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融义社会·容易就业】残障女性自带翅膀的求职路

“小姑娘就应该找个老实人嫁了!” “都这样了,还出来给社会添麻烦!”...有这么一群不被看好的人,她们顶着社会舆论,背井离乡来到北京,只为求得一份工作,能够体面又有尊严的活下去。

 

(图文无关)

 

小乐  轮椅使用者  27岁  北漂两年 存款0

 

来自新疆的小乐,北漂两年,现是一名连锁酒店的客服专员,也是人生当中的第一份工作。

 

和所有朝九晚五的北漂青年一样,每天掐着时间赶地铁上下班,不同的是,当所有人都在车厢里挤成沙丁鱼罐头时,唯独小乐有轮椅护体。

 

疫情期间,小乐所在的公司受到了严重影响,原本不高的工资锐减了百分之五。除去房租、生活费等必要开支,到手的工资所剩无几,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

 

同龄女生不惜网贷也要追求精致生活时,小乐从来不敢花未来的钱,她担心万一哪天失去工作,就意味着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不过,为了节省体力,提高工作效率,小乐硬生生抠出了两个月的工资,咬牙买了现在使用的运动轮椅。这是她工作以来为自己买过最贵的东西。比起精致生活,小乐更看重的是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以及通过自食其力养活自己换取来的这份尊严。

 

即将迎来27岁的小乐,对未来生活感到迷茫,特别是每次妈妈打电话催促她赶紧回家结婚、找个人照顾时。虽然,回家意味着安稳,还能时刻与家人在一起,但同时自己也会面临着寸步难行的状态——没有就业机会,没有无障碍环境......

 

无比想念家人的小乐,还是选择继续留在北京,她说:“如果30岁还是这样一事无成,我可能就要回家结婚了。”

 

(图文无关)

 

小亦  脑性麻痹   32岁  北漂六年   存款-1w

 

在读大学时,英语(师范)专业的小亦打算,毕业之后留在湖南当地做一名老师。实习期间,小亦经常被学生们起哄,一见到她就大声喊:“快看,那个摇头晃脑的老师又来了!”。

 

因为出生时缺氧,小亦意外地成为了一名脑瘫儿,这让她平凡的人生中又有点不普通。运动神经受损导致的运动共济失调,让小亦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看起来像喝醉了酒。不懂事的孩子就会跟在后面学她走路,嘻嘻哈哈地笑话她。

 

面对孩子的恶作剧,平静的小亦习以为常,这些只不过是她身为障碍者的生活中不值一提的小事。最让小亦介怀的是,校方领导以她的板书不好、没办法给学生做榜样为由,最终婉拒了她想要留校工作的请求。

 

2014年,工作四处碰壁的小亦来到了北京,在朋友的影响下,成为了一名公益领域的从业者,这是她的第四份工作。

 

负责社群运营的她,接触到很多生活在困境的残障女性:有人三十多年从来没有出过家门,渴望能够看看外面的世界;有人常年被丈夫家暴,迫于身体条件与环境限制,一直默默忍受;还有人为自身的残障感到自卑和歉疚,没有活下去的勇气......这样的现实状况,深深触动了同为残障女性的小亦。

 

2019年,她和朋友一拍即合,创办了一家社会企业,专门服务于受障碍影响的女性及边缘群体,以残障赋能、融合艺术疗愈等形式,解决残障群体的需求,同时解决相关社会问题。

 

饭桌上,朋友们聊的都是买房买车生孩子等话题,小亦在一边吃的津津有味。当聊到存款时,小亦呵呵一笑说自己是负资产,颇有“钱乃身外之物”的大智若愚。

 

一直以来全身心投入残障群体服务事业中,比起物质上的财富,小亦更期待未来能够成为残障领域的专家学者。

 

 (图文无关)

 

小榕  视力障碍者  40岁   北漂15年  存款25w

 

