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终于有人对‘通则’歧视同性恋提起诉讼

       新年方伊始,又闻被告声。

       时隔半年,他终将广电总局告上了法庭!

       2018年1月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宣布立案!

 

 

从2017年6月30日,到 2018年1月3日

整整半年过去,我们依然在努力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为你细细数来吧~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旧的征程还在继续。还记得半年前的6月30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通过了《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以下简称通则),旨在进一步指导各网络视听节目机构开展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工作。其中第八条:“网络视听节目中含有下列内容或情节的,应予以剪截、删除后播出;问题严重的,整个节目不得播出...(六)渲染淫秽色情和低级庸俗趣味……表现和展示非正常的性关系、性行为,如乱伦、同性恋、性变态、性侵犯、性虐待及性暴力。”将同性恋界定为“表现和展示非正常性关系、性行为”的“渲染淫秽色情和低级庸俗趣味”的“应予删除”的内容。

 

       这个协会的会员里有一众大佬级的媒体等公司,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优酷、爱奇艺、小米华为……且违反该通则的会员,会受到批评、处罚,直至取消会员资格乃至查处。而作为该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即广电总局,应当对这样歧视LGBT群体的行为做出相应的解释。

 

       关于同性恋群体是不是性变态,国际和国内早有定论:

       197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于把同性恋从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三版的修订版(DSM-III-R)中去除。

       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在修改后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0)之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将同性恋从原有的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的名单上删除。

       1997年,美国心理学会表示,人类的性取向不是能够由意志改变的有意识的选择。协会更进一步表示:事实上,有很多同性恋者生活得很成功很幸福,

       1997年,我国新《刑法》取消了1979年《刑法》第6章第160条的“流氓罪”条款。尽管法律上没有明确同性恋行为就是“流氓罪”,但当时大部分地方的司法审判是按“流氓罪”来惩罚同性恋行为的。新《刑法》取消“流氓罪”,被认为是中国同性恋非刑事化的一个标志。

       2000年2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一起涉及同性恋名誉权案件的终审判决中,撤销了一审判决中“同性恋目前在中国被认为是一种性变态行为,不被公众接受”的判词,从司法审判的角度第一次为同性恋“平反”。

       2001年4月,我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出版,把同性恋从性变态条目中取消。此次修订被认为是中国同性恋非病理化的重要标志。

       截至2017年,同性婚姻与民事结合在全球五大洲均有合法化地区,全球范围内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达到27个。

 

       中国政府也多次在国际上对LGBT议题积极表态:

       2014年10月23日,在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委员会公约审议中,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牟虹女士说:“在中国,(包括LGBT人群在内的)任何人都受法律保护,不会因为性倾向被歧视。”这是中国政府首度在联合国层面公开发表有关中国性少数权利问题的言论。

       2015年12月,在联合国某敏(fan)感(ku)词(xing)委员会(CAT)对中国履行国际公约情况进行审议期间,委员会副主席 Felice Gaer 提问关于中国对LGBTI群体进行精神病治疗的情况,司法部代表官员杨剑(音)表示:中国并不认为LGBTI者为精神病人,或要求对LGBTI人群进行强制治疗。他们也不会被关在精神病院。

2017年7月初

       小伙伴们纷纷行动,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主管单位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过程中获取和形成的资料文件属政府应该依法公开的政府信息”,纷纷行动起来,向广电总局相关部门申请了政府信息公开。希望了解诸如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是否具有法人资格、通则将同性恋界定为“渲染淫秽色情和低级庸俗趣味”的法律政策依据等等信息。

 

2017年7月19日

       小伙伴们收到广电总局回复如下(至今未收到协会回复)

       1.针对申请中“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2016年年度工作报告。”的答复为:属于不予公开的范围,原因是:该信息涉及第三方秘密,经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

       2.针对申请中:“《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制定的程序。”的答复为《通则》是由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制定发布,所申请的信息不属于我局答复范围。

       3.针对申请中:“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2016年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 ”答复为信息不存在,原因是我局并未收到该信息。

