组织项目的社会价值、资金使用合理程度等信息,选择自己认为“成本合理、物美价廉”的项目去支持。在这种社会选择机制作用下,公益市场得以平衡和净化。再次是法律制度规范。不忘初心,总是带有理想主义和不确定性。如何让资本真的脱离逐利本性,不侵扰社会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法律规制和制度创新。这对当下的中国公益来说至关重要,但政策法规总是具有滞后性,政策突破的时机似乎尚未成熟。

 

       不可否认,在从慈善到商业的连续图谱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创新或者商业创新出现在两端之间的过度地带。但我仍然认为慈善市场化应有所边界,慈善行为不能被异化为纯粹的买卖或者消费关系。市场化可能会让慈善更加异彩纷呈,更加多元共赢,但前提一定是不忘慈善之初心。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公益慈善学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慈善可以市场化吗  市场化  市场化词条  慈善  慈善词条  可以  可以词条  慈善可以市场化吗词条  
公益

 企业志愿者服务与需求错位 引入N...

 近日颁布的《中国企业志愿者新浪潮白皮书》显示:企业志愿者正成为中国公益事业的新力量,而其中超过七成集中在跨国公司的中国分部。  但是在企业志愿者繁荣的背后,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