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干货】吕建中:《在经济和业务恢复期,CSR如何做业务的好伙伴?》

文字稿全文

 

和众泽益联合北京爱吧、CSR环球、上海CSR微客举办了一场为CSR和公益经理人的在线直播活动。我有幸作为分享嘉宾,给小伙伴们讲了这样一个话题:CSR如何做好业务部门的伙伴? 其实,这也是摆在CSR和公益经理人面前经常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也是公司管理层关注的问题;也是企业内业务部门和其它员工想要了解的问题;同时也是事关CSR和公益经理人在企业和机构中扮演好决策、设计好方案、执行好项目、传造出价值、发展好职业的关键问题。其实,无论是对于CSR、公益,还是法务、IT、HR等职能部门,这都是大家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01:CSR与业务部门是共同促进企业负责任运营和和持续发展的伙伴关系。

 

 

从2015年开始,日立(中国)负责CSR事务的公共关系部副经理小吴和团队在专家建议下,根据公司策略着手忙着办一件事,做日立(中国)的CSR实质性议题分析,并且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结合起来。根据议题所涉及到的经济、环境、社会几个方面,展开对各利益相关方的问卷调查。当CSR团队克服众多困难做完问卷调查之后,兴奋地发现CSR团队与公司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加强了,其他业务部门的人对什么是CSR有了理解;业务部门明白了他们的工作与CSR的关联。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此期间,CSR帮助业务部门的同事解决了一些业务上的难题。日立(中国)的医疗健康部门有以针对癌症为核心的支持PET像中心、生化检验中心和放射治疗中心等运营的医院解决方案,由于此领域相对较新,业务部门在做这些解决方案的市场开发时遇到了许多困难。CSR团队建议业务部门考虑与一些NGO合作,并请到了医疗健康领域的NGO来公司面谈。NGO果然对这件事有兴趣,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并且有渠道来做推广。一拍即合,事情有了推进的路径。这是一个“精准把握利益相关方,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的好例子。

 

 

我们在徐州有一家工厂。由于大气治理措施的监管要求,每年冬天常有“红-黄”两色的“空气预警”,遇到红色,工厂就要停产2个月,造成经济损失。我和厂内EHS人员与工程、环保、政府关系、管理团队一起做了科学的“利益相关方分析”、“实质议题识别”,从而确定了次年实现“连续生产”的路径图(包括政策沟通、排放对标,环保治理,设施改善、监管互动)。在得到总部和管理层的支持下,EHS牵头推进环保设施项目和与监管部门常态化沟通,工厂最终被评为区内最优秀绿色企业,获得了预警豁免。当年连续生产突破了集团历史产量最高记录,既创造了巨大经济收益,也获得了政府及社区对企业的认可。这是一个“应用专业技能,参与管理决策,解决生产经营问题”的好案例。

 

 

在COVID-19疫情期间,疫情急如火,一刻不能耽搁,一点不能差错。CSR和公益小伙伴们也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据社科院责任云4月15日发布的《企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研究报告》,共有4061家企业,共捐资351.4亿人民币。百事公司拨出应急援助资金,并协同其在当地的合作伙伴,合力支持一线抗疫的一户人员防止疫情扩散;苹果公司提供科技力量支撑,让科技在抗疫过程中成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中国一汽,组成突击队火速赶往疫区在一线参加战斗,除了驰援疫区,还设立专项基金,在医疗物资采购、应急防疫车辆捐赠、医护关爱等方面展开行动;复星集团在疫情爆发期突然出现的口罩和医疗物资短缺危急时刻,调动起集团在全球布局的采购能力和供应链,紧急调配物资,运往一线;依视路集团(中国)的员工们,组织起来,以“我为抗疫出份力“等形式多样的创意和行动,带动合作伙伴企业木九十、Aojo生活眼镜、WAKEUP隐形眼镜、万新等企业,紧急寻找和调度护目镜等紧缺物资,送往疫区。

 

 

这期间,也有几家企业找到了我,他们说,吕博士你人脉广,有号召力,我们总部和中国区都要向一线捐赠医疗防护物资,能帮我们对接一下吗?我在想,说明这些企业的CSR没有平时积累起来的渠道,或是有,但在危急和重大时刻拿不准,后来我帮助他们直接对接了仁济医院赴武汉医疗队。以上的例子说明,捐献、驰援,这些在过去都是“出钱搞定”的事,现在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深,操作风险也越来越复杂。这对CSR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恢复生产时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这是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CSR经理人在此期间工作的重点也转向了支持管理层和业务部门,并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员工安全、情绪管理、回归工作状态;

