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未成年人父母死亡哪些人能担任监护人

一、未成年人父母死亡哪些人能担任监护人

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可以担任未成年人监护人有:

1、未成年人的父母。父母是子女最近的直系长辈亲属,且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管教的义务,所以,《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一款首先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监护人。”这里所说的父母包括亲生父母、养父母、无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即只要存在父母子女身份关系的父母,就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时,《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1)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2)未成年人的兄、姐;(3)经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关系密切的且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亲属和朋友。

《民法通则》关于上述人员排列的顺序,是担任监护人的先后顺序。即监护人首先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担任;当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时,则由有监护能力的兄、姐担任监护人;如果没有兄、姐或兄姐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时,则由其他关系密切的亲属和朋友担任。但是,其他亲属和朋友担任监护人时,必须是他们自愿承担监护职责,并且经过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的同意。

3、无上述监护人时或上述监护人均无监护能力时,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此外,未成年人的父母也可以用遗嘱的方式为未成年人指定上述人员中的某人或上述人员以外的某人担任监护人,只要该项遗嘱具有法律效力,这种指定就受法律保护。

二、对担任未成年人监护人产生争议时,应当如何处理?

对担任未成年人监护人产生争议时,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的,可提起诉讼,由法院裁决。对前一顺序有监护资格的人无监护能力或者令其担任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法院可根据对被监护人有利的原则,从后一顺序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择优指定。被监护人有识别能力的,还应征求被监护人的意见。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是法定的,这不会受父母离婚的影响。但实践中,因为父母的死亡或者不具有监护能力,导致无法行使监护权,这个时候出于对未成年子女利益的保护,法律就允许其他具有监护能力的近亲属来担任监护人,这样对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保护、教育监管也是有帮助的。

延伸阅读:

过继监护人变更,需要办手续吗?

变更监护人申请书范本

指定监护人证明格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监护人  监护人词条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词条  担任  担任词条  父母  父母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子女抚养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

抚养费是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我国法律上的抚养费,是指当这些人不能充分履行或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支付给未成年人的...(展开)

子女抚养

 居委会指定监护人怎么解除?

对于监护人的一些相关内容,我们可能有一些的了解,但是并不是特别清楚,对于居委会是否能够制定相应的监护人,那么居委会指定监护人怎么解除?根据相关的说法,对于居委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