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聊城31家公益组织抱团“精准扶贫”

       2013年7月起,社会组织登记注册的门槛放宽,行业协会商会、科技、公益慈善、城乡社区服务等四类社会组织试行直接登记制度,无需挂靠部门就能获得合法身份。社会组织无需找“婆家”,成为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一剂良方,因此聊城市社会组织数量增长比较快。截至目前,聊城全市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的社会组织已经达到1100余家,其中市直社会组织400余家。

       一些爱心志愿者团体和公益组织的活动内容,多是扶贫助学、扶弱助残等,不过,在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开始面临捐助方式太单一、捐助渠道不通畅、捐助对象不精准等尴尬。

       基于此,东昌府区以“互联网+扶贫”模式,组建了“情暖水城”爱心公益众筹平台,实现了信息收集上传、需求物资配送、公益力量汇聚“三合一”,电商扶贫平台、扶贫产品上行、捐赠物资整理“三合一”,针对贫困户具体需求“精准扶贫”。(全媒体记者 张目伦 通讯员 王忠友)

       信息畅通能够更好实现公益价值

       是不是总有那么几件衣服放在衣橱里几个季节都没穿了,不想扔掉,却又不知道怎么办?或许将它们捐赠出去是个不错的选择。方便了自己,也实现了物资共享。然而,在传统的公益链条中,捐赠者、公益组织、受捐人之间一直存在着不少问题。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都会产生2600万吨的旧衣物,再利用率却不到1%,捐赠者常常面临不知道捐给谁、哪种渠道进行捐赠的问题,许多捐赠出去的物品也会石沉大海。而就公益组织而言,常年面临着成本高的问题。受捐者由于前面的问题,仍继续处于物资匮乏的窘境。

       谈及当前协会发展面临的问题,聊城水滴善行会、聊城义工联、聊城清泉源等不少公益组织负责人的看法基本一致,首先是专业人员的缺失,搞起活动来很被动;其次是经费短缺,如果有充足的资金,会促进活动在更广范围内开展。再者,就是希望相关部门能提供更多的平台,使公益组织与更多企业、爱心机构等进行交流合作。

       我市民政部门有关人士表示,对于公益组织而言,提高自身能力尤为重要,这也是他们获得支持的前提。另外,公益组织的方向要明确,还要有长远的规划。能力提升、做出成绩,要做到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声誉和优良的品牌形象,这样就会获得更多支持,也就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如此,公益组织就会进入良性循环。同时,如果各公益团体之间能互联互通,保证公益信息的畅通,便能够更好地实现公益的社会价值。

       众筹平台整合公益资源情暖水城

       扶贫的目的在脱贫。精准扶贫重在解扶贫中的难题,破脱贫中的瓶颈。只有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突出协作性,提高实效性,才能真正让贫困群众祛贫根,奔富路。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借鉴沂南等先进县市做法的基础上,东昌府区创建了“情暖水城”爱心众筹平台,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情暖水城”爱心众筹平台以“汇聚爱心、凝聚力量、精准服务、公开透明”为宗旨,有效整合职能部门资源、社会公益资源、志愿服务资源等资源,是一个满足贫困群众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服务平台、满足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的精准对接平台、满足扶贫产品O2O销售和展示的电商平台。

       该平台建设了线上和线下两个体系,实现了信息收集上传、需求物资配送、公益力量汇聚“三合一”,电商扶贫平台、扶贫产品上行、捐赠物资整理“三合一”。线上开设了“爱心直通车网站”“微信服务号”电商扶贫平台“三大板块,通过网上公布贫困群众需求信息、推介平台相关服务、根据订单上行扶贫产品等流程,既满足了贫困群众需求,又增强了平台造血功能。目前,”爱心直通车“共上传贫困群众需求1200余个,满足贫困群众需求980个,发放物资合计65万余元。线下,以”爱心直通车“为核心,构建了爱心捐赠、爱心仓储、扶贫电商平台、公益组织孵化器等板块,各板块密切配合、互为补充,实现对贫困群众的点对点精准帮扶。

       东昌府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丹青特别提到,平台高规格建设了公益组织孵化区,致力于培育公益领军力量,打造公益组织成长摇篮。目前,入驻平台的公益组织已达31家,孵化公益组织3家,5家社会组织正在接受孵化。

       定期举办主题公益活动精准扶贫

       4月底,聊城晚报记者走访了位于道口铺街道的“情暖水城”爱心众筹平台,依次参观了平台的五个功能区。

       第一个是在东昌府扶贫网站上建立的“爱心直通车”。帮扶贫困户干部入户调查贫困户急需物资,之后在网上公开,由爱心人士认领,实现爱心人士与贫困户所需的精准对接、无缝对接。

       第二个是“爱心扶贫超市”。社会各界捐赠的家电、家具、棉被、衣物、生活用品等进行维修、消毒、熨烫、整理后,进入爱心超市,全部免费提供给有需求的贫困群众。

       第三个是“爱心捐赠区域”。平台定期举办一系列主题公益活动,每年定期举办两次大型公益爱心义卖活动,每个季度都会不定期举办一到两次小型公益爱心义卖活动,将贫困户生产的绿色农产品、手工艺品和扶贫企业的产品集中在一起,组织爱心人士进行爱心义购,所获得的收入除支付给贫困户、扶贫企业以外,主要用于精准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还将设立众筹平台微信公众号,在城区各大商场、超市等公共活动区域设置二维码扫描爱心捐赠点,随时随地接受爱心人士的捐款。

       第四个是“电商扶贫平台”。电商扶贫平台依托现有已成熟的运作模式,以市场化手段推广贫困村贫困户及扶贫企业提供的扶贫产品,消费者和爱心人士可以通过电商扶贫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直接点击下单,选中的扶贫产品直接由物流公司送货上门。电商扶贫平台销售产生的利润,除保证平台正常运转费用外,其余的全部返还给贫困户或扶贫企业。同时,该平台还拓宽扶贫产品的经营领域,联合爱心餐饮企业和销售单位,设立了“扶贫农产品专供点”;联合贫困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绿色扶贫农产品”合作基地,既解决了产品销路,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运营以来,完成交易6400余笔,营业额10万余元,预计年末可实现销售额100万余元,为贫困群众实现效益10万余元。

       第五个是“公益组织孵化器”。公益组织申请入驻平台,由平台免费为其提供办公场所,配备必要办公家具,协助其完成注册等一系列手续,还有专门的督导员帮其完善组织架构、设计服务项目。入驻的公益组织孵化成功后,成为正式的平台入驻组织,参与平台公益项目。截至目前,“校地共建志愿行 爱心服务中国梦”“扶贫365 情暖你我他”“有爱童享”“希望工程阳光励志奖学金”“萤火虫微光行动”等项目,参与社工和志愿者达3400余人次。

       同时,爱心众筹平台定期举办主题公益活动,每个星期举办1-2次小型公益募捐、宣传等活动,每月举办1次大型公益活动,为贫困群众募集爱心物资。截至目前,该平台共举办募捐活动18场,84个市区单位、28家社会组织、2600余爱心人士参与募捐,募集衣物、棉衣、棉被、电器、家具、书籍、文具等物品38900余件,募集物资合计82万余元。通过移动扫码,募集捐款1400笔、2万余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家公  家公词条  聊城  聊城词条  抱团  抱团词条  精准  精准词条  扶贫  扶贫词条  
公益

 “莞版NGO”走过元年

 一直处于紧绷状态的NGO(非政府社会组织)“转正”扶持政策,于去年“松绑”。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2011年,东莞市政府投入1000万元“试...(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