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99公益日前的对话:如何提高NGO筹资成功率?

        孙子兵法有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纵观公益筹资的失败案例,主要归因于资助双方缺乏彼此沟通和了解。

 

 

       为促进公益资助双方的”知己知彼“,提高公益筹资的效率和效果,由公益筹款人联盟主办,昆明市青少年基金会和乡村之眼承办的 ”资助型基金会与民间NGO 12小时+对话之旅“ 2017年8月18-20日在昆明举行。”对话之旅“ 分为闭门座谈会、开放沙龙、伙伴聚餐、项目点探访几个部分。 

 

       在开放沙龙活动中,主办方邀请了中国扶贫基金会、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深圳招商局慈善基金会等资助方与来自云南的30余家民间NGO进行了互动与对话。沙龙首先由资助方分别介绍了各自的资助理念、要求、和具体做法,然后再吐槽在资助过程中碰到的挑战和困难,之后再由NGO吐槽自己在申请资助过程中的困难和困惑。

 

       资助方吐槽的挑战和困难包括:

       1) 项目目标不清楚、不现实;

       2) 项目活动、产出、和目标之间逻辑关系不通;

       3) 项目预算标准不合理;

       4) 项目建议书只说要做什么,但对于如何做、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如何监测和评估、如何确保可持续性等方面模糊不清;

       5)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诚实沟通,报喜不报忧,甚至隐瞒失误等。

     

       申请方吐槽的困难和困惑包括:

       1) 资助信息不明确,甚至最后挑选出的一些结果偏离了资助说明信息;

       2) 不清楚国内具体有哪些资助型基金会;   

       3) 资助方普遍设立类似“成立时间一年以上”的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初创NGO的实际情况;

       4) 不清楚资助方对项目挑选的标准和过程;

       5) 一些资助方对于人员工资和行政费的要求不太符合实际等。

 

       针对双方的吐槽,与会者一致认为,其实很多问题和困难是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的。比如:

       1)资方设立申请机构成立时间等要求主要出于考量申请机构执行力的目的。如果申请方能够说明在申请项目方面的执行经验和能力,以及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经验、措施、和能力,上述要求也是可以灵活处理的。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也是正常的,但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及早诚实沟通,由双方共同协商处理。而不是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才沟通。

       3)在项目申请前,资助方还是乐于解答申请方的问题的,如果能够将相关问题搞清楚再完成和提交项目建议书,会大大提高成功率。

       4)从资助方的角度看,资助的资金安全是很重要的一个考量。因此,对于新合作机构往往会有诸多顾虑。所以,NGO的负责人应加强与潜在资方建立联系,形成信任关系。

       5)申请时要清楚资助资助的目的,所申请的项目只有符合资助方的资助目的,才有机会纳入考虑的范畴。

       6)资助方最后审批通过的项目数与实际申请项目数的比例往往非常低,因此,NGO需要有耐心,并且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认知度和潜在资助方数量。

 

 

       与会者还希望像发展简报这样的公益信息平台能够提供更多和更全面的资助型基金会信息,以便基层NGO在申请资助时能够获取。

 

       笔者认为,这样的对话很接地气,对基层NGO很有帮助。希望类似的活动能够更大范围地经常开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筹资  筹资词条  成功率  成功率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日前  日前词条  对话  对话词条  
公益

 “埃博拉战争”中的民间组织

迄今为止,抗击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病毒的战争仍在进行。民间社会组织参与抗击埃博拉病毒发挥的重要作用,表明互联网时代的民间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全球卫生治理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展开)

公益

 2011国际罕见病日 瓷娃娃大力...

2011年2月28日是第四届国际罕见病日,瓷娃娃关怀协会作为国际罕见病日中国地区合作伙伴,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举办了一系列宣传倡导活动,以促进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