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哪些情形下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哪些情形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不追究刑事责任如何处理

1、对以上六种情形,公安司法机关应在不同诉讼阶段作出不同的处理。

(1)在立案阶段,人民法院发现自诉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不予受理;公诉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立案的决定。

(2)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发现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

(3)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发现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4)在审判阶段,对于上述第一种情形,人民法院应当判决宣告无罪;对于其余五种情形一般应裁定终止审理。但是,根据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能够确认已经死亡的被告人无罪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公安司法机关一经宣布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诉讼即告结束。在自诉案件中,法院应根据情形分别作出不立案的决定或准予撤诉、驳回起诉、终止审理的裁定,或作出判决宣告无罪。

2、最高人民检察院1998年12月16日修订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62条规定:“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处理;发现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并建议公安机关重新侦查。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被逮捕,应当撤销逮捕决定,通知公安机关立即释放。”该《规则》第263条规定:“审查起诉部门对于本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具有本规则262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退回本院侦查部门,建议作出撤销案件的处理。”

追究公民或者法人、其他组织的刑事责任,需要经过人民法院的审判,按照法定程序作出审理之后,才能确定是否构成犯罪,应该如何作出处罚。但要是有上述几种情形之一,虽然构成犯罪,但实际并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在刑事诉讼中不同的环节,对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理并不同。有些时候是决定撤销案件,而有些情况下则是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延伸阅读:

对于犯罪未遂是否追究刑事责任?

监视居住算不算追究刑事责任?

不予批捕还追究刑事责任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刑事  刑事词条  情形  情形词条  应当  应当词条  追究  追究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刑事处罚辩护

 偷窃罪判刑标准是什么

偷窃是一种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是秘密窃取的。偷窃数额过大,这种行为会被认定为偷窃罪。一般标准是一千元为起点,可以被认定为“数额较大”,但某些地区有其他的数额...(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