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赡养义务顾名思义,即使子女或者晚辈对于父母及长辈的照顾,这种照顾不仅包含物质上的支持,同时也包含生活上的关照。

在我国,子女及晚辈对父母及长辈的赡养是一种法定的义务,相关法律均有一定的体现。《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及义务中的第四十九条规定中国公民的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应尽到自己作为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教育的义务,而同样的,子女在长大成人后,对于照料自己长大的父母,也应该尽到自己作为子女应尽的赡养义务。同时规定禁止虐待老人。由此,可以发现,在中国成年的子女对年老的父母有赡养义务。将赡养义务写进国家的根本大法,一方面体现了赡养义务的强制性,另一方面也体现法律中的人文关怀。

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的第21条规定,子女在长大成人后,对于照料自己长大的父母,也应该尽到自己作为子女应尽的赡养义务。同时也明确不履行相关的义务是的后果,当子女不履行自己的赡养义务的时候,对于自己年迈或者已经无法继续劳动的父母拒绝给予生活上的支持时,父母就有权有要求子女尽自己赡养义务的权利。对于部分特殊情况,隔代赡养义务的执行,《婚姻法》对于这种情况也有相关的法条进行规定,第28条中,明文确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外孙辈的,当面对子女已经死亡的爷爷奶奶、外祖父母,即自己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能力履行相关的义务时,需要履行赡养义务。但是这样情况有一定的限制,针对的对象是孙子和外孙辈的,对于父母已经死亡,而爷爷奶奶仍然健在的情况。通过以上条文可以发现,《婚姻法》中一系列条文保证了老人的合法权益。然而,上述的法律仅限于民法,即私法的范畴。当情节严重时,可能会涉及刑事处罚。我国《刑法》第261条规定,当行为人明知其对家庭中年老,年幼以及患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应当履行抚养义务,同时自己也有实际履行抚养义务能力而拒绝抚养,为遗弃罪,情节恶劣的,根据刑法是可以对当事人处以五年以下的刑期的。如果在赡养期间,故意对老人进行肉体催残和精神上的折磨,根据《刑法》第260条规定,将会被判处两年以下的刑期。情节严重的,即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将被处2年以上7年以下的刑期。

自古以来,尊老敬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进入现代以来,尽孝不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更是被写进国家根本大法,公民所必须要履行的法定义务之一。根据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赡养费的给付内容主要分为六个方面,包含基本赡养费,老年人生病期间的治疗费用,当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需要进行的护理费用,老年人的住房支出,以及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和保险金费用以上六项。子女可以根据当地实际的经济情况以及家中需要赡养的老年人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自己依法履行自己的赡养义务

延伸阅读:

离婚补偿赡养义务标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赡养义务的第三人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赡养义务法律特征是什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赡养  赡养词条  义务  义务词条  规定  规定词条  法律  法律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收养赡养

 哪些收养行为没有法律效力

?【为您推荐】涪陵区律师 商城县律师 南山区律师 滕州市律师 船山区律师 平阳县律师 江阴市律师 泗县律师当事人之间做出的收养行为,必须要具有法律效力的,不然的...(展开)

收养赡养

 收养继子女的条件有哪些

一、收养继子女的条件有哪些继子女是指现存的婚姻关系中妻与前夫或夫与前妻所生的子女。就是说,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因生父母的婚姻状况变化而产生的,因此,继子女...(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