北京,是小榕的第二故乡,这里有她的工作和朋友,有她的丈夫和孩子。

 

孩子明年就要小升初了,小榕感叹着时间过得可真快!敲着盲杖来到北京,在马路上横冲直撞的故事已经是15年前的事了,那个时候,从来没想过能在北京扎根。

 

初中的时候突患眼疾,小榕的视力逐步下降,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丝光感。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迷和挣扎后,小榕意识到生活还得继续,不得不开始适应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临近大学毕业,小榕开始为找工作犯了愁——据她得知,那些和自己一样的盲人朋友,无论学的什么专业,最后都是沦落到盲人按摩店工作。虽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是小榕很明确的知道,无论怎么样都不要在按摩店工作,因为有朋友告诉她,自己在按摩店被性侵过......小榕打从心底里抵触这个行业。

 

后来,听朋友聊起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对残障人士比较包容,提供的就业机会也更多,这一下勾起了小榕的兴趣。小榕拉着朋友问在北京的日常开销是多少,在北京怎么找工作等问题。

 

那天回家之后,小榕兴奋得一整夜都没有睡觉,盘算着去北京工作的事儿。

 

事实上来到北京之后,并没有想的那么顺利。在第一次面试的路上,小榕就被半路上的石墩给绊倒在地,疼的眼泪直在眼眶打转。

 

海投了无数份简历,最后面试环节都以“岗位不适合”、“上班风险太大,出事了赔不起”等理由劝退。经历了10多次的拒绝,快要放弃的时候,小榕收到被录用的通知,工作内容是电话销售。

 

工作的过程中,小榕不急不躁地倾听客户的需求,再加上小榕毕业于音乐学院,客户经常被她娓娓动听的声音打动,从而达成销售订单。入职第一个月,小榕就成了部门的销售冠军,这给她带来了巨大的信心。

 

15年的时间,小榕在职场里摸爬滚打,从什么都不会的职场新人,到现在能够独立开发业务,老板们赞赏她的工作能力。除了日常工作,小榕还兼职做调音师,这是她所擅长的,尽管赚的不多,至少能贴补家用,帮助丈夫减轻家庭负担。

 

熬过了二十多岁时的动荡,不再担忧吃了这顿没下顿,小榕现在所关心的是,孩子能上北京的哪所初中,是不是该添置家里的生活用品了,明天降温要提醒家里的父母多穿衣服等小事儿。

 

虽然一家人挤在一间小小的出租屋里,但是平淡中的小幸福让小榕乐在其中。

 

残障与女性的双重身份影响,残障女性普遍被视为负担或无用的人。她们很大部分生活在资源匮乏、基础设施不便利的农村,所处的环境对残障人也不友好。困境中,离家走出去是唯一的出路。要融入社会,至关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份工作,可是在不平等的环境下, 加上残障和女性双重弱势的身份,她们的就业机会远远低于非残障人,就业选择也非常有限。

 

能够顺利出门,同时有一份有尊严的工作,对残障女性来说,是社会融合的基础。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内容根据多位残障女性真实经历改编。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图文无关)

 

由欧洲联盟资助, 乐施会和中国发展简报共同推行的项目 “建设富包容性的社会: 增能和提升服务残障人士公益组织的服务质素和倡导能力”, 旨在推动实现以下愿景:令残障人士享有基本服务和工作的权利,并且在公正、包容的社会中,有能力提供并倡导高质量的服务。具体来说,我们要确保残障人士增能、残障人士公益组织更专业高效, 同时推动性别公正的工作,有能力提供并倡导高质量的服务,推动社会对残障群体更具包容性。 

 

本文章由欧洲联盟提供资金支持。所含内容由作者潘美好全权负责,并不必然代表欧洲联盟的观点 。 

 

本文章由乐施会提供支持,所含内容并不必然代表乐施会观点。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义社  义社词条  残障  残障词条  自带  自带词条  翅膀  翅膀词条  容易  容易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