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将金融要素纳入增长理论

  把金融要素纳入增长理论很有必要

  我们习惯于企业或个人的微观行为逻辑,但用个体行为逻辑去推导宏观的结论很容易出错。

  比如,对于单个企业而言,如果企业生产效率更高、技术进步更快,它就能够赚更多的钱,这是对的;但如果这个社会上所有企业的生产效率都变得更高、技术进步更快,企业还能不能赚更多的钱呢?这个社会的钱会不会更多呢?

  答案是不会。

  假定我们所说的钱是银行存款,货币银行学告诉我们,全社会的银行存款是由贷款创造的。无论企业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如何提高产量,如果没有信贷的增长,全社会的存款不会相应增长,企业的钱就不会更多。

  再比如,个人节衣缩食,可以省出来更多的钱;但所有人都省钱,是不是大家的钱都会更多呢?答案也是不会。所有人都节约,全社会购买力可能不足,全社会购买力不足可能导致物价低迷和企业信贷下降,全社会的钱反而更少。

  经济增长过程中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发动机。第一个当然是生产率的提升,同样的投入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和服务;第二个是与生产率提升相匹配的名义购买力提升,也就是名义金融资产的增加。过去经济增长理论当中主要关注前者,不关心后者,不讲信贷,认为信贷只是在短期内的波动问题。

  实践当中,我们看到有些国家在长时间内面临广义信贷的不足,由此带来了持续的购买力不足和物价低迷,这对经济增长不是短期的影响,而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讲,把金融要素纳入增长理论是很有必要的。但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在理论界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释。

  政府结合民间:把广义信贷顶上去

  中国的宏观经济在过去十几年发生了很显著的变化。

  2012年以前,我们最主要的问题是购买力这个发动机运作得太快了。生产率这个发动机虽然也很快,但相对于购买力来说不够快。购买力增长过快导致了通胀,经济过热。这个期间内,增长最快的都是重资产行业、“借很多钱”的行业。由于正好处在产业发展高峰期,借钱也能还得上,这些行业越借越多,导致购买力发动机增长过快。

  2012年以后,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重资产行业高峰期过去了,轻资产的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企业更有增长潜力。这些行业只借很少的钱,不需要太多信贷就能迅速成长,比如BAT这些大型企业。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贷款下去了,购买力发动机一下子就垮下去了,全社会面临通缩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政府把广义信贷托上去,不要让购买力发动机熄火,拖累实体经济增长。如果没有政府债务扩张,我们大概算一下,过去五六年中全社会名义信贷增长速度连8%都不到,名义GDP连6%都到不了,真实的GDP当然更低,经济会比现在困难的多。

  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需要通过自身债务扩张把广义信贷顶上去。但是不能总是靠政府信贷撑着全社会广义信贷增长,要通过结构性改革释放民间信贷活力,最好是两者形成互补的合力。

  从广义信贷创造的角度看,中国和其他国家横向相比已经非常依赖于政府信贷了。2018年下半年政府信贷有所收缩,广义信贷就垮掉了,全社会购买力也随之垮掉,经济一下子陷入严重低迷。

  从增量的角度看,广义信贷有半数来自包括地方融资平台的政府行为推动。日本企业的信贷全是负的,企业不贷款只还钱,居民不买房不贷款,日本的广义信贷100%都是靠政府支撑信贷,这有很大的问题。中国现在正往日本这个方向去走。

  改善土地金融模式,空间还很大

  中国之所以有今天的土地金融模式,是受到了一系列约束条件的影响——

  包括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在内,我们的不同土地供应有较大差异;地方政府不能发债,还面临诸多发展任务,中央政府对大部分地方项目建设也只有很少的配套资金支持。

  在上述各种限制下,才会出现现在的土地金融模式。这种模式确实实现了基建的发展,很多地方的城市发展和工业增长形成了良性互动;但也付出了代价,比如房价虚高、投资过度、债务风险、贪腐等等。

  这是不是最优的模式?不谈约束条件就无所谓最优,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但可以有另外的模式,可以让土地不那么贵,农、工、商用地可以同权。政府卖地的钱可能少了一点,但政府可以举债做基建,可以通过税收做基建。换一种方式,会不会比现在这种更好?

  时过境迁,环境变了,改善空间还很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将金融要素纳入增长理论  纳入  纳入词条  要素  要素词条  增长  增长词条  理论  理论词条  金融  金融词条  
财经

 李 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再思考

 股票发行由审批制向注册制的过渡,涉及证券市场其他方面的改革,因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首先,股票发行如果不需要审批了,而挂牌上市尚需交易所的核准,去了一个“爷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