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诽谤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那么,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诽谤罪呢?如果行为人构成诽谤罪的,就要量刑处罚。那么,在实际案件中,诽谤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呢?请看以下具体内容吧。

一、如何认定诽谤罪

1、本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

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以下不同: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

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

2、本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二者都是针对特定对象,采用捏造事实的手段实施的。不同之处在于:

(1)所捏造的事实内容不同。诬告陷害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实,诽谤罪捏造的是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

(2)行为方式不同。诬告陷害是向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告发,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

(3)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的意图是使他人受刑事处分,诽谤则是意图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

二、诽谤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

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我们要知道的是,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相信他们会为您解答。

延伸阅读:

诬告诽谤人身攻击在我国是什么罪?

侮辱罪和诽谤罪相同点是什么

诽谤恐吓威胁罪名怎么成立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诽谤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诽谤罪  诽谤罪词条  量刑  量刑词条  规定  规定词条  怎样  怎样词条  标准  标准词条  
名誉毁谤

 侵犯肖像权和名誉权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酵母国家公民是享肖像权与名誉权,并且这两个权利都是不允许受到他人侵犯的。那么我们不禁会想到一个问题侵犯肖像权和名誉权的区别?根据相关的说法,我们可以...(展开)

名誉毁谤

 造谣诽谤法律责任是怎样的

诽谤行为一般都是通过虚构、造谣的方式进行的,但这毕竟会对他人的名誉权造成损害,对其生活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因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依法铸就造谣诽谤者的法律责任。那...(展开)