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立业行善--SDG指引企业参与解决社会问题

       善经济、社会企业、用商业解决社会问题、商业是最大的公益,这些时下公益圈耳熟能详的语言,先撇开它们是不是流于浮夸的热词,归根结底说了两件事:第一,商业需要顾及社会利益而且两者不是零和关系;第二,商业在社会创新、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被社会创新届视为教父的迈克尔诺顿提出的 Business for good is good for business (简翻:立业为善,善业自成)可能最言简意赅的概括了商业形式参与社会领域问题解决的互益性。那么在全球化的今天,商业应该如何向善?由商道纵横举办的“Business for Good”系列CRO 论坛,6月7号北京场的“SDG 框架下的企业创新发展路径”正是对这一议题的有益探讨。会上邀请了中外学界和企业界代表对这个话题畅所欲言。

 

       SDG是什么?

 

       在切入正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做一个关于SDG的小科普。 SDG是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简称,又称为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由联合国发起,SDG是一个被193个成员国和众多民间组织共同接受的全球发展协议,它包括了17个“全球目标”以及169个指标。SDG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彩虹般的世界,它的目标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领域,涵盖消除贫苦与饥饿、健康、教育、性别平等、能源、气候变化等。

 

       SDG 的17个具体目标包括:

 

       无贫穷;零饥饿;良好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性别平等;清洁饮水和卫生设备;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体面工作和经济成长;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减少不平等;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消费和生产;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

 

       企业为什么要关注SDG

 

       BhaskarChakravorti,塔夫斯大学弗莱彻学院(The Fletcher School at Tufts University)副校长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中的一篇文章总结了企业为什么需要与SDG为伍的三点原因:

 

       第一,    他说SDG 给企业带来的是一个发展的机会:到2025年新兴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潜值将从2010年的12万亿美元飙升到2025年的30万亿美元。而依据(SDG)全球目标指引企业的战略会有助于消除一些妨碍新兴和发展中国家解放消费潜值的障碍。

 

       第二,    尽早将SDG纳入企业的发展策略有助于让这些企业捷足先登成为SDG的领头羊进而增加企业在同行中的竞争优势。以微软为例,他们就已经开始把SDG与他们的企业使命挂钩。所以如果企业如果不尽快赶上SDG这班车,很有可能会被落下,导致最后会处于商业竞争劣势。

 

       第三,    最后一点原因是实现SDG的财政预算每年高达3万亿美元,没有企业的参与SDG没有可能实现。

 

 

       在6月7日的论坛上,来自智利VINCULA 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中心的执行总监,Dante Presece指出企业之所以要关注SDG是因为长期以来,企业一直被视为全球问题的一部分。他们不顾一切的逐利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并加剧了包括治理,人权、环境和气候等一系列全球问题和危机。而在SDG提供出的全新框架下,在这个对人类福祉进行规划的宏大蓝图中,企业被邀请作为问题解决方与政府,民间社会等多方合作共同应对影响全人类的各种问题、为可持续发展提出方案并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对企业恢复并重建与大众的信任关系大有益处

 

       DSM荷兰皇家帝斯曼企业,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活跃于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公司。帝斯曼是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化工行业的领先者;连续三年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名列前茅。会上帝斯曼可持续发展副总裁Jeff Turner介绍了他们公司在使命、战略、供应链等多个环节将SDG的多项目标(2、3、7、12、13)融合其中,在三大可持续增长的领域:营养、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紧缺提高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例子。他分享了帝斯曼CEO和主席,FeikeSijbesma,的一句话,“在一个衰败的社会中,我们不能独善其身(‘We cannot be successful nor can we call ourselves successful in a society that fails’), 这句话精辟的概括了企业与全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生关系,这也是为什么企业需要关注SDG的最根本原因。

 

       企业如何在SDG框架下参与解决社会问题?

