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益科普】我们如何科学地送一只赤腹松鼠回家?

写在前面:人和野生动物的“亲密接触”往往并不能带来温馨的结果,科学处置和野生动物的遭遇才是正解。我们在杭州进行第一次松鼠调查时就有了这么一番“奇遇”。每年,尤其是春天,网上都会有许多捡到离巢小动物的消息,当我们偶遇一只不慎掉出巢的小松鼠,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盛夏,西湖畔游人如织,一如往常。但在8月16日中午,一阵不寻常的掌声和欢呼在西湖边炸响。

 

事情还要从那天清早八点半说起,参加松鼠调查行动的第三组志愿者们正在西湖湖滨步行街走样线时,偶遇了一位老婆婆。老婆婆手里捧着一只小松鼠,正打算把小松鼠拿回家当宠物养起来。

 

发现幼崽,最好的处理方式是放在原位,不要管它。摄影/吴建丹

 

当天的微信群聊截图

 

在群里看到消息的我们,心里一阵不安。图片里的小松鼠眼睛还未睁开,胎毛未退,恐怕还未断奶。喂养未断奶的小松鼠是个技术活,能不能养活都是问题,更别提重返自然了。志愿者一边劝说老婆婆把松鼠放回原位,我们一边匆匆赶赴现场。

 

动物幼崽掉落出巢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放在原位,不要管它。因为小动物的散落地就在巢和父母附近,父母发现自己的幼崽不在的时候,会去周边寻找。如果擅自拿走喂养,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难以保证存活,就算活下来也会丧失野外独自的生活能力。

 

令人遗憾的是,小松鼠已经被转了三手,最初的掉落地点根本无从找起。我们到的时候,小松鼠被放在一棵树旁的草坪上。草坪上铺满落叶,树影斑驳,松鼠妈妈要发现小松鼠非常困难。放回原位失败,那就放到明显的地方吧!

 

草坪上的小松鼠 摄影/武亦乾

 

我们并不直接接触小松鼠,而是隔着厚厚的法桐树叶。这样既能保护我们自己,避免了小松鼠应激可能对我们产生的伤害、避免了潜在人兽共患病因为接触的传播;同时也能保护小动物,因为有些动物是靠气味完成亲子识别的,如果沾上了过多人的气味可能造成识别困难,甚至惨遭父母抛弃。

 

被游客投喂的松鼠 摄影/武亦乾

 

松鼠被我们放到了一棵有松鼠活动的法桐主干上。由于西湖部分区域游客的投喂,赤腹松鼠的行为和节律发生了一些改变。我们等待了足足两个半小时,但大松鼠们只是不断地在树梢上匆匆爬过,往返于游客投喂区和树洞巢穴,根本无心注意小松鼠

 

时钟已经指向中午十一时。太阳光慢慢照在了小松鼠身上。平时在洞内乘凉的小松鼠,这个时候完全暴露在了太阳底下。已经被晒到无法呼吸的我们,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既要防止小松鼠被晒死,还要尽可能让松鼠妈妈发现它。

 阳光照在小松鼠背上 摄影/武亦乾

 

或许是被晒的难受,小松鼠不断发出尖锐的叫声。我们想,如果录松鼠的声音,会不会把大松鼠引来呢?说干就干:我们马上录好声音、完成剪辑、放大音量、循环播放。这个时候,声音信号就有了远超信号的穿透力。

 

这里声音的响度、循环播放的方式均不属于且强于自然界中的正常情况,这在动物行为学上被称为“超常刺激(supernormal stimulus)”,我们利用的恰恰是这一点。

 

我们重新将小松鼠挪动到荫凉的草坪上。并且用手机开始循环播放录音。不多时,在马路中间的一棵法桐上,一只大松鼠回来向我们靠近了。它面朝播放声音的地方,不断张望。这只松鼠明显察觉到了声音异常,但是并没有在草丛中发现小松鼠。又有可能对周围的游人有一丝恐惧,不敢下树来一探究竟。

 

松鼠妈妈听到了我们外放的声音 摄影/武亦乾

 

松鼠锁定了声音,我们也锁定了树。送佛送上西天,我们就把松鼠送到眼前。很快,小松鼠就被转移到松鼠妈妈所在的树下面,用法桐树叶作为衬托。为了合理引导松鼠,我们还把循环播放声音的手机放到了小松鼠旁边。

 

松鼠妈妈也全程注意着我们的行动,显然已经发现了小松鼠

 

松鼠和播放声音的手机 摄影/武亦乾

 

但这只母松鼠还是呆在树上观望,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下树来。难道是因为周边游客太多?我们和志愿者们便在小松鼠几米之外劝阻游客,让游客不能过度靠近。

 

树旁吸引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但大家自发排成一排,为松鼠母子留出了约5米的无人空间。人们满怀期待地站在小松鼠周围,等待激动人心时刻的发生。

 

准备下树 摄影/武亦乾

 

几分钟后,松鼠妈妈终于下树了!它顺着笔直的法桐树干爬下,来到小松鼠旁边,简单嗅嗅,迅速叼起小松鼠往树上跑。一个不留神,松鼠妈妈就跳进了树杈中央——一个我们之前没有发现的洞内。

 

嗅小松鼠 摄影/武亦乾

 

叼起小松鼠 摄影/武亦乾

 

跳入洞中 摄影/武亦乾

 

11:30左右,松鼠母子归巢,我们和志愿者,以及围观的游人情不自禁地开始鼓掌和欢呼。为了这一刻,我们在烈日下等待了足足三个多小时。

 

松鼠妈妈探头 摄影/武亦乾

 

一会儿,松鼠妈妈又从洞里探出头来。它可能不知道,几个小时之前,自己宝宝差点因为游客的善意,而走上一条鼠生的不归路。

 

我们再遇到此类事件时,善心是好的而且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更多地理解动物本身的需求、科学地思考解决方式,这样不仅能真正对野生动物的个体发展好,还能节约公共资源。下次看到健康的离巢小动物,就选择科学地视而不见吧!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以“小兽调查”、“红外相机监测”和“物候观察”为主题,面向全国不同地区的线上、线下公民科学活动将陆续启动。如果你希望加入城市自然观察家们的行列,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加入公民科学志愿者库。志愿者库招募长期开放,志愿者们也将收获线上交流平台、持续更新的活动信息及具体参与形式、后续活动的优先报名等福利哦~

 

作者介绍

武亦乾

南京大学生物科学本科,目前为山水城市里的公民科学家项目研修生。喜欢野生动物的吃货,佛系观鸟人。对中大型的鸟类和所有兽类没有任何抵抗力。

 

蒋天沐

山水自然观察团队成员,主要负责推动公民科学项目。喜爱自然摄影和科普写作,希望把自然或美或丑、或善或恶的故事展示给更多人。

 

项目介绍

自然观察家公民科学活动

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主办、桃源里自然中心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同承办的“自然观察家“公民科学行动项目于2020年夏季启动。项目以武汉、杭州两个城市为试点,针对城市小型兽类、物候、红外相机监测三个主题,设计公民科学活动,鼓励公众参与城市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的数据收集,积累城市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提高公众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和保护意识,同时结合互联网技术影响到更大的人群。

 

 

观爱自然(Watching for Caring)

观爱自然(Watching for Caring)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旨在配合将在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推动和激励普通公民对身边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观察,通过观察了解、增加知识,享受自然的美好,建立个人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激发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并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能。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松鼠  松鼠词条  科普  科普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回家  回家词条  科学  科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