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材料】关于公益、慈善、社会治理和社会组织——十九大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在谈些什么

 

 

导读: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包括两种动力机制:社会自发的原生动力和国家组织化下的系统动力,两者共同推动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其中,社会动力系统是自然演化的,只有规律,不易把握;而国家动力系统则属于一种有章可循的社会工程,用组织科学的方法论,较为容易理解和把握。这其中,总体脉络就体现在每年底的中共全代会的各种报告,以及中办国办的各种文件中;当然,其中的内容对于没有研究或者训练过的人,确实不太好懂,需要专业解读。——以下,我们做了一点小小的工作,将十九大报告和十四五规划中,与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和社会治理、社区治理相关的内容摘录了出来,供同志们参考。建议保持开放和建设性的心态了解一下,有帮助的。

前言

在十四五规划中,谈到公益慈善,最大的、也最微妙的一个变化就是:在十四五规划中,“慈善”已然成为经济工作的一部分,起着“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发展的作用。具体在第“十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部分的表述为“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而关于“公益”的表述,除了社会建设、社会服务的内容,也在“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中有“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的表述。——而在之前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三五的规划中,公益慈善则更为简单的定位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放在制度建设和社会服务治理的章节中在讨论。

这有什么内涵呢?内涵就是:在宏观视角和系统论的思维下,公益慈善不仅仅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简单的做一些利他的好事,它还需要更多关注一些结构性、系统性、深层次、大视野的问题,当然,这两者并不矛盾,但社会主体视角和社会结构视角至少同样重要,在微观的公益探索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会撞到一些结构性问题的墙,这个时候,真正的挑战就来了,当然,也可能是空间,看你怎么理解、怎么把握了。

多的不说了,以下是基于相关关键词的搜索整理,基本上是体力劳动,不过考虑到绝大部分业界的同志是不会干这件事情的,我们就为人民服务一把,做了一点小小的工作,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弼益。

十九大报告摘录

关于公益

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

(五)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

关于慈善

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关于社会治理和社区治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一个阶段……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关于社会组织

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

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九、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十三、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

十四五规划摘录

关于公益

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

十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关于慈善

十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关于社会治理和社区治理

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十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

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

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关于社会组织

十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

延伸阅读: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文)

http://www.qstheory.cn/llqikan/2017-12/03/c_1122049424.htm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zywj/2020-11/03/c_1126693293.htm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社会  社会词条  九大  九大词条  慈善  慈善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治理  治理词条  
公益

 2021两会建议 | 2021两...

  聚焦·两会 步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将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时代的必答题,也是世界的关注点。3月3日,中国如期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