 

       从仅有的回复看来,官方制定的行业规则要么是秘密,要么不归广电管,要么不存在,所以我们认为,广电总局的回复,不光是敷衍,而且还是涉嫌违法的,因为从法定职责角度来看,广电总局作为制定《通则》的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在履行监管职责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属于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关于广电总局回复涉嫌违法的更多分析和相关规定,请点击查看广电总局,请不要随便敷衍回复一文)

 

2017年8月16日

       按照规定,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逾期未做出答复的,答复期限届满之日起六十日内应提起行政复议。行政机关做出了答复,申请人对答复有异议的,可以撰写《行政复议申请书》,申请人通过信函方式寄出申请。复议机关收到申请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做出决定。所以,广电总局的行为敷衍和涉嫌违法是可以被提起行政复议的了,小五也再次行动起来,寄出了行政复议申请书。

 

2017年10月18日

       小五收到了来自广电总局迟到的回复——《行政复议决定延期通知书》。

 

 

       且不说广电总局的回复已经超过了规定的六十日,涉嫌程序违法,其回复内容也是让诸位小伙伴陷入了沉思——“本案情况复杂”?是行政复议的流程复杂?还是广电不觉得自己的回复延迟和推诿是涉嫌违法?或者广电对自己下辖的协会所制规定也难以解读?抑或他们对同性恋群体是不是“非正常”“性变态”还有所疑虑?

 

       如今,随着中国年轻一代的崛起,我国公民对性少数人群接纳的比例也日益增高,如此背道而驰的通则,实属让人震惊;而屡次拖延、内容推诿的回复,让小伙伴们心寒。

 

2017年11月10日

       好在,广电这次起码还是做到程序合法了。小五收到了《行政复议决定书》。

 

 

       在决定书中,广电认为他们已经按照相关规定在期限内向申请人进行了答复,答复内容全面、清楚,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维持原决定。

 

       槽点太多,已经不知道从何吐起……总之,之前的答复已经是明显的内容不全面、不清楚,适用依据缺失,程序也没有合法(回复延期)了。所以大概我们收到的这些回复,又是一次“复制粘贴回复”事件了。

 

       对于这样的答复,我们仍然不满意。关于LGBT群体被污名化成性变态、非正常性关系、淫秽色情和低级庸俗趣味,并将同性恋相关内容从媒体上被逐渐下架,这些不OK的事情,还是没有得到合理的回应。

 

2017年11月25日

       根据《行政复议决定书》的说明——“申请人如对本决定不服,可自收到本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我们的呆小五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

       1、判决撤消【2017年广第108-118号】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判决撤消新广(复)字[2017]第20号行政复议决定书;

       3、判决被告限期重新作出信息公开告知;

       4、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并寄出了立案材料。

 

2017年12月4日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寄出《邮寄立案告知书》,告知小五“立案材料已经齐全,符合立案要求。”并要求“接到本告知书六十日内按照本告知书的要求到法院办理相关手续。”

 

 

2018年1月3日

       小五已经办理完成相关手续。

 

       接下来,就是等待开庭通知了。

 

       从同志被去罪化到去病化,从同志被满身污名谈虎色变,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们站出来争取自己合理合法的权益,性少数群体的社会生存环境也在逐渐改善,撑同志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然而现状不尽如人意,在当下的中国,还是有不少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性少数群体在自我认同、校园霸凌、出柜压力、职场歧视、婚姻无门甚至被治疗的路上步履维艰。平权之路漫漫,性少数群体期待着官方的声明能顺利实现,可谓是经过了一年又一年漫长的等待。而我们深知,等待没有任何用处,只有行动才能带来改变。谢谢小五、宙师和身后无数为了改善性少数生存环境而做着大大小小努力的人们,是你们用宝贵的时间、不断的对话、愚公般的发声,为LGBT赢来了大量的社会可见度。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和友同的朋友们,能一起发声,共同前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通则  通则词条  同性恋  同性恋词条  歧视  歧视词条  诉讼  诉讼词条  提起  提起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