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哪些NGO已经在应用「区块链」?NGOs不可忽视的新创技术

    提到区块链(Blockchain),你可能会想到近年币值大起大落的虚拟货币比特币,或是应用在企业内部及商业创新的新兴科技。其实具有「公开透明、加密保护、去中心化」等特性的区块链,也有机会成为国际人道救援或社会公益活动的一大助力。

    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种新型数位数据库,信息能实时更新且永久储存,所有的用户都能看到已完成的交易纪录但无人可以窜改,除了其中衍生而出的虚拟货币交易,也可以储存如实体资产买卖、身分辨识登记或供应链进出货等类型的信息。和传统数据库相比,区块链能提高信息透明度与流通效率,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无虞,并实现自动管理。

    虽然听起来潜力无穷,但区块链究竟能在社会领域上发挥什么用处?以下提出 5 大类实际应用案例供大家参考。

图/@ Freepik

    1. 扩大捐款来源,提升账务透明

    为了扩大募款机会,有些慈善机构与基金会开始接受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形式的捐款,再透过网络钱包提领成美元或其他法定货币。也有公益团体为某项非营利或社会公益项目打造专用的「慈善币」,例如捐款人可以透过购买非营利组织 Water 的「Clean Water Coins」,或支援各类反贫穷工作计划的「Root tokens」来支持他们。这些慈善币至今已为公益计划从世界各地募得数千,甚至达百万美元的款项。

    区块链也能帮忙改善过去外界对于慈善团体帐目不清或援助物资流向不明等争议,如 BitGive 基金会发起倡议「GiveTrack」,期盼打造一个公开平台,让比特币捐款者与社会大众能随时追踪公益计划的进展,了解捐款被花在哪些地方,资源是否抵达援助对象手中,以及资源投入后产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图/in Business@ Freepik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则试着将区块链应用在使援助透明化:他们在约旦的 Azraq 难民营推动「Building Blocks」计划,透过区块链发放价值 140 万美元(约台币 4117 万元)的食物兑换券给 1 万名叙利亚难民。取代传统的现金、实体票券或电子卡片,这些人只要在难民营当地的超市扫描虹膜完成身分辨识就能取得物资,不但节省相关财务发放与后续追踪的成本,也让金钱转移的过程更迅速且安全。

    2. 降低跨境汇款成本与时间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每年全球移工跨境汇款的总金额高达 4400 亿美元,几乎是开发中国家每年获得的国际援助金的 3 倍。但由于高额的跨境汇款与领款手续费,预估至少有 320 亿美元无法顺利送达收款人手上。

    也因此,现在已有团队试着导入区块链以降低跨境汇款的成本。比特币新创公司 Abra 宣称,他们的比特币钱包汇款服务可减少 9 成的手续费,方法就是将款项转为比特币,透过区块链平台转移,收款的一方再转成当地货币提领,用户甚至不需要有银行账户,直接透过智能型手机就能汇款。另外,和传统手续费最高达 20%、通常要等上 7 天的跨国转帐服务相比,区块链支付公司 BitPesa 只向个人或企业收取 1-3%的手续费,跨境汇款也只要一天就能完成。

    3. 安全保存身份识别与财产证明

    根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每 5 个人中就有一个没有合法身份证明。对于匆忙逃离家乡,缺乏个人证件的难民而言,既难以争取应有的教育与医疗资源,儿童更容易被卷入人口贩卖。为此,World Identity Network 与 Humanized Internet 计划优先将弱势族群,特别是 5 岁以下儿童的出生证明、学历等身分信息储存在区块链数位保险箱,在保障资料隐私与安全的同时,也允许需要的人检阅。

    Amply 团队则为南非儿童建立区块链数位身分系统,并应用在幼童发展津贴的管理机制上,希望节省过去纸本作业往来的成本与时间。一方面孩童与其监护人可以掌握自己的数位身分与个人资料,方便申请更多资源,另一方面参与补助计划的捐款者也能透过行动平台了解孩童们在学的情况,确认补助的效益最大化。

    除了身份识别,土地所有权也可能发生纠纷。在部分发展中国家,要证明某块土地归自己所有并不容易,尤其弱势族群可能因没有钱或人脉,很难提出财产证明,进而无法向政府或财团捍卫自己的土地。在加纳,Bitland 团队正推动让个人或团体申请调查土地所有权并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上的服务,同时协助在争议发生时与有关单位联络。

    4. 保障公正选举,强化民主参与

    虽然已有许多国家建设在线投票系统,但往往基于预防舞弊、确保票数正确等理由,还需要另花时间与人力进行验证,较难实时跑出选举结果。

    而基于区块链的投票系统如 Ballotchain,就宣称能进行安全且匿名的网络投票,系统会实时验证参与者的身分,确保没有人重复投票或干预投票过程,保障线上选举的可靠性与公正性。目前乌克兰也在部分城镇实验性导入为地方选举设计的区块链平台 e-Vox,希望透过区块链达到安全且可验证的选举。

    也因为区块链可以实现不经过中央管理的「点对点」投票,你能将票投给位于世界任一个角落的党派,有些人期盼透过这项技术建立起一个超越传统国家概念的新型全球政府,进而让民主成为普世人权。

    5. 环境保护与产品履历追踪

    在环保领域,区块链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让食品从产地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清清楚楚且无法窜改,让消费者更容易支持那些追求环境友善或公平交易理念的商品。例如关注钻石交易产业中防伪与追踪的 Everledger,就将超过 160 万颗钻石的「出生证明」上传到区块链,协助防止血钻石在市面上流动。

    NGOs 值得关注的新技术

    虽然区块链的潜力无穷,但这项新诞生的技术不论就全世界或社会应用都只是刚起步,还需要克服一些问题。首先,这项新兴科技还不够平易近人。如同我们不需要先成为信息工程或通讯领域的专家,但至少需要一个好用的网页浏览器或 App 才能进入网络世界,区块链还需要更多友善的使用界面设计,才可能让更多人上手尝试。

    其次,结合区块链与社会议题的案例还非常少,有时解决方案会由技术人员而非相关议题代表主导,这让公益团体或被服务对象较难参与功能或流程设计决策,即使由公益团体主动规画区块链应用,也可能面临资源或技术能力不足,无法实现目标。

    再者,区块链无法被变造或更改的特性(immutable)将导致即使双方的交易产生争议,交易仍无法重来,需要另外创造一个纪录来确认修改。如果其中一方不同意修改,双方会永远卡在旧合约中。例如,一位地主透过区块链将地契转给农夫,地契内容却意外少列入一部分土地,如果地主不肯修改已转让的合约,农夫也无法追讨权益。这是未来区块链在运用上需要更明确的规则及标准之处。

    最后,虚拟货币的币值变动快且无法控制,一天之内价格涨跌超过一成也不足为奇。采用虚拟货币的慈善机构得特别当心。

    总归来说,我们仍期盼更多社会企业与 NGO 工作者花点时间认识区块链这项新工具,随着关注人数与投入资源持续增加,将有机会带动社会持续发展与创新。更如同前述联合国粮食署「Building Block」案例一样,透过更多的新尝试,为区块链与虚拟货币等看似冷硬的科技注入更多人性元素,说不定就可能加速找到当前社会与环境问题的新解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新创  新创词条  区块  区块词条  忽视  忽视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不可  不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