 

·落实地方防控条例,积极准备安全复工,恢复生产秩序;

 

·外部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相互扶持,共度时艰;

 

·分析影响运营的各种风险;

 

·确保商业道德、合法合规;

 

·跟进中央地方政策;

 

·协助与总部协调,总结经验,分享经验、调配物资。

 

 

在此期间,CSR需要做一些动态梳理和调整,要有前瞻性考量和调整型安排。比如,对公司CSR年度计划重新梳理:

 

 

1、由外转内:一切以负责任地恢复生产、恢复运营、恢复业务为中心,配合业务向内做好调整。

 

 

2、从“常”计“异”:立足当前(原计划的要调整)但要充分考量疫情所带来的深远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及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生产方式等产生的重大影响。帮助公司分析这些影响,思考这种影响对公司业务带来什么挑战或机遇,公司应该以什么态度,什么方式,什么资源投身其中?这些既是业务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值得CSR经理人认真思考和做出计划的问题。也要对疫情过后,推动企业将抗击疫情工作转化为消除疫情对社区的影响上。

 

 

3、以静制动:面向未来 - 政策分析、产业瞭望、动态捕捉(为未来做好企业判断和决策的智囊和支持性工作,迎接新的变化、新的格局到来)。

 

 

上海欧萨作为一家环境、健康、安全(EHS)领域的检测、评价、咨询和数据服务的技术服务机构,积极投入抗疫和复工行动之中。在此期间,他们发挥专长,开发“抗疫特别工具箱” - 综合开发了《战略设计篇》、《集约采购篇》、《关爱自救篇》以及《应急捐赠篇》,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言简意赅地勾勒出复工以后,企业从管理者的角度和员工的角度应当考量的主要工作思路,包括抗疫战略考量、集约采购、应急捐赠、防疫流程、消杀流程、远程办公、员工沟通、情绪管理、目标调整、客户拜访、交通后勤、餐饮保障等诸多方面。为企业在“复工和抗疫两手都要硬”的大势下,稳定复工管理,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工具。

 

 

02:

对上述案例做一个总结,我对CSR做好企业业务伙伴的思路和方法有以下建议:

 

·看态势(我们所处的生态时代的特征)

 

 

·懂格局(在这个生态中CSR与业务、商业与社会共存共融的格局)

 

 

·有能力(专业和综合技能)

 

 

·调资源(企业和社会的资源调配)

 

 

要清晰地了解和准确地把握公司战略,不是把战略背下来,而是找到让战略变现的切入点;否则,战略还是战略,琐碎还是琐碎;战略很宏伟,产出很可怜。对“可持续商业-社会”生态的深刻认知,是CSR和公益经理人有效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即要理解在可持续商业-社会生态中,企业担当社会责任的角色和作用的演进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由外而内的框架中开展和进化的。要看清这个生态的态势(企业与行业在更加开放的产业链合作与融合中发展,如BASF的”1+3”, 蒂森克虏伯的Co2Chem,利乐和威立雅的液体包装盒循环利用。要懂得可持续商业-社会生态中更加广泛和深化的社会合作(如复兴基金的乡村医生,蚂蚁金服的蚂蚁森林)。要在CSR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综合能力方面提升自己。要学会前瞻性培育资源和做好资源准入的准备以及调动资源的技能和技巧(详见我写的《CSR和公益经理职场进阶的五大能力综合培养》一文,及公益桥推出的可持续商业和CSR 吕博士系列在线讲座)。

 

 

 

 

关于CSR和公益经理人的能力进阶,我想提醒一下,一般来说,经理人们比较注重能力的培养(各种工具性、操作性的培训),但比较忽视心态的提升。要想成为业务的好伙伴,要想使自己的工作有成效,心态比技能更重要。

 

 

在上述章节中我给CSR和公益经理人的四方面建议里,即看态势、懂格局、有能力、调资源当中,有三项与心态有关(看态势、懂格局、调资源),一项与技能有关(有能力),这说明心态的重要性。心态直接作用于思维,思维导引行为,行为产生结果(有的时候可能就变成后果了)。心态指的是以正确的视角看待问题,以正确的方式创造合作,以正确的自省看待自己。通过训练,发现自己的Skillset – Mindset – Valueset(这个词是我发明的,可能不是正规英语,但表达这层意思还算贴切) 处在哪一个层级?只有进入了心态层级,才能更好地创造价值,形成自己的Valueset。