 

       一份由联合国SDG基金会发布的《从‘我的世界‘到‘我们的世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对企业意味着什么》的报告中为企业指出了5条将SDG内化到企业发展中的路径:

 

       1.    将企业内部的各项政策和做法与SDG进行对标

       2.    用SDG来指导企业战略发展

       3.    将SDG纳入企业目标设定体系之中

       4.    将SDG纳入影响力监测和评估之中

       5.    把SDG, 比如某个特定SDG的指标,作为公司绩效报告的一部分

 

       在6月7日的探讨会上,Dante Pesce举了企业根据SDG进行对标、加强自律的一个例子。2014年爆出了雀巢公司在泰国的海鲜产品供应链使用包身工和强迫劳动的情况。雀巢公司立即做出反应,承诺在一年之内提出一个保护劳工权益的长期解决方案并且将委派一名高层管理人员和雇佣第三方审计人员进行监测执行的情况。

 

       会上拜耳大中华区企业社会责任高级经理原博雍也介绍了拜耳公司利用公司业务长处为SDG 目标2 (零饥饿)和3 (良好健康与福祉)做贡献的案例。拜耳推出了未来农业平台(Bayer Forward Farming)为世界各地的农民提供创新可持续农业技术的知识共享。并在整个欧洲建立农田网络,这些农田称为未来农田(‘Forward Farm’),拜耳作物科学为农民提供一系列广泛的可持续农业工具,包括改良种子、创新植物保护产品、优化的生物学、精准农业的技术解决方案等支持既盈利又能高效利用资源的高品质粮食生产,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护土壤,水和生物多样性。这些“未来农田”将作为“优秀范例”用以向大众展示和推广可持续农业的实践。

 

       中国企业与SDG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2015年后发展议程在中国的推广,于2016年先后发布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在SDG 的落实上走在了前面。在这样的外部政策背景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内在发展驱动下,SDG 对中国企业更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SDG 不但能够作为一个指路标提醒企业在追求商业利润的同时如何兼顾社会责任,而且SDG列出的17个目标和为实现这些目标制定的169个指标更为企业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份详细的地标图。

 

 

       在6月7日的研讨会上,伊利集团的副总裁包智勇介绍了伊利将精准扶贫融入供应链和支持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实践。Dante Pesce也介绍了中国企业在与国际规则和规范接轨、加强负责任商业行为方面做出的可贵成绩。首屈一指的就是中国五矿进出口集团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密切合作制定了《中国负责任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指南》给中国对外矿业投资行为社会责任提供指引,帮助中国矿业企业防范和降低风险,避免直接或间接带来冲突、严重的人权侵犯。

 

       在一带一路政策强力助推之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在国企国际化过程中面临或已遭遇了很多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挑战凸显在环境,劳工和与当地社群关系。SDG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框架和桥梁,在这个全球共同体达成了共识的框架下,中国企业不但能有一个共通的平台与东道国社群和NGO 组织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能在与SDG目标取得契合的同时与东道国取得互利双赢的局面。

 

       SDG 对于亟待全球化的大型国企有战略性的意义,那么它对很多中小型企业是不是遥不可及或是可以暂且搁置的目标呢?并不其然。与SDG 对标并不是完全出自利他主义的善举或是简单的企业社会责任,它可以帮助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取得良性互动,及早发现商机和提升企业品牌价值,所以企业无论大小都可以用SDG作为指路标来制定、指导其战略和行动。

       SDG的出发点是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都是全球共同体中的重要一员,大家都有义务保障这个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能够做也必须做的就是谷歌倡导的“不作恶(Do no harm),而这正是企业与SDG对标的出发点。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国发展简报原创,转载请标注出处、作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词条  立业  立业词条  行善  行善词条  指引  指引词条  参与  参与词条  
公益

 2017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十大趋...

2017开局,商道纵横与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又一次强强联合,如期奉上《2017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十大趋势》。把控全局,嗅准方向,十大趋势旨在为企业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