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草根NGO:希望死在内部治理的路上?

导读

       内部治理是NGO的一大麻烦事。上海复恩社会组织法律服务中心志愿律师杨卫华律师就此次小希望之家的纠纷从律师视角进行了评论。杨律师表示此次纠纷非常典型地展现了草根NGO的内部治理困境。走不出这个困境,草根NGO要么无法绽放,要么最终枯萎!

 

       各位亲,想必大家都熟悉“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黄炎培周期律。这个周期律实乃“宇宙真理”,大到王朝兴替,小到个人奋斗,无不适用。NGO的发展也不例外。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家NGO。它起于草莽,成立不到2年,就募款460万,救助近400儿童,网络铺向全国。它可能是中国目前发展最快的草根NGO。它的名字叫“小希望之家”。但这个高速发展的草根NGO最近遇到了大麻烦:它的理事会罢免了它的创始人。它的创始人不认可罢免效力。双方唇枪舌剑,吵得不可开交,监管部门也手足无措,最终双方只能走向法庭……。目前,这个案子还没有开庭。作为机构的一个外围律师,我希望无论谁赢谁输,双方都能不改初心,“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

       从理论上讲,小希望之家的这次纠纷非常典型地展现了草根NGO的内部治理困境。走不出这个困境,草根NGO要么无法绽放,要么最终枯萎!

       内部治理是NGO的一大麻烦事。麻烦的根源在于NGO具有与企业完全不同的两大特点:一是所有者缺位,二是三权分离。所有者缺位是说NGO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所有者。NGO一旦设立,出资人的出资、捐款人的捐款均不再属于出资人和捐款人。三权分离是说NGO的所有权、经营权、受益权是相互分离的。出资人不得分红,经营者无法受益,受益者并未经营。这两大特点使得NGO不可能像企业那样有一个老板在利润最大化的刺激下不断加强内部治理,相反很容易陷入内部人控制的局面。理事会不开会,理事不“理”事,一切法定治理架构都空转,只有几个甚至一个实际控制人说话算数。

       与高大上的基金会等NGO相比,这种内部人控制的情况在草根NGO那里更为普遍,也更具有正当性。因为草根NGO在创立之初往往非常羸弱,完全有赖于创始人开疆拓土的个人能力。俗话讲,头三脚难踢!没有创始人的道德感召力、募款能力和执行能力,一个草根NGO甚至根本不可能诞生。而且,越是成功地高速发展的草根NGO,其对创始人的依赖程度就越高,二者成正比例关系,最终可能促成克里斯玛型领导的诞生。毋庸置疑,克里斯玛型领导对于草创期的NGO来说非常重要。但福祸相依。克里斯玛型领导,尤其是快速发展时的克里斯玛型领导,会给机构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埋下地雷。用马克斯韦伯的话来说,这个地雷,一言以蔽之,就是抗拒理性化。

       这种对理性化的抗拒首先表现在机构使命上。创始人会更多地将机构使命理解为一个整全,注重的是这个使命对广大志愿者、捐赠者所产生的巨大道德感召力,而不太注重透过一种平等的民主程序将抽象的机构使命具体化为各位同仁共同执行的项目方向。虽然,对于一个NGO来说,道德上的热情是不可或缺的;但巨大的道德热情应与扎实的理性治理相互平衡。过于强烈的道德热情容易阻碍机构的理性治理,从而遮蔽机构快速发展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遮蔽机构中其他人的平等意见,使机构日后陷入危机总爆发的状态。

       在这种道德热情的支配之下,创始人也会轻视治理架构的搭建。众所周知,NGO内部治理的关键是搭建理事会。以小希望之家为例,它是法人型民非,根据民政部推荐的章程范本,理事会是它的最高决策机构。但从现在双方披露的资料来看,小希望之家理事人选的确定和变更就是个笑话,出现过15人、11人、8人、5人、4人等多个版本,还有无权代理、随便代签、错误备案等各种乌龙。创始人本人也极不注重理事人选的确定和变更问题。在她看来注重这些所谓内部治理问题的属于下山摘桃子的“学院派”,而她自己是马上打天下的“实践派”,结果是“学院派”咬了“实践派”一口。学院派特别强调2015年10月11日罢免创始人的决议是合法有效的。严格来讲,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罢免理事长必须进行变更登记。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15条、《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第11条之规定,到民政局变更登记前需要获得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查同意。而根据《NGO“僵局”,法律救济何在?》一文所载,该决议并未获得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查同意,其效力应属待定。如果可以略过程序性瑕疵,直接以意思表示真实为由确认2015年10月11日罢免创始人的决议合法有效;那么同理,实践派也可以说2015年8月21日的临时理事会决议亦是合法有效的。

       就小希望之家而言,这种程序上的相互辩难当然为时已晚,但却可以作为经验教训,提示每一个草根NGO,从一开始就注重内部治理的建设。除非你想搞一锤子买卖,否则草根NGO迟早会遇上道德激情与内部治理的冲撞,解决不好这个冲撞问题,草根NGO就会陷入黄炎培周期律。正如主席说的,跳出黄炎培周期律的办法只有一个:民主。创始人要学会把革命的道德激情与民主的内部治理结合起来,不要抗拒内部治理;要知道你希望的道德愿景并不会死在内部治理的路上;相反,扎实的内部治理能更好地帮助你实现你希望的那个道德愿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草根  草根词条  治理  治理词条  在内  在内词条  路上  路上词条  希望  希望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