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我就是因为做公益,才变成这样的

       谭校长有话在先

       文曦是我通过社群招募“谈说公益”微信公号小编时认识的,江西的一名大学生。他跟我说,通过做小编学到一些公益慈善有关的知识。

 

       后来陆陆续续有过一些微信的沟通,很认真的给我编过一些文章,利用假期去做志愿者,我在朋友圈看到他暑期的一些经历和思考,他也会偶尔跟我讲他的观点和看法。我给他的不多,但很欣喜,从他身上看到自己成长的影子。

 

       关于选择公益,确实听到过很多抱怨。有一些抱怨仅仅就是心情释放和倾泻,而有一些则可能代表着一种情绪和意识。作为成年人,是完全有能力为自己做选择的,选择之后就意味着要承担其所有的后果,喜怒哀乐都是自己的,这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下面是文曦今天发表的一篇文章,发布以此,分享交流。

 

       时常会听见这样一种声音:我就是因为做公益,然后这样那样(多半指工作疲惫、生活乏累、意外事故)。今天又看到一圈友在感叹:就是因为做公益,差点出了交通事故。

 

       我质疑道:这和做公益有很大关系么?对方回:不是做公益,没事往这么偏僻的山里去干嘛?

 

       说实话,第一感觉我是很反感的,甚至还有一种厌恶。做公益,首先来说,你是一名志愿者,参与活动自愿、量力而行。没有人强迫你去做,更没有人让你冒风险去做,所有的行为都归结于自愿性。其二,公益是无辜的。如果你是因为做公益出了交通事故,我认为公益要担负的罪名应该是小部分,而不是主要责任。风险无处不在,发生事故的因素不仅是道路问题,为什么出了事情非要让公益背锅。而那些说公益耽误工作,影响生活的,我想分为两部分人:一部分真正热爱公益的人,他们只是发发牢骚,开开玩笑,如果他们内心真发觉公益是公害,早就逃之夭夭;一部分是做伪公益的,图虚名、奔私利的人,他们没想到做公益要如此深入,以为穿上马甲,摆个姿势就是做公益,所以一旦下到基层、对抗权益,他们就觉得公益有罪,经历的遭遇就是公益带来的。

       不可否认的是,做公益的确会给志愿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大大小小的影响,准确的说,我们所热爱的与工作无关的任何一项事业都会给我们带来影响,而且都有两面性。公益,一种通过实践丰富精神层面的活动更是如此。做公益,始由善心,坚持于热爱,既满足个人精神需求,又能帮助他人、解决社会问题,是道德、价值观的正确取向。志愿者,是阳光、积极、文明、友善的代名词,这和它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本质是息息相应的。志愿者,是一个传递正能量的号角,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把它吹响,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公益,提升整个社会的正能量。

 

       那些始终坚持在前线的公益人,他们一定通透了这个道理。为了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文明进步,他们不惜付出大量的精力、财力在这条“吃力不讨好”的路上始终不懈地奋斗。只要主导者是“良民”,无论是安全公益还是危险公益,都会促进社会进步,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

 

       对于民间公益组织而言,组织领头人、资深公益志愿者参与活动貌似已经没有自愿的概念,因为在他们心里,公益和生活息息相关,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做到随手公益,不穿马甲也是志愿者。但凡有时间或者发现有需求的对象,他们就会第一时间站出来组织活动,招募志愿者参与,他们是一群为公益乐此不疲的行动者。之所以选择始终坚持,乐此不疲,是因为他们能够保持初心,把利他行为化为自己的一份职责,将解决社会问题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之一。

 

       所以,真正热爱公益的人,请你们不要再发出“因为公益,经历了哪般不正常的遭遇”,既然你热爱公益,请不要再让她背负骂名。当我们为欢喜的事物奉献力量,难道不是一种快乐吗?

 

       最后,让我们重温一下志愿者誓词吧: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应该是以公益为荣的。发自内心的说,因为公益,我的内心变得更充实,知识更丰富,生活更精彩。我愿意为公益代言,我庆幸我是一名志愿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益  公益词条  变成  变成词条  因为  因为词条  这样  这样词条  就是  就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