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报告 | 2020年《留守儿童蓝皮书》关注留守儿童身份认同,对帮扶提出建议

2021年1月21日,北京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线上直播了2020年度《留守儿童蓝皮书》发布会。这次发布会的主题是“见己”,旨在关注留守儿童的身份认同问题。

 

这是一项由NGO组织“上学路上”发起的公益研究项目,今年是该项目连续第六年发布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报告。虽然是每年发布,但报告每年研究的侧重点都不相同。“不研究,勿公益”是北京上学路上公益促进组中心发起人、理事长刘新宇提出的倡议。这项公益研究从最初针对留守儿童本身的探查,慢慢辐射到每个留守儿童身后的父母、家庭、学校、朋友。每一年,针对不同维度的调研报告,就像每个不同角度的切面,一刀下去,揭示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的留守儿童群体。今年,报告聚焦于留守儿童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看待朋友。

 

此次报告对来自全国8个省市的3501名农村学生进行了调查。在研究中,并未笼统采用“留守儿童”这一说法,而是根据父亲或母亲外出的情况,将农村学生分为非留守状态、缺父留守状态、缺母留守状态、缺双亲留守状态(即严格意义上的留守儿童)四种情况,并进行不同因素的关联性分析。

 

学生在研究团队的指导下在填写调查问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调研以“身份认同”这一变量反映农村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并考查性别、年级、留守状态等人口学变量,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学习成绩满意度、朋友数量等与家庭和学校密切相关的因素对农村学生身份认同的影响。身份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个体认识到自己属于某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并在情感和价值上认可这一群体。

 

该报告显示,缺双亲留守学生留守儿童)的父母并没有因为外出务工而放松对孩子的管教,反而变得更加严格和更少放任。同时,缺母留守学生的母亲也没有因为外出而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这一结论打破了一般人心目中“留守儿童父母放任孩子不管”的刻板印象。

 

2020年度的报告还显示,“缺少母亲留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非常显著,主要表现为对成绩的满意度明显下降、学习动机大大减弱。此外,在同伴关系方面,“缺少母亲留守”的学生交5个及以上朋友的比例也显著低于其他几组学生

 

该研究的学术执行人、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李亦菲指出,母亲的教养方式、要求和对孩子的关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份认同。从指数方面来看,父亲的教养方式并没有孩子的对身份认同产生直接影响,这也证明,母亲对孩子身份认同的作用要比父亲要关键得多。

 

对此,李亦菲认为,此次调查进一步强化了母亲在孩子教育和孩子成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是现实状况,也是中国的传统状况。同时,也应该引起父亲的反思,父亲如何在教育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基于调查结果,研究团队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首先,要重点关注父母外出且对学习成绩无所谓的留守学生,尤其是男生,他们是低身份认同的高发人群。其次,要鼓励和引导农村学生。父母要采用“高要求、高关心、高响应”为特征的勤勉型教养方式,或者退而求其次的“低要求、高关心、高响应”的宠爱型教养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可以提高或降低,但是不论如何,要有更高的关心和响应。最后是对学校的建议,留守学生所在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们多交朋友,朋友数量的增加将有利于留守学生的身份认同和发展。

 

李亦菲解释说,研究团队一直在探索不同的角度,来了解留守学生。最初的两年,研究率先关注的是留守学生的心理状态,等做到第三年、第四年的时候,他们的视线开始转向关注包括核心自我评价、心理地位在内的留守学生内在心理品质。相较于之前几年的研究,今年提出的身份认同概念让报告内涵更加丰富,也能从更多侧面了解留守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品质。

 

在李亦菲看来,对于留守学生的帮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公众普遍关心的,也是非常显性的结果性问题,其中就包括各种的负面情况,甚至是一些极端结果。而在研究者的眼中,不仅需要关注这些显性的问题,更需要关注那些第二、第三层次的显性但不扎眼和内隐性的问题,关注情绪状态、行为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从这个角度切入,研究团队后来发现留守学生面临的问题,最终还是要追溯到这一群体内心中的内隐性特质。因此,近几年的研究也越来越关心留守学生的内在心理品质,因为这才是长远影响留守学生心灵状况的因素。

 

值班编辑:薛梦昭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留守  留守词条  儿童  儿童词条  蓝皮书  蓝皮书词条  帮扶  帮扶词条  认同  认同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