 

 

03:

更进一步而言,从实操的角度我建议三点:摸准脉搏,做好顾问,干好项目。

 

 

摸准脉搏:CSR在帮助业务部门以及企业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两个看家的本领:即利益相关方分析和实质性议题识别。做到这一点,需要持续地把对挑战和机遇的分析和判断放在三个维度(三重底线)、瞄准相关政策、对接责任标准、参照最佳实践。

 

 

做好顾问:了解政策、把握动态,为业务部门和管理层当好参谋。

 

 

干好项目:具备项目管理的技能,从设计到执行、管理、报告、协调。

 

 

 

 

CSR和公益经理人要想成为业务的好伙伴,创造价值(Valueset),需要锻炼自己成为CSR的大使,传播者,咨询师,项目领导者,协调者。要能够提出创意,影响变革,设计项目,交付结果,讲好故事。

 

 

我们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进化的十字路口,同时我们也来到了一个不稳定、不确定、复杂性、模糊性的时代,我们称之为VUCA时代。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考验。我们得学会一些本领来应对这个VUCA。应对的方法是这样的:

 

 

我们用更加长远的愿景来应对不稳定性,Vision to Volatility:V2V

 

我们用更加到位的理解来应对不确定性,Understanding to Uncertainty:U2U

 

我们用更加深刻清晰的认知来应对复杂性,Clarity to Complexity:C2C

 

我们用更加网络化的敏捷和精准的协同来应对模糊性,Agility to Ambiguity:A2A

 

 

在直播最后,我推荐给大家一本书,丹尼尔·平克的《驱动力》。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当今时代,激励着我们的三大三大驱动要素:自主、专精和目的。这也是每个组织提高绩效、焕发热情的三大要素。借此激励CSR和公益经理人们,以自主、专精和目的驱动自己,做好业务的好伙伴,创造出经济、社会、环境多重利益相关方价值。

 

 

 

 

直播当中有一些小伙伴们在互动中提出了关于“调资源”、“心态提升”、“由外转内”、“大环境不好,企业内部首砍CSR预算,哪些实质性的内容可以说服领导向CSR更多地倾斜资源”、“如何应对VUCA挑战提升自己”等非常好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说明了我们的CSR和公益经理人的职业素养和思维能力正在大幅度提升,令人欢欣鼓舞。很快,“公益桥”(和众泽益)线上分享平台,以及“CSR微客”(国内最活跃的CSR及公益经理人社群)将推出我的系列专辑《可持续商业与CSR的战略和实践》,在这个系列里,我将陆续给小伙伴们分享CSR和公益经理人的看家本领,也会对上述大家提出的疑问,逐一进行专门的分析和解答。我们将课程收益的全部捐献给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为推进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和公益事业尽我自己的绵薄之力:

 

 

 

 

CSR价值创造与传递;

 

利益相关方分析;

 

实质性议题识别;

 

CSR项目设计与实施;

 

CSR经理人职场进阶的五大综合能力培养;

 

CSR做好业务的好伙伴;

 

可持续商业的历史与前沿;

 

可持续商业的底层逻辑;

 

可持续商业-社会生态中的CSR新范式;

 

可持续商业领导力模型;

 

风险与危机管理;

 

负责任生产与消费;

 

多元化与包容性的实践;

 

如何讲好品牌的故事;

 

情景规划应用;

 

掌握复盘的方法;

 

教练方法ABC;

 

有效沟通的3C原则;

 

真诚领导力的内修外练。

 

 

作者有话说:

 

 

以上都不是来自教科书的内容,而是来自一线的长期实操总结提炼而来,是我自己亲历亲为的从“情景规划”“复盘凝练”再经过无数次“PDCA”的反复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的收获,非常愿意无私分享给大家,也欢迎大家来一起学习探讨。此外,我还欢迎小伙伴们,在碰到职场专业问题、个人职业发展问题时联系我,我很愿意出一把力,帮助大家进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建中  建中词条  业务  业务词条  恢复期  恢复期词条  干货  干货词条  伙伴  伙伴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