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益影像:一位公益背包客在藏区的垃圾测方之旅

       “虽然西藏很美丽,但是我们的美景和生态非常的脆弱” 藏区的一位副县长对薛斌说到。藏区,一直被视为美丽、圣洁、原始、宁静的地方,近些年,由于行进到这里的游客增多,生态环境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

       图/薛斌;文/孙大清

 

       薛斌,一位80后的公益旅行摄影师,2016年,他耗时数月徒步川藏318国道2200多公里,沿途不仅为藏区数十个家庭拍摄了全家福,而且还关注生态、环保等问题,发起“雪域高原垃圾环保测方”行动。

       在行走川藏期间,薛斌在沿途发现了大量触目惊心的垃圾。理塘县喇嘛垭乡的村庄边,很多牲畜在垃圾队里吃垃圾(纸箱),村民说此前经常有牛死亡,刨开牛胃里面有很多误食且消化不了的塑料袋和另外一些垃圾,藏民们还是会吃掉死去的牛肉,对人的身体健康也会产生危害。

       川西高原道孚县草原的一段三米河流里捡上来的垃圾,大多都是游客在沿途中随意丢弃的鞋子、帽子和饮料瓶。不远处的大牲畜在这里喝水。

       318国道河流桥下,游客随意丢弃的垃圾,主要以各类饮料瓶为主。四处的垃圾被雨水冲积到桥下的低洼处,散发着腐臭味道。

       针对这个情况,川藏徒步期间,薛斌自制垃圾测方工具(一米长的绳子一头绑住一块木头),对藏区垃圾污染情况进行实地勘测。在藏区沿途发现较大面积和集中垃圾将自制测方工具随机丢进垃圾堆中 ,随后将一平方米的垃圾分拣出来。

       在业拉山垭口海拔4800多米的地方,一平方米垃圾共有86个垃圾瓶(罐、盒)其中易拉罐22个,矿泉水瓶13个.....除去32个金属罐和5个纸盒剩下的都是塑料瓶。

       位于中国山南地区和不丹交界的“40冰川”也未能幸免。虽然这里位于无人区深处,但是还在这里还是发现了不少游客留下的垃圾。一瓶易拉罐的半身已被埋进土里。

       开往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错路上两平米的垃圾,同行的伙伴们发现如此的垃圾他们也自愿加入垃圾测方的行列中。薛斌采用的垃圾测方方式,目前在环保领域内还是第一次采用。他希望用最真实和最客观的数据,将垃圾材质、品牌以及数量进行详细分类和统计,让人们能够关注到藏区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

       羊卓雍错的路边大量的垃圾,在测方期间,路过的游客将喝完的饮料瓶从车窗丢弃出来。作为世界的“第三极”,这片圣洁的雪域高附近的省份和地区,每年吸引着大批的游客来到这里,但是垃圾和环保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逐渐陷入恶性循环。

       随着藏区旅游热加深,以及该地区海拔高,地广人稀等特点,多垃圾问题一直困扰着这里。这里的草原,森林、河流、甚至圣洁的圣湖以和雪山上都布满了垃圾。一位藏区的副县长说道:“虽然西藏很美丽,但是我们的美景和生态已非常脆弱。”

       从拍摄全家福到垃圾测方,徒旅川藏的经历让薛斌有了更多的人生感悟。他说:“目前环保问题已经摆在我们眼前,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和机构组织能够关注、帮扶这里,还雪域高原一片纯净的世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藏区  藏区词条  背包  背包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影像  影像词条  垃圾  垃圾词条  
公益

 NGO洪灾救济样本

令基层政府眼前一亮的NGO救灾样本,它的程序、财务和监督机制    对于贵州省天柱县竹林村的民政干部刘声仁来说,7月13日是糟糕的一天,他这一整天都是在没完没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