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做研究,有必要那么纠结是定量还是定性么?

文|张婷婷

       在学术圈,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做定量研究的学者和做定性研究的专家们似乎就像两条平行线,长久以来,不仅少有交集,也常互相看不上——要么质疑定性研究的样本不具代表性、研究结果缺乏普遍意义、研究者带入太多感性成分和选择偏好导致研究不够客观;要么挑战定量研究数据资料来源的信度和效度,批评定量研究只能发挥解释或描述性功能,去证实/证伪人们早已知道或关注的议题,新意和意义不足。

       而研究方法论背后各自的坚定守护者,很大一部分是要么仍锲而不舍的捍卫解释自己的价值、争取同盟和支持者,要么只专注自己的研究,别人愿意用什么方法与我无关,沉浸在自我陶醉中,其它方法再好我也不想。真的开放心态去理解对方的逻辑立场,促成良性对话甚至互补所长达成合作的研究者和研究产出都甚少,实际上能在两种方法之间融汇贯通对于学者来说并非易事,这意味着你可能需要放下过去多年的学究逻辑和规范,接纳一些新事物。

       青年公益研究者研习营基础课程——《公益定量研究》的讲者王晓毅老师举例,在做某项研究时,最初设计时研究者可能希望定量和定性方法同时使用,但最后往往会发现二者逻辑难以自洽,定性的发现不能套嵌进定量研究框架和结果里。这当然不排除研究设计时不同研究者在沟通和理解上存在问题、有经费限制甚至与选题相关,但王老师也坦诚,自己在做定性研究时,用定量方法多是出于现实性考虑,把定量发现作为加强定性结果信度的数据性补充。我认为,这跟学界和读者对象普遍喜欢数据,量化、物化、显性化倾向不无关系,毕竟定量方法在学术界还是占主流的、属于比较强势的那一方,发定量类的学术期刊文章,也总是容易些。而定性成果,10篇里面有2-3篇就不错了,不过,定性研究在最近几年却有渐被学界重视、能与定量研究平分秋色之势。不知道,公益行业对这其中的变化有没有贡献,贡献了多少?

       王老师说,两种方法的融合使用在公益项目设计和评估中应用得尤其好,的确是的。在过往我自己做的一些项目调研和研究报告写作中,我也常常两种方法并用。我会更看重人的思考过程,探究现象背后的为什么,而不是只提供答案选项a、b、c、d来回答是什么,所以在做问卷设计时,我总会在最后放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其实,相比问卷我更倾向用半结构性访谈提纲。在报告呈现上,如果是定量报告,我会增加定性的案例以具化对发现结果的理解;如果是案例研究,则会结合一些定量的数据,比如过往统计年鉴、相关调查等作为论据支撑。当然,在选择研究方法时,我还会考虑成本的限制。定量研究中,数据获取及样本选择需要大量的人、财、物力投入,且在调查过程涉及到的参与者数量也更多,所以更难以协调和保证质量。相对来说,做定性时依靠自己或一个小团队就可以完成数据收集的工作。但这并不是说,定量就难做,定性就容易,定性研究的个案跟踪、参与式观察也是非常耗时和需要用心的事,没有一定的决心和毅力难以做好。

       不过,怎么做好研究,选择什么样的方法,终究要回到公益项目的特点和研究本质,即:

 

1、强调用户思维。需要了解读者的兴趣和接受度,读者喜欢看什么?

       读者(包括普通公众、资助方、伙伴而不都是学者)虽有量化倾向但对数据的解读和呈献过程却不感兴趣,他(她)们可能更愿意去读一些好故事,一些冲击人性,促人思考的东西。虽然调查研究(有过往惯性)仍然以问卷收集数据和建模分析为主,但定性研究用口述史、案例、参与式观察等方式收集和呈现发现结果,更符合读者现在和未来需求,往往这样的信息会比定量数据更深入但也更难以获得。

2、以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变化与发展为目的。

       所以需要我们具有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索问题根源、社会本质的执念。社会研究不像自然科学,它是一个更加错综复杂的跟人性相关的工程,需要更多探索和创新,而不只是解释和寻找变量间的关系,这是只做定量研究达不到的。

3、从实践和实用主义出发,公益研究是行动导向的、指导实践并伴随着实践的过程。

       我们研究社会问题是为了有效发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做基线调查,是为了验证研究假设和找到最佳可行性方案;做监测,是为了对研究假设和行动方案做调整;做评估,是为了提炼总结实践的经验教训以改进未来的实践,并为倡导和影响做准备。我们关注怎么实现目的,哪个方法好就用哪个,所以路子很野没有学术规范,更没有意识去比较研究方法间非此即彼的差异,但这样,反倒有利于我们能够在不同方法间找到融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总的来说,求真务实,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使命,是公益从业者的价值所在,更是知识分子的本职。问题意识和选题是研究的魂,没有了灵魂,再缜密的逻辑设计,再精美的报告终究是无用的。无论选择什么方法、路径都要为目的和行动服务,依托于我们的使命、价值观,要有自己独立思考和批判反思性,而不盲崇和唱高歌。如果哪一天,只凭研究者的知名度、成果数量、报告设计和呈现、资金投入的规模,就能取胜,那是研究界、公益领域的悲哀。而当下我们所处的环境和现状如不改变,悲哀的一天将很快到来,这需要我们时刻警醒,包括对常识的重新认识:一个高质量的研究,能否在几个月半年就出来,如何平衡效率?做一项研究或者行动需不需要专注?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究竟能同时兼顾几个领域几件事?对于某个事情的判断,除了我们已知的信息,其背后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真理在谁手上,多数人认同的就是好多么?这些问题都需关注。改变的力量在每一个具有反思精神的人身上,希望改变已经发生。

 

 

 

实习编辑:时慕天

不知道青年公益研究者研习营是什么?请点这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纠结  纠结词条  定性  定性词条  定量  定量词条  必要  必要词条  那